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专家发言摘记

11月16日,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本届论坛由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除了主旨报告,论坛还设置了海洋观测预报与服务、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海洋和渔业产业投融资三个分论坛。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政府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共同展开深入交流对话。

论坛项目签约成果丰硕。据统计,本届论坛期间共促成海洋产业投融资项目签约18项,计划投资总金额95.464亿元人民币。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总工程师 王晓惠:广西向海发展要抢抓机遇

一、广西发展机遇之战略机遇

国家海洋战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广西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国家陆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广西拓展发展空间。东盟国际合作战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

广西发展战略“三大定位”: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发展机遇:政策机遇。国家先后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关于延长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等。

广西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自治区海洋局局长蒋和生(左一)在场外接受采访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广西被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边境地区开放政策。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加快推进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等。

广西发展机遇之金融机遇:加强金融服务海洋经济的顶层设计;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产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涉海企业拓展债券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涉海贷款;沿海地区设立多项海洋产业基金;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水养殖政策性保险。

广西发展机遇之合作机遇:2018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广西发展的优势

广西发展优势之区位优势。国家战略支点:北部湾核心区,四大经济圈核心区,大西南唯一出海口,泛珠三角经济区腹地,东盟自贸区前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明显。

海洋产业优势。海洋经济贡献不断提升。2017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广西生产总值比重6.8%,约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8%。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是广西的三大主导海洋产业。

广西发展优势之金融优势。201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深化银政合作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11月末,国开行广西分行累计向广西投放各类贷款8457亿元。其中,“一带一路”贷款118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广西发展优势之合作优势。2018年9月东盟博览会期间,北海与东盟国家共签约“走出去”项目13个,投资总额2.0666亿元。截至目前,广西企业已与越南、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和渔业合作,总投资超过20亿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何善宝:大力发展北斗卫星在海洋经济时代应用

北斗系统是GNSS重要组成之一,与GPS、GLONASS、Galileo并立为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北斗系统坚持独立自立、开放兼容的方针,民用向全球开放,与其他GNSS实现兼容互操作。北斗系统采取积极开放的国际合作政策,开展系统、技术、市场与产业全方位交流合作,全面融入GNSS及其产业全球发展。

我国在199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0年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200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12年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北斗系统空间段包括5颗GEO卫星和30颗Non-GEO卫星;地面控制段包括主控站(MCS)、注入站(US)和监测站(MS);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系统提供授权、公开、广域差分、短报文四种服务。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公开服务,服务范围包括55°S~55°N,70°E~150°E的大部分区域。在卫星发射方面,2007年发射1颗,2009年发射1颗,2010年发射5颗,2011年发射3颗,2012年发射6颗。在轨工作卫星14颗,构成“5GEO+5IGSO+4MEO”的星座构型。

北斗系统地面控制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若干监测站。系统采用北斗时(BDT)并溯源到UTC(NTSC),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覆盖区域: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东经55度到东经180度。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并发布了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正式版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3.0版)。测试结果显示,水平优于10米(95%),高程优于15米(95%),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

在北斗的海洋应用方面,基础产品包括芯片、OEM板、天线。应用范围包括海上导航定位、海上短报文通信、海洋搜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大气监测等。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乔方利: 在国际上率先发展新型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

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表最大的热能传送带——种种因素指向一个结论——海洋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有着巨大影响。

全球各国领导人会晤时,气候变化几乎是个必谈话题,足见其重要性,它的影响可不是“今天下雨要带伞”这么简单。以两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为例——台风和厄尔尼诺,只要一发生就会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新闻中经常看到台风过境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报道。另外,气候变化还会直接影响国家政策,比如节能减排,而这一点非深入研究很难体会到。

气候变化的源头在哪里?很多人可能觉得是大气,而科学事实是——海洋表层3米内的水体含有的热量就与大气中含有的总热量相当,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795米。可以说,海洋的温度稍微有一点变化,就会对气候造成非常明显影响。大气的“记忆力”很短,海洋在气候变化中起核心作用或者说控制性作用。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90%以上的热量储存到了海洋中,如果没有海洋这个巨大的“空调”,我们是难以适应气候变化的。

如此一来,研究海洋与气候之间的作用规律尤为重要。那应如何研究?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一是靠海洋观测,二是靠海洋数值模式,我的研究主要围绕后者。海洋观测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因为它要用到科考船、海洋卫星,甚至深潜器比如蛟龙号等,耗资巨大。海洋模式的发展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科学研究的成果集成到数值模式中,才能提高气候变化预测能力,真正造福人类。所谓海洋模式,可以通俗理解为利用计算机算法,把海洋运动的控制方程变为计算级语言,放到超级计算机内计算海洋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家在海洋模式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模式发展总体来说依然是由欧美国家来主导。同时,全球范围内对于海洋模式的研究都存在很大的系统性偏差,不能达到精细化模拟和预报的目的。我们研究组经过大量研究后认识到,以往关于海洋模式的研究忽视了海浪的作用。

在海洋这一复杂环境中,波高为米级的海浪、周而复始的潮汐潮流、几百公里到上万公里的海洋环流是共生的,存在非常强的相互作用。在此之前,由于科学发展阶段性限制,研究能力不足,科学界一直将海洋人为分解成海浪、潮流、环流等学科,且之间很少交叉。这种简化方法在早期促进了对海洋的认知,但同时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片面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研究组率先实质性地将海浪、潮流、环流在模式中耦合起来,建立了海浪致混合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球首个“海浪-潮流-环流耦合”的海洋模式——FIO-COM,将上层海洋混合层模拟能力提升了约30%,实现了我国海洋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海浪致混合理论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多国实际应用,均大幅度提升了其模式的能力。我也因此于2014年荣获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最高奖——伍斯特奖这一国际海洋科学奖项,这也是该奖项2001年设立以来首次颁给中国学者。

如今,我国利用海浪致混合理论模式,已同东南亚相关国家合作建立起预报系统,并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业务化运用,在珊瑚礁生态保护、人员搜救、溢油路径预测、海岸带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次大会上,越南、柬埔寨、缅甸、孟加拉等多个国家均表示:强烈呼吁中方尽快基于该先进模式发布业务化海洋环境预报产品,并期待与中国开展深度海洋科技合作,将我国发展的先进海洋模式引进到他们国家开展预报,应用于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以及航行安全与搜救等诸多领域。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曾江宁:缺氧可导致海洋生物再次灭绝

海洋作为大多数海洋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溶解在其中的氧气为大多数海洋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可能。分子氧作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最终电子受体和某些酶反应的底物,是所有高等水生动物所必需的。海洋中的分子氧来源于海气界面交换、海洋真光层中光合生物的水体释放。

海水中氧气的消耗有4个方面:一是终生需氧海洋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是无光环境里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三是有机质降解耗氧,四是水温、盐度升高海水中溶解氧逸入大气。

当海水中氧气的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的补充速率,会引发水体缺氧。缺氧又称低氧,是指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低于每升2毫克的状态,相当于正常海水溶解氧饱和状态时的18%。若水体溶解氧含量为0时,则称之为无氧。近海河口水体溶解氧含量低至缺氧状态,生态状况急剧恶化,鱼、虾等很多水生生物都无法正常生活。同时,由于表层沉积物的氧化性环境遭到破坏,积聚在沉积物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能重新活化,释放到水体中,形成二次污染。海洋低氧区或缺氧区又被称为海洋“死亡区”,因为生物难以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化肥、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等排泄入海,为海洋藻类浮游植物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浮游植物疯狂生长。浮游植物经历短暂生命后,快速死亡,在水体中降解消耗溶解氧,这与空气污染因素一起导致海洋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海洋中形成低氧区甚至缺氧区。缺氧水体中,硫酸盐还原菌能将硫酸盐和一些含硫化合物还原为具有毒性的硫化氢进一步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我国在长江口、椒江口、珠江口等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城市的海岸地区、近海岸河口区域以及部分海湾均发现了低氧区。科学家们发现长江河口外的底层低氧区面积已高达1.37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高达20米,其含氧量最低值每升海水1毫克,低溶氧区域的亏损氧总量达到了159万吨。

水体缺氧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之一。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北京会议评估数据表明,全球海洋“死亡区”(缺氧或无氧区)数量已经上升到200个,而2004年时只有149个,两年内增加了50多个,增长了1/3。报告称,由于化肥、污水、动物废弃物和化石燃料等引起的污染,是导致海洋“死亡区”数量激剧增加的主要原因。2008年《科学》杂志报道的全球缺氧区域数量已上升至400处之多,呈指数增长。

德国、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会为海洋低氧区的形成“推波助澜”。他们在2008年5月2日《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过去50年中,全球变暖已使中、东赤道大西洋和赤道太平洋的低氧区不断扩大。此外,墨西哥湾和其他一些海域最近几年也出现了低氧区。他们指出,随着海洋低氧区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竞争。而海洋科学家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包括过度捕鱼、污染等在内的大规模人类影响和气候变化相叠加,致使全球海洋环境恶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他们此前的预测,全球海洋生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回顾地球显生宙以来已经发生的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3.75亿年前的晚泥盆世、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2.08亿年前晚三叠世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每次大灭绝中都会出现气候剧变、缺氧、海洋酸化等环境灾变。而奥陶纪末大灭绝、二叠纪末大灭绝中引起大量海洋生物灭失的原因都与水体缺氧有关。

当代人类正面临着人类活动自己造成的新一轮海洋变暖、水体缺氧、海洋酸化等恶劣环境。有科学家指出,除非人类立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否则,气候变暖、过度开采、污染和栖息地丧失会让下一个全球性灭绝的灾难出现在海洋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