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人工智能时代,建筑师仍有诗和远方

建筑学既是工程技术,也是造型艺术;建筑师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毫无例外地带来了建筑的革命性影响;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艺术行为,无不在其同时期的建筑中被多方位体现。以蒸汽机革命为先导的现代工业革命使持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建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具有强烈世界主义特征的现代建筑的诞生;随之而来的一次次技术革命,不断冲击着现代建筑的发展,激发了当代一个又一个建筑新思潮的产生。今天,正在向我们走来的人工智能,同样也必然对建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只能由人类自己来创造

与以往的技术革命不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建筑师的传统工作方式,手工出图被计算机所代替。随着数字设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增强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正在也必定会更多地代替人类完成曾经属于建筑师的一部分工作。比如,在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布局的排布到空间流线的优化,从结构形式的选型到建筑材料的比选,都需要大量的资料采集、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这部分工作曾经占据了建筑师设计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如今,正在逐步成熟的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统(BIM)通过统一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建筑设计中各工种的相互配合置于一个完全自动化互动的系统之中,更使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成为可能。未来“AI建筑师”自主地完成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也非痴人说梦。

难道人工智能真的是建筑师职业的终结者吗?对于将建筑设计当作一份技术活儿的建筑师而言,这种担心还真的不是杞人忧天。但是,建筑师从来就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活儿。建筑设计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理性的科学思维过程,也是一个非理性的灵感迸发过程。一座建筑不仅是为实用而建的工程技术产品,也是寄托着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事实上,建筑的实际使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消失,而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直至无价。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建筑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毫无疑问只能由人类自己来创造。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都无法实现人类大脑的非理性艺术灵感的迸发。即使是自主人工智能系统具备了发达的自我判断和行为决策能力,也都必定因其思维过程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之上,而无法模仿人类跳跃式、突发式、浪漫式的精神活动,以及往往“莫名其妙”发生的感情活动。而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产生于人类这样一种非理性艺术灵感的迸发过程中。人类在精神追求中的价值取向,诸如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道德价值之类,更是无论多么发达的人工智能都无法跨越的门槛。

我们应该也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建筑还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艺术内涵,建筑师仍然大有可为。人工智能可以承担越来越多人类自己不愿承担的机械、纯理性的重复工作,而让人类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尽可能多地花在更有激情、充满感情的精神产品创造之中。建筑师,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他的专业能力完全体现在建筑艺术的创作上。我们完全不必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对建筑师职业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不过,在建筑师成为纯艺术家之前,我们应该也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

首先,数字设计和数字建造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建造必然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人类建造建筑的方式,释放出建筑业的巨大生产力,同样也为建筑师的设计创作活动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事实上,当下很多前卫建筑师勇敢拥抱数字技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过去我们难以想象的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

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载体的建筑,其文化艺术价值的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当建筑师获得人工智能这样的帮手后,他不应再像以往那样将自己看成一个手艺人,甚至也不再是一个工程师。建筑的技术问题交给人工智能去解决。建筑师更应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去思考,以艺术家的身份去创作。建筑将真正实现它的本质价值:在满足当下实际功能需要的同时,也是寄托了人类精神需要的文化艺术作品。(作者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建筑学教授)

作者:伍江

编辑:王秋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