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红皮鸭子”:大街小巷都能闻的香味儿

在江城芜湖,有这样一道美味——你很难在装修豪华的大饭店看见它,可走在大街小巷,时不时就可能闻到它的香味儿;它或许没有“全聚德”“狗不理”这样闻名全国的招牌,但说起这道美味共同的名字,在芜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红皮鸭子”,就是这个看着简单却极具市井气息的昵称,在美味遍地的江城,多少年来一直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鸭子吃法多多

“红皮”是那最爱

芜湖河网密布,盛产湖鸭。芜湖人对鸭非常喜爱,对鸭子的每一个部位都尽善其用,关于鸭子的美食也是数不胜数:“八宝葫芦鸭”、琵琶鸭、无为熏鸭、咸板鸭、老鸭汤泡锅巴、芜湖鸭饼、蝴蝶鸭、鸭羹、红酥鸭……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红皮鸭子”。

▲“红皮鸭子”色泽鲜艳、油润透亮,看上去就让人食指大动。

“红皮鸭子”是芜湖人对烤鸭的昵称。“红皮鸭子”看上去有点像北京烤鸭,但和北京烤鸭不同的是,“红皮鸭子”多了一道油炸的工序,口味也偏甜,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每到饭点,三三两两的市民就会来到相熟的熟食摊前,排着队“斩”上一碗红皮鸭,卤汁单放,食前浇上,皮脆肉嫩,酥而不腻。有精明的主妇,不用摊主斩块,买回家剔骨,配个辅料,做个炒菜,也是一道美味。

在芜湖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卤菜店,而在卤菜店,“红皮鸭子”是绝对的“主角”。

不是所有烤鸭

都叫“红皮鸭子”

15 年前,肥西三河镇的李芝梅来芜湖投靠亲戚,如今也经营着一处卤菜摊。

一开始,李芝梅和一位在江苏卖卤菜的堂哥学习制作卤鸭和烤鸭,“是江苏那边的口味,红皮鸭只用吊炉烤,不用油炸,也没有甜味,芜湖人不爱吃,开了一年,生意一直很差,就做不下去了。”后来,李芝梅托亲戚,拜了芜湖做鸭子的红人“小戴”为师,才学会了正宗的“红皮鸭子”。

▶ 快到饭点,到熟食店排队“斩”上一碗红皮鸭子,是很多江城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我每天凌晨3 点多起床,等鸭贩子把杀好去毛的鸭子送来,然后把鸭子抹上糖稀(麦芽糖),再放到吊炉中烤。我姐姐先做其他的卤菜,然后把烤好的鸭子放到油锅里炸,一般在上午9 点多才能把中午卖的鸭子制作好。

然后我和姐姐就把鸭子装上车,分别到各自的摊点去卖。”李芝梅说,卖烤鸭很辛苦,她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不过,靠着卖红皮鸭,她已经在芜湖买了一套房,儿子今年已经上大学一年级了,她准备再辛苦几年攒点钱,给儿子准备一套婚房。“做这一行太辛苦,我现在年纪渐渐大了,快干不动了。准备过几年就回老家去发展。”

备受食客青睐

“网红”注册商标

李芝梅的师傅“小戴”,是芜湖吃货们心目中的“网红”。每天上午10点多,他的“小戴烤鸭”店前,就开始排起了长龙。只见他店里,下面是各种卤菜,上方挂满了色泽鲜艳的烤鸭,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小戴”本名戴观发,他的妻子告诉记者,烤鸭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营,父亲去世后,“小戴”接过手继续做。

“我家的鸭子色泽红艳,皮脆肉嫩,卤料醇香,关键还是食材好。现在一天能卖60 只左右,夏天要多一点。”戴观发说,做“红皮鸭子”,挑选鸭子很有讲究,“要挑放养的水鸭,不仅体型精瘦,而且常年泡澡腥味少,这样的鸭子做出的烤鸭皮色好看,口感鲜嫩。”

每天早上10点半左右,李芝梅就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芜湖市镜湖区工农路的一条巷子口,她经营的卤菜摊就在此处。牛肉、猪蹄、猪头肉、卤干子……而在众多卤菜中,“红皮鸭子”是绝对的“主角”。

记者看到,不少人买了鸭子,顺便还要一点卤汁,回家泡饭、烧冬瓜汤,口味也不错。门前顾客排起的长队,就是“小戴烤鸭”常年“不花钱的广告”。

曾经有路边摊摊主姓戴,也打出“小戴烤鸭”的名号。戴观发意识到,品牌要保护,要有自己的商标。早在8年前,他就申请注册了“小戴”的商标,这在芜湖还是极为少见的。如今的“小戴烤鸭”,成了芜湖美食的一处“地标”,只要店门一开,永远都有人在排队。

接班人不好找

希望走向全国

芜湖知名的卤菜大师陈春华,是做“红皮鸭子”的高手,他的徒弟尹晓马在市中心繁华的新芜路上,开了一家“红皮鸭子”店,至今已有30年了。

今年53 岁的尹晓马从14 岁起,就跟在陈春华身边做学徒。“当时芜湖有句话叫‘卤菜行业,以鸭为主’,而且那个时候芜湖到处都有养鸭子的,原材料很好弄,于是我就学做鸭子。”尹晓马说,“红皮鸭子”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在鸭子的右边翅膀下用刀开一个“月牙”,将内脏取出,尽可能保证鸭子的完整性。然后用麦芽糖和蜂蜜涂满表皮,再挂上一夜风干后放入吊炉,用木炭烘烤。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鸭子内部的水分不流失,鸭肉吃起来才酥而不烂,富有嚼劲。

因为深得卤菜大师的真传,再加上尹晓马对食材的选择很严格,他的“晓马鸭店”名气越来越响,逐渐成为芜湖的一张名片。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徽菜博览会上,由“晓马鸭店”制作的芜湖红皮烤鸭,被认定为“安徽(芜湖)十大地标美食”。

尹晓马说,他现在有两家店,除去其他卤菜不算,光是“红皮鸭子”一天就要卖近200 只,其中近1/3是通过网络销售的。尹晓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原来是一名音乐老师,后来店里生意好,人手不够,就辞去工作来店里帮忙。小儿子是“海归”,如今负责网络销售。

尹晓马曾带过不少徒弟,但因为这个行业比较辛苦,挣钱也难,有不少都已经转行。“我想把‘红皮鸭子’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但我的孩子觉得这一行太辛苦,现在只是在店里帮忙,并没有跟我系统地学习。”尹晓马说。现在有很多人找他,想做“晓马鸭店”的加盟店,但他认为,如果一味只考虑挣钱,盲目开加盟店,鸭子的品质不能得到保证,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尹晓马说,现在做这一行的,最怕的就是留不住人,很多年轻人在店里干了十天半月后因为嫌苦嫌累就离开了。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这个行业发扬光大,让芜湖的“红皮鸭子”走向全国。

□延伸阅读

“红皮鸭子”来历众说纷纭

关于“红皮鸭子”的来历众说纷纭。以前芜湖的鸭子做法类似于“北京烤鸭”,是用炉火慢烤而成。相传在清朝,芜湖一家以烤鸭著名的酒楼,每天都有大量的食客前来享用烤鸭。一天中午,一个负责烤鸭的小伙计因为太疲劳,就靠在一旁睡着了,醒来后发现烤鸭的炉子炭火熄灭了,烤炉里面的鸭子也没有烤好。此时,等候吃烤鸭的食客们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连连催促上菜。

重新点火烤鸭来不及,小伙子发现厨房正好有一大锅热油,情急之下将“半成品”的烤鸭放入油锅中炸熟,起锅后刷上糖、醋等作料,将这盘外酥里嫩的“烤鸭”送上餐桌。没想到,烤鸭经过油炸,鸭皮酥脆,鸭肉香嫩可口,别有一番风味,食客吃后赞不绝口。于是,酒楼老板将“烤鸭”变成了一道特色菜。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良,逐渐形成了现在芜湖“红皮鸭子”的独特味道。

但芜湖市餐饮协会秘书长童春年则认为,“红皮鸭子”为芜湖厨师独创。以前栗炭紧缺,以陈春华大师为首的制鸭高手们,就将加工后的鸭子抹上麦芽糖烘烤干,最后的烤制改为放入油锅里浸炸成熟。油炸比吊炉烧烤的色泽均匀、油润透亮,而且成本低,再则油烟比炭烟污染小,所以就渐渐在芜湖普及了。

童春年说,“红皮鸭子”已经上了两次央视的“一城一味”,“我们最想做的,是让‘红皮鸭子’也成为芜湖的地标。小小的红皮鸭,生于江南,红于江南,终究有一天,它会红遍全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孙芮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