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藏尸”案二审开庭,被告否认故意杀人辩称“激情杀人”

今日上午10时,

备受关注的上海“上海杀妻藏尸案”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

二审庭审中,朱晓东上诉辩称其不是预谋杀人,系自首,请求二审法院对其从轻处罚。法庭对朱晓东故意杀人的事实进行了调查,对一审认定的证据进行了质证,上诉人朱晓东、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检察机关分别发表了意见,朱晓东作了最后陈述。辩护人认为,本案系因婚姻家庭矛盾而引发的突发性犯罪,朱晓东系自首,认罪悔罪,建议对朱从轻处罚。诉讼代理人认为,朱晓东系预谋杀人,手段极其残忍,主观恶性极大,请求二审维持原判。检察机关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建议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当日12时23分,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被害人的亲属、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群众50余人旁听了庭审。

庭审现场

被告否认故意杀人辩称“激情杀人”

新民晚报记者在法庭上看到,朱晓东矢口否认故意杀害妻子,他的辩护律师则为其辩称是“激情杀人”。

今天上午10时,该案在上海高院第五法庭开庭。朱晓东剃了平头,身穿灰色毛衣走上被告席。和一审开庭不同,对于检察官的发问的许多细节,他都表示“记不清”了。

当法官问朱晓东上诉理由时,他表示,“我不是故意杀我老婆的,是因为争吵中情绪激动,把我老婆杀害的。”按照朱晓东的供述,杀死妻子的原因只是因为之前去杭州旅游,没有联系上想住的宾馆、回程没买到高铁票等,妻子一直和他抱怨唠叨。他一怒之下就用双手掐住妻子的脖子,导致她窒息死亡,之后将她放进冰柜一放就是3个多月。

根据检察机关提供的证据,朱晓东曾在杀人前曾以家人名义购买了《死亡哲学》《死亡解剖台》等书籍。朱晓东承认买过这些书,但表示只是因为网站在搞活动,自己从没看过。

检察官特别指出,这些书并没有送到朱晓东和妻子的居住地,而是送到了朱晓东父亲的住址,朱晓东对此解释,“因为怕家中无人接收。”朱晓东的辩护人对此辩称,朱晓东平时从不看书,这些书都是杨某看的。

此外,朱晓东的辩护律师,今天当庭代表朱晓东向被害人家属进行了道歉,被害人的律师当庭代表被害人家属拒绝了朱晓东的道歉。

目前此案仍在审理。

其实此案原定于10月29日开庭的二审,但因朱晓东一方提交了新的证据被延期。

12日晚,被害人杨俪萍一方的代理律师樊颙向法制晚报记者确认称“对方确实提供了一些材料”,但他同时表示,这些材料是不是新的证据,是不是证据形态,这需要在法庭上由法院来认定,“还不确定。”

案件回顾

律师

维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

2016年10月18日,杨敢连唯一的女儿杨俪萍被丈夫朱晓东掐死后藏尸于冰柜当中,直到2017年2月1日,杨敢连生日的那一天,朱晓东在母亲的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后,杨家人才获悉了一切。

杨俪萍从小品学兼优,考上上海师范大学,顺利进入教师行业,从没让杨敢连费心过。这也是杨敢连说相信女儿眼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让杨家人无法理解的是,在杨俪萍死后的三个多月中,朱晓东不仅用其的手机登陆微信与亲友交流,营造她还活着的假象,还刷了妻子的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近20万,这使得这半年多来,杨敢连不断接到催款的电话,直到8月27日下午,他还收到了一份通知单,“应该也是催款的”,杨敢连说,朱晓东还在女儿杨俪萍死后,拿她的身份证与其他女性多次出入酒店。

2017年8月3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朱晓东提起诉讼。

2017年11月29日,朱晓东杀妻一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庭审现场,犯罪嫌疑人朱晓东对自己犯的罪供认不讳,并称“愿意接受法律惩罚”。同时,朱晓东坚称自己不是有预谋的杀人。

2018年8月23日上午,“杀妻藏尸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判处被告人朱晓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对于二审,樊颙认为维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但不管是什么结果,只要依照法律来判,我们都予以尊重。”

关于朱晓东的自首情节,樊颙强调,这一点,法院是认定的,但是朱晓东的犯罪情节特别恶劣,“虽然法律规定,自首可以从轻减轻,但不等于必须从轻减轻。”

受害人父亲

这个事情一天不结束

我们就一天不出门

“延期审理的事情是律师打电话告诉我的。”受害人杨俪萍的父亲杨敢连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现在他的心情很平静,“我和律师都充满了信心。”

10月17日,是杨俪萍的忌日,杨敢连夫妻在家里给女儿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祭祀仪式,“她妈妈又伤心了好长时间。”

杨敢连说,虽然现在他和妻子的心情都平复了很多,但是在家里依然不能提女儿的事情,“一提就伤心。”而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始终回避“女儿”这个字眼。

如今,杨敢连和妻子基本还是不出门,整日呆在家里,“这个事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一天不出门。”

“我们相信法律的公正,也相信法律会还我们一个公道。”杨敢连说。

“我们的诉求一直没有改变,就是希望能判朱晓东死刑立即执行。”杨敢连和妻子此前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都强调,“不接受任何方式的道歉和经济赔偿。”

凶手母亲

儿子自首却得不到法院从轻量刑罪

根据朱晓东向警方的供述,他和杨俪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两人2013年开始恋爱,2015年领证,2016年5月置办酒席。之后,受害人杨俪萍便住进了朱晓东的家中。

朱晓东和妻子经常因为琐事闹矛盾。2016年10月15日,朱晓东和妻子一起去杭州旅游,由于之前看好的宾馆已经客满,朱晓东便预定了另一家宾馆,妻子对此很不开心。次日,朱晓东和妻子返程回上海,又因为没买到高铁票坐上了普通列车,回家后两人发生争吵。朱晓东称,他自己当时曾安抚妻子。他还供述,2016年10月17日晚,两人又因为不满杭州之行发生争吵。朱晓东说“不想再让她说了,就用双手掐她的脖子”。几分钟后,朱晓东发现妻子没有了呼吸。然后,他就拿出一张床单将杨俪萍的尸体裹上后放进了阳台上的冰柜中。

法院一审宣判后,朱晓东提出上诉申请。对于这个判决结果,朱晓东的母亲也称会上诉,表示很“痛心、遗憾”。她告诉法制晚报记者,她对儿媳妇的死也感到无比痛心,“这辈子都是我们有愧于杨家。”但让她想不通的是,朱晓东投案自首,却得不到法院的从轻量刑,“我是一个单亲母亲,希望法院能给他个公正公平的结果。”

检察官详解为何不从轻处罚

关于朱晓东自首但却没有从轻、减轻处罚的原因,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处副处长、公诉人许靖在接受《检察日报》采访时直言,“在20多年的公诉生涯中,这样恶劣的被告人并不多见,但我们不能以所谓的‘50万人网络投票表决’作为依据,公诉人之所以建议对他判处死刑的依据在于,他的犯罪手段的恶劣、犯罪后果的严重,包括他没有认罪悔罪。这是对法律的尊重。”

“检察机关认为可以认定被告人朱晓东为自首,但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公诉人的量刑建议就是死刑。”2017年11月29日上午,许靖在法庭上发表公诉意见时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