“渔把头”张文眼中的查干湖“复活记”

渔民在冰上出鱼口捞鱼。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新华社长春11月6日电(记者邵美琦、金津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查干湖的湖面时,56岁的张文已经劳作多时。他一边忙着准备千余米的渔网,一边憧憬着寒冬时节的到来。再过些时日,等到冰冻三尺,一年一度的冬捕就要开始了。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捕鱼为生,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每到冬季,“冰湖腾鱼”的冬捕盛况都会在这里上演,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

张文是冬捕作业的领头人,俗称“渔把头”。他继承了老一辈的本领,能够“识冰辨鱼群”,凿冰眼、下渔网、马拉绞盘……冰下长达2000多米的渔网窜动,接着数不清的鲤鱼、鲫鱼、胖头鱼跃出冰面,那是张文最骄傲的时刻。

渔民将捕获的鲜鱼扔上卡车。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过去我就是个灰头土脸的‘熬碱童’啊!”张文说。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由于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等原因,查干湖在短短几年内从几百平方公里锐减到几十平方公里,几近干涸。

“眼睁睁看着大面积的湖面慢慢萎缩,湖水变成暗红色。白花花的盐碱面子满天飞啊,周边田地都碱化了,百姓苦不堪言。”张文回忆,当时有许多人背井离乡,留下来的人们只能靠扫碱、熬碱、卖碱维持生计,每斤最多卖2毛钱。

张文一家也这样熬着碱,熬着日子,谁也没有想到查干湖会“死而复生”。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开始挖水渠,从50多公里外的松花江引水入湖。“第一阶段工程足足动员了8万多人,大家抛家舍业,为救活查干湖拼足了劲儿。”查干湖民俗顾问肖慧超说。

2018年9月27日,在吉林松原查干湖野鸭岛,成群的野生水禽在水中游弋。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1984年,滔滔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水量逐渐丰厚的查干湖开始注重生态治理。2007年,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植树造林、退耕还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几十年的努力,让查干湖恢复了盎然生机,丰水期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年产芦苇5万吨、鲜鱼6000吨以上,保护区内现有鸟类239种,野生植物200余种。”肖慧超说。

查干湖重新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也成为旅游的天堂,“查干湖冬捕”成了驰名中外的旅游名片。

见证查干湖变迁的“熬碱童”张文改行成为了“渔把头”,他和许多人一样对查干湖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的捕鱼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前是有什么就捞什么,渔网织得密,想着捞到更多的鱼。”张文说,“现在,人们坚持把生态放在首位,当年1寸的细眼渔网也都改成了6寸。”

粗放式的捕捞变成了“育”“捕”结合,遵循生态链的客观规律控制鱼种及鱼量。张文望着查干湖,希望冬捕的手艺能够传下去,希望查干湖的美丽传下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