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的老师:九年磨一剑,如今每天约赚五千五百万

美团外卖的老师:九年磨一剑,如今每天约赚五千万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连吃饭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都不愿意干了。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叫外卖”。拿起手机打开APP就能在线下单,根据位置分配离你最近的外卖小哥为你送餐。如今主流的外卖平台有美团、饿了么。虽说饿了么比美团早,可是从最近两年的数据来看,饿了么稍有逊色。未来饿了么能迎来春天吗?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外卖开创者—饿了么。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在校期间喜欢玩游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点外卖发现当时的外卖体验非常糟糕,有时需要外卖时找不到联系方式。这个事情常常被张旭豪吐槽,他还和自己的同学康嘉讨论怎么用互联网的方式改变外卖模式。两个人一拍即合就开始折腾了起来。

2009年饿了么在上海成立。其实在09年的时间网络都还停留在2G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相对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最初的饿了么是做的电话订餐,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满大街去和商家谈合作、要电话、印传单、发传单、做回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还要招聘外卖小哥。不断收集商家资料把合作的商家的图片及信息都印在一起然后留一个电话。电话订餐不能在线支付,只能把餐送到客户手中收现金,当时合作的商家有一二十家,每天对账就要忙到半夜。

美团外卖的老师:九年磨一剑,如今每天约赚五千万

随着知名度不断的提高,订单也越来越多,原本十几个人的送货队伍不能满足需求,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张旭豪也在思考着饿了么的未来发展人对市场调查评估后决定饿了么要做平台模式并且要依靠网站来实现,让用户能在网站上找到商家,让用户在用餐后对商家评价。

改变了创业方向的饿了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9年外卖商家店铺里是没有电脑的,要要让店家入驻平台就需要给商家提供电脑网线等配套设施成本非常大。公司又没拿到融资,员工都是几个月没发工资,公司也从二十人变成了四个人,情况非常艰难。

在此危难之际,细心的张旭豪发现大学生的获课成本较低。于是就把市场定在了学校,不断通过发传单、贴宣传标语的方式与大学生互动,学校的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并且很稳定。有人问张旭豪既然现在那么难做为什么不按订单提成呢?张旭豪果断的回应,如果收提成商家会绕过饿了么直接与用户联系,让用户下次需要的时候直接给商家打电话。饿了么采用包年的模式让商家感到饿了么和商家是一家人。

美团外卖的老师:九年磨一剑,如今每天约赚五千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11年饿了么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A轮100万美元的融资。拿到融资后的饿了么开始疯狂的扩张,不仅拿下了上海高校的市场,还一举拿下了杭州和北京高校的市场。

饿了么为了方便商家开发了一套Napos系统,商家可以很轻松对自己的订单进行管理。也是饿了么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是竞争中的一个法宝。

说道饿了么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团。2014年美团的进入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迅速与饿了么在全国展开了拉锯战。其实说实话我认为美团是在模仿饿了么,在高校市场争夺上和饿了么一样贴标语不同的是饿了么去贴的早美团贴的晚,同样的位置大家看到的都是美团的标语,造成了饿了么在校园市场的失利。只是美团的战略是布局农村和四五线城市向中心靠拢的原则,由外及内来获得用户。我觉得饿了么是美团的老师。

美团外卖的老师:九年磨一剑,如今每天约赚五千万

与美团激烈的竞争莫过于平台对商家和用户的补贴。为了更多的获得客户和商家两个平台都采取了对客户和商家进行补贴。竞争最激烈的时候饿了么每天“烧钱”1000多万硬撑。游戏的规则就是谁先退出谁就输了。到最后才发现补贴已经没有意义。

成立9年的饿了么在本地生活平台如参天大树一般。截至2017年6月,饿了么在线外卖平台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员工也超过15000人。8月24日,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合并,有媒体统计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市场占比超过50%。2018年Q3饿了么该季度收入为50.21亿元。折合天数计算,每天约赚5500万 。饿了么依靠强大的线下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让饿了么成长为了国内最大的本地生活平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