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f

【中国梦·践行者】佛山妹的汶川缘:大学毕业选择援建 坚守八年汶川成第二故乡

梁杏媚入户调查残疾人生活状况。

大洋网讯 日前,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获得“四川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汶川水磨”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也让汶川县水磨镇副镇长梁杏媚感到更加任重而道远。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而梁杏媚这位85后佛山姑娘在这里坚守了八年。2010年大学毕业后,梁杏媚放弃了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参与汶川重建,此后便扎根汶川。从当年的志愿者成长为如今的副镇长,梁杏媚以实际行动架起了粤川情谊之桥。

梁杏媚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但她自己却说:“我只是一个站在前辈肩膀上的小人物。”面对媒体的关注,梁杏媚更希望能有更多人爱上水磨、留在汶川。

梁杏媚:“我只是一个小人物”

今年5月12日,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0个年头,曾经的援建者梁杏媚为人们所熟知,她的“走红”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更多人走进汶川走进水磨。

“十年了,大家还是这么关注汶川。在媒体的报道后,汶川水磨迎来了更多的客人,更多的人走进了水磨,了解水磨。”对于大家对水磨的关注和肯定,梁杏媚坦言非常感谢,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水磨、留在汶川,更希望水磨能抓住振兴机遇,完成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过上更幸福的十年。

作为在广佛两地完成学业的佛山姑娘,梁杏媚还为粤川两地学子交流架起了桥梁。今年7月,石门中学校友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佛山校友会带着深情厚谊、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汶川,参观映秀镇地震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随后到水磨看望梁杏媚。梁杏媚告诉记者:“我们一起重走援建路线,感受两地一家亲深情,还与水磨中学签订了友好协议,十年后两地师生再次携手共建,十年后两地人民在阿坝师范学院舞台上联袂演出,于水磨师生、于我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们十分感恩。”此外,今年10月,16位汶川水磨中学的师生作为首批“石门之光”公益助学基金项目的受助者,来到佛山南海参观研学。

八年过去了,梁杏媚不忘初心,为两地默默贡献。曾经的广东省英语高考第一名的梁杏媚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站在前辈肩膀上的小人物,感谢那些在我前行路上指引我方向、给予我力量的前辈们,感谢为汶川重生默默奉献的可爱的人。”

毕业她就来了汶川:“就是想来这里看一下”

梁杏媚是位土生土长的85后佛山姑娘。2006年,18岁的她从佛山南海石门中学毕业,以当年广东省高考外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

2008年,汶川地震,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与心痛后,汶川成为还在念大二的梁杏媚心中的牵挂。两年后,梁杏媚即将大学毕业,恰好得知广东省团委正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汶川进行援建,她毅然放弃了北京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邀约,果断地报名去汶川援建。说起当年的选择,梁杏媚表示她当时没有多少高大上的想法:“我以前属于那种追梦少女,毕业那年到西部来也不需要太多理由,就是想来这里看一下。”就这样,梁杏媚拖着行李箱,义无反顾地到了汶川,成为最后一批援建汶川县的广东志愿者。

初入汶川,“心痛”是这个刚毕业的年轻姑娘的第一印象。她回忆道,尽管当时三年援建计划已经过去了两年,重建基本完成,水磨镇也被评为全球灾后重建典范,但是往汶川方向走,沿途依然可以看到地震留下的痕迹,至今想起还觉得很沉重,这也让她暗下决心要好好参与重建。

那时,广东援建组经历了在汶川两年的工作后,进入了攻坚的关键时期,梁杏媚和其他志愿者们被派到了援建指挥部开展工作。2010年8月,映秀镇因暴雨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国道被阻断,岷江改道,重建的映秀镇被淹。当时,梁杏媚前往灾区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疏散游客,分发食物,为抢险救灾工作奔走。

在汶川的援建日子,梁杏媚接触比较多的都是援建干部:“他们太不容易了,冒着生命危险,不远万里过来,有些孩子还没断奶,有的在这里牺牲了生命……”

梁杏媚入户慰问高龄老人,帮忙做农活。

从志愿者到副镇长:“当时没想到会留这么多年”

一年后,援建工作接近尾声,与梁杏媚一起来的约30名志愿者陆陆续续离开了汶川。梁杏媚也面临这样的选择:离开还是留下?经过深思熟虑过后,梁杏媚选择留在汶川,成为当时那批唯一留下来的志愿者,并考上了汶川县的基层公务员。

为什么选择留下来?这是很多人问过梁杏媚的一个问题。“我来的时候是偶然,但我觉得留下来是命运的必然。”梁杏媚坦率地说,“当时没想到会留这么多年,志愿者是一年一年签合同的。”但是在援建的时候,她已经被广东援建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而在援建的过程中,她更是对汶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志愿者之歌是这么写的,梁杏媚也是这么做的。“可能有些人觉得假大空,但是我每次看到这样的字眼都会热血沸腾,想要多体验一下。”此后几年,梁杏媚几次辗转,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结束“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后,2013年,汶川在广东成立了办事处,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梁杏媚被派去广州工作了两年,从事汶川文化旅游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两年后,梁杏媚回到汶川,在各个基层单位辗转。直至2016年,梁杏媚被调到水磨镇当副镇长。

作为水磨镇副镇长,梁杏媚如今主要分管扶贫、民政、民生事业等工作。“听起来好像当了个‘小官’,其实一样是为民服务。”在她看来:“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工作人员而已,分管的都是‘做好事’的事业,每天的工作和无数的基层工作人员一样,进村入户、联系民情、为民服务。”基层工作琐碎繁杂,每天,梁杏媚的身影活跃在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入户调查残疾人生活状况和高龄老人面对面谈心……有时甚至还会帮当地群众做做农活。

学四川话做了汶川媳妇:“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

从当年援建的志愿者,到现在的副镇长,梁杏媚这一留就是8年。8年间,梁杏媚适应了麻辣的四川菜,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不知根知底的人会以为她是地道的“川妹子”。“我现在做基层工作,要跟老百姓走到一起,还是要说四川话。” 克服了语言障碍后,梁杏媚逐渐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在汶川,梁杏媚还收获了一份爱情,两年前,她已经在汶川成家立业,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也让远在1700多公里以外的梁杏媚父母从当初的不理解到如今的支持。夜深人静时,梁杏媚也会想家人,内心也有过矛盾:“坚持下去值得吗?” 在小家和大爱中,梁杏媚选择了后者。乐观的她也总能被生活中的小美好所感动:“工作很累时,入户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看到小朋友纯真的笑脸,可能就好了。”

如今,谈起汶川,梁杏媚说,“这是我的第二故乡。”谈起佛山对口援建的水磨镇,梁杏媚更是如数家珍:“水磨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今年12月又获得四川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加上之前的全球灾后重建典范、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等称号,可谓是荣誉加身,更加任重道远。” 梁杏媚表示,水磨在广东的援建下,提前十年实现了从高耗能工业重镇到现代旅游小镇的转变,下一步希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转型发展,让水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7f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a
3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