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 感受周口变迁

周口广播电视台川汇频道讯(广电全媒体记者 徐成龙 王玉新)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记忆,也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一张文化名片。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的文博事业可以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博物馆事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拔节生长的“黄金时代”。

周口博物馆馆长周建山告诉记者:“这一件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叫绿釉卧羊尊,在1979年的时候,修漯阜铁路的时候,经过项城西边的蛤蟆寨,一对卧羊尊就是在蛤蟆寨古墓群出土的,另一件被征调到河南博物院展出。 ”

来到周口市博物馆,这里的“看门人”,也就是博物馆馆长周建山,如数家珍的向记者介绍起这里的一件件珍贵藏品。周建山说,在1979年之前,我市很多珍贵文物都是“藏在深山人未识”,没有机会与公众见面。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市没有一家博物馆,真正全市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从1979年我市成立周口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第一家博物馆起,到目前已经达到14座博物馆,加上4座民办博物馆,这样就达到18座博物馆。”

博物馆从无到有再到遍地开花,是我市经济大发展也是文化大繁荣的象征,特别是撤地设市以后,博物馆事业更是提上了党和政府的日程。2011年7月,周口市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这里成为市民瞻仰周口灿烂文化和厚重文明的最佳场所,从此,在周口市民的印象里,也让博物馆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变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大课堂。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一个是功能设施不断完善,惠民的人数也不断提高,因为周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窗口,所以目前周口市博物馆围绕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研学教育基地,乡情教育基地,还有至善服务平台,四个基地一个平台,做的红红火火。”

目前周口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标本7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0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同时,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周口市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和承办多种书画作品等艺术展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旅游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力求创新活动,丰富市民体验。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我们博物馆非常重视社会教育,特别是把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打造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作为我们文化惠民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常性的组织开展青少年来到博物馆进行研学,或者开展国学活动,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我们还经常组织展览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扩大社会教育的覆盖面。”

据统计,周口市博物馆每年累计接待观众50万余人次。为了讲好周口故事,吸引更多市民走进来,博物馆还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细化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博物馆品质和观众满意度,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维权岗、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 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开放的平台,除了周一闭馆整修以外,开馆7年多以来,我们博物馆的职工牺牲了许多节假日,为广大观众服务,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到馆里为观众服务,这样就提高了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水平,为宣传、弘扬、普及咱们周口文化做出了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在周口,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市民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领略周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也可以感受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尤其是一些近现代老物件收藏品,更是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市民郭先生说:“这太平车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农村是常见的东西,农民用来拉庄稼、化肥、麦秆、拉粪,有时候婚丧嫁娶也用它,改革开放以后这东西不常见了,已经成为历史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