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健康、可持续 更多中国人拥抱素食生活

新华社西宁11月23日电(记者李琳海)两年前,女儿出生当天,藏族居民多杰东东选择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

34岁的多杰东东老家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该县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小时候多杰东东一直在牧区长大,因为藏区气候寒冷,牧民身体需要更多热量,加上藏区蔬菜水果等比较匮乏,他们的食物一直是以牦牛肉、酥油糌粑为主。

2016年,多杰东东的大女儿德吉央宗出生了,幸福的父亲决定不再吃肉。“这是我送给女儿的一份礼物。”多杰东东说。

多杰东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

多杰东东认为,在全球化时代,选择素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接受素食文化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2017年,多杰在西宁闹市区开了一家名为“一叶一世界”的藏式蔬食火锅餐厅,走进这家餐厅,清静的音乐和古朴的装饰让人们的节奏都慢了下来。店里食材选择也有考究——传统的麻辣底锅被藏茶、水果等代替,而高原特色肥牛全部被有机蔬菜和豆制品所取代。

多杰东东的素食餐厅。采访对象供图

他说,开这家店他大概酝酿了10年。10年前大学毕业后,他曾考察深圳、成都等地的素食餐厅。但那时素食餐厅并不多。

10年后,中国各地素食餐厅已不鲜见,其中还包括拉萨、西宁等高原城市。素食豆干、素火腿等产品也在网络上销售火爆。

专家指出,中国《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古代进行重大祭祀活动前夕,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要“茹素数日,以净其身,清其心”。在古代,素食充当着恬淡心灵的角色。

“现如今,吃素食并不意味着佛系。”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李长娥说。

65岁的李长娥加入“素食家族”已有20年。她说,当初选择素食,就是希望让自己的身体更好,少吃一些高油脂的食物。

“选择素食不倡导走极端。”李长娥说,健康的食谱一定是搭配了蔬、果、豆、谷这四种元素,每天她还会搭配着吃各种坚果。

餐厅内景。采访对象供图

与素食相伴近3年,多杰也感受着身边亲朋好友的悄然变化。“每天我们家庭餐桌上除了糌粑,蔬菜水果是大家的最爱。”

素食协会的身影也出现在中国的高校里,近30家高校社团成员还组成了高校素食联盟,致力于弘扬和践行可持续的素食生活理念。

多杰东东说:“我希望能有更多素食餐厅,让人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拥抱素食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