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河北改革开放40年

长城网12月18日讯(记者耿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这场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活力,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之路。4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成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春风化雨般渗透进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河北人的生产生活,也因此日新月异。

【贾增文的改革开放“日记本”】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有一位普通农民贾增文,用了59年时间,109本日记,记录了自家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变迁。从当年自然灾害时缺吃少穿,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时期的方针政策,家庭的收支、生活的点滴,记录者贾增文从一名小伙儿变成了古稀老人,他家的“小日子”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慢慢过上了歌声里的“好日子”。

1985年,贾增文儿子结婚,改革开放已经展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打破了“大锅饭”时期的慵懒散,分田到户的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致富的热情。“分地以后,不用再向公社交粮了,手头也越来越宽裕,我们家当时盖的房在村里都数一数二的。”贾增文说,那时候儿媳妇的陪嫁就有了自行车、沙发、立柜,那算是当时的三大件。

在日记中贾增文有一个事件大书特书:“今天在大队支地补款(指种粮补贴),一亩13.5元,2.39亩支了32.3元……”在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引领下,牛家庄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农民种地有了粮食补贴,看病买药有了合作医疗,到了60岁以后每个月还能领到国家发放的养老金。用老贾日记里的话说:“改革开放春风到,吃穿不愁日子好。”

“孙子是2007年结的婚,直接在城里买了楼房,又有了小轿车,那日子可享福了。”贾增文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的幸福自豪,他说没有到过“天堂”不知道什么样,但现在的日子,国家富强,老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这样的好日子,这应该就赛“天堂”了。

河北改革开放,城乡生活从大锅饭到奔小康。

贾增文通过日记回忆着自己的故事。记者闫思宇摄

【“张联合”的满负荷工作法】

“干工作的时候就出满勤,干满工,该休息的时候就踏踏实实休息,把自己的私事干完,为新的一周积蓄能量。这就是我那时候提出‘满负荷工作法’的初衷,让工作和休息都能有最高的效率。”现今81岁的张兴让,曾是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当时的他因为“满负荷工作法”的提出和推广,名声大噪,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各种媒体的头条,成为全国上下家喻户晓的人物。“那时候好多企业都排队来学习我们的工作方法,我们不得不特意组织了一个接待答疑部门,来解答大家的问题。”说着,张老给记者拿出了好几本大册子,都是当年各种报纸对于张兴让的报道。

报纸册里张老最重视的却是报道“张兴让签下军令状”的那几份。原来,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农村兴起承包制,企业承包也成了大势所趋,张兴让就承包了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并签下“军令状”,承诺企业利税以1983年的136万为基准,每年递增100万,1986年要达到436万元。为完成承包任务,张兴让有了企业联合的思路。“1984年,我领导的石家庄一塑联合原料供应厂家和销售厂家在内的7家企业成立了‘东方塑料联合公司’。因为供产销一体,我们很快就收到了成效,两年就完成了三年的任务量,当时就轰动全国了。大家就叫我‘张联合’,那时候石家庄还有一个国有企业承包第一人马胜利,大家叫他‘马承包’。很多企业就都来学习我们了。”谈起往事,这个八旬老爷子的脸上依然能看见当年的气魄与担当。

今天的张兴让,显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像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那样,进出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与子孙后代享四世同堂之乐。张老向记者介绍,儿子女儿长大后还继续在企业里摸爬滚打,当年自己也只是会出国学习,而如今儿子在南美经营着公司,比自己走得更远。

河北改革开放,工作方式的转变更人性更科学。

人民日报头条报道张兴让“满负荷工作法”。记者刘潇摄

【从“百货商店”到“购物大型综合体”】

今年59岁的梁步星是新百广场商务开发经理,从1981年来这工作,一干就是38年,明年就要退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这里”。当记者问到新百广场的历史,梁步星如数家珍: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不到一个月,晋察冀大众商店成立,成为石家庄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1949年石家庄百货公司成立,大众商店更名为石家庄市百货公司第一零售部,196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百货公司人民商场;1972年经再扩建,成为全省最大的百货商场……

梁步星最早负责发放票证,“粮票布票副食票各种票,那个时候买什么都得用票,自行车,座钟,缝纫机也都得用,没票你什么都买不着!”老梁回忆说,“80年代,那时候拥有一份人民商场职员的工作是件特别荣耀的事儿,我后来去参加学习,穿着单位发的工作套装,频频引来羡慕的眼光。商场对于百姓来说就像一个大宝箱,慢慢渗透进百姓生活的全部。”

作为商场的老员工,梁步星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商场带来的商机和繁荣,也同样关注着改革开放历程里不断走出困境解决问题的人民商场。“很多城市里的人民商场都倒闭了,但是这里依然用她的包容和进步迎接着八方来客。”梁步星说,“由商场变成大型购物综合体,紧跟改革开放的脚步,一步都不能落下。”

河北改革开放,商业发展由刚需供销变为了多元多彩。

新百商场的时代变更。

【从筒子楼搬到电梯房】

房子,对于河北的王国民来说,是改革开放带给他最深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王国明从部队转业分配到石家庄。“那时候职工们能住到筒子楼里是一件特幸福的事儿,走廊特别长,房间一间间挨着,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公用的。”他回忆,住在筒子楼里,各家互相串门小聚,邻里关系也更亲密,但是杂乱、不方便也都是难忘的记忆。“一家三口人,10来平方米的房子,真是拥挤。洗澡只能等到楼上不用水时,楼下才能赶快洗澡。粪便管道经常堵塞,夏天经常臭气熏天。”

90年代单位集资盖房,王国明买上了新楼房。“那套房子九十多平方米,简单装修了一下,铺上了地砖,当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客厅和餐厅都分开了,看电视在客厅,吃饭在餐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间。”王国明幸福地回忆。

进入2008年,石家庄开始拆迁改造。王国明卖掉了旧房子,贷款买了一套155平方米的四室两厅。新房子有电梯有物业,小区里有水有树有草,环境好,封闭式小区安全也有了保障。“可能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套房子了,以后退休了也是我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一定要弄的舒服一些。”他特意请了装修公司,精心设计。在这里,她的孩子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大学,也从这里出嫁。王国明老两口也在这里开始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河北改革开放,住房需求实现了从面积到环境品质的华丽转变。

石家庄在建的洋房小区,整齐漂亮。记者李文鹏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