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中国画作,扬中华精神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齐白石研究二题”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11月18日晚上7: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齐白石研究二题”专题学术讲座于立德楼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李毅松主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中国传媒大学特聘研究员黄丹麾博士担任主讲。

在简单的开场之后,黄丹麾博士与在场的听众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让大家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他共发表学术文章370篇、做学术演讲88次、策划美术展览30次等,为我国艺术发展做了诸多贡献,是我国目前颇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和专业策展人。

在谈成长历程的时候,黄丹麾博士提到自己从中文系转到美术理论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学问家或者知识分子,在研究学术问题上需要很多学科交叉,并提倡“把美学变成运动型的艺术”,不要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要学会与其他学科交流,并且要让理论知识落实到艺术流派或艺术家身上,再把理论变成实践。“任何人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学会提出异议,敢于反叛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黄丹麾博士用自己跟导师之间的发生趣事为例,与同学们分享在讨论画作的时候,跟导师争论到半夜是常有的事。

“如何学习美术?”黄丹麾博士通过自己的学术历程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随后,黄丹麾博士从“齐白石艺术世界中的悟性”和“齐白石关于‘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 两个部分对齐白石的画作和精神展开了论述。

他在分析“齐白石艺术世界中悟性”时提出:注重心灵体验和精神感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他认为这种悟性与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是分不开的。“悟性是一种特殊的直觉判断与情感思考,它是以想象力为核心的心灵感悟与趣味认知,是充满生命激情的审美心思,是超越理性逻辑的灵感思维和天才创造。”他认为最接近于艺术理想的画作,要用生命去体验,心灵去感应。

在论述中,黄丹麾博士古今结合,中西对照,旁征博引。无论是古诗还是作品作家,都能信手拈来。他提倡“以诗入画、以禅入画”,传承中华古老的作画风格;与此同时,更要借鉴西方画作的优点,提出“中西合璧是现代画的必然结合”的观点。他对“神似”、“形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想要在‘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就得掌握其中的艺术规律与准则。”

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黄丹麾博士都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当被问及中国画之后的发展问题时,黄丹麾说:“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艺术,不可能独善其身或者说闭门造车。中国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自成体系,但也一定会吸收其他文化为己所用,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自信观。”

李毅松院长同样也发表了自己对学习艺术的看法:“思想必须通过知识、通过实践去表现,艺术本就是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的。如果不通过实践,就没有办法达到想要的高度。希望在座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成绩更上一层楼。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齐白石的文化精神。”

新闻:李玉虹 邓晶晶 谭康敏

摄影:杨博慧 于凡 唐欣怡

排版:王心慧

责任编辑:韩晓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