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卖的小黄瓶喝起来“上劲”

这些瓶子里装的看起来像饮料,实际上是有毒有害食品

“这饮料‘上劲’!”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想?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售卖勾兑精神药品的饮料,饮用后会出现眩晕、精神错乱、神志不清、妄想等症状……近日,沈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现已刑事拘留16人,涉案价值400余万元。

“小黄瓶”内有玄机警方顺藤摸瓜捣毁加工窝点

今年7月,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在沈阳市部分酒吧、KTV、迪吧附近售卖一种被称为“小黄瓶”的饮品,饮用后会出现眩晕、精神错乱、神志不清、妄想等症状。沈河分局经侦食药侦大队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査。

经有关部门鉴定,此药水中含有γ—羟基丁酸,该成分已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一类精神药品。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随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展开调查。9月4日晚,专案组在沈河区某公寓内一举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名,捣毁加工窝点一处。

专案组随后顺线追踪,辗转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历经两个多月,又陆续抓获其他团伙成员11人,捣毁加工窝点两处,查获生产原料200余公斤、待售药水500余箱、待加工饮料600余箱。

对话嫌疑人“不知道这样做违法”

经査,从2018年3月至今,22岁的唐某从省外网购γ—羟基丁酸原液、瓶盖、某品牌饮料,统一集中到租用的公寓内,由王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负责添加、制作、装箱,其他人利用微信朋友圈在网上兜售从中非法牟利。目前,涉案的1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刑拘。

唐某称,他曾在网上买了很多箱饮料,准备留给自己和朋友喝,但朋友后来不买了,他手里就积压了大量饮料。他偶然听到别人说在饮料里“加东西”比较好卖,因为他也曾喝过勾兑过药品的饮料,于是在网上购买了材料进行勾兑,进价100元一箱的饮料经勾兑后能卖到400元。他称自己只是把饮料卖给朋友,没有进入接下来的销售环节。他表示,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对相关法律不了解。

向唐某售卖γ—羟基丁酸原液的江苏人王某曾从事化工行业多年。王某表示,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

警方提醒不要随意购买无明显标识的“网红饮料”

沈河警方提醒,不要随意在网上购买无明显标识的“网红饮料”,如小白瓶、灯泡、奶茶、小黄瓶等,更不要随意饮用,以免身体受到伤害,或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作案时机。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李庆海摄影记者王大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