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空间推出纳米3.0系统 共享办公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

在完成了5亿元的B+轮融资半年后,12月19日,专注于共享办公的纳什空间推出了纳米3.0系统。

在这个寒冷的资本严冬,不论是融资还是系统更新,每一步重要的推进都显得格外不易。

4年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初创企业提供共享办公的共享办公、众创空间也应运而生。

在资本的助推之下,共享办公行业迅速扩张。然而随着这类办公空间数量饱和,再加上两年内创业公司迎来倒闭潮,共享办公行业也进入了洗牌期。

近两年,纳什空间管理的办公面积稳步增长。2017年是从40万平方米到70万平方米,今年是从70万平方米到100万平方米,每年增加30万平方米。“每一年的30万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纳什空间合伙人史志隽表示,“去年增长30万基本上是翻了一倍,今年的30万很不一样,其实今年下半年很多空间都在收缩。(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

纳什空间合伙人 史志隽

纳什空间在稳步前进,此时推出纳米3.0系统,纳什空间期望借此推动自己进一步升级。

纳米3.0包含了新一代空间智能运营及管理系统、智能办公服务系统、智能找房系统。

史志隽介绍称,和其他物业系统不同的是,纳米3.0是唯一支持各种办公空间形态的系统。史志隽表示,中国的物业还是很复杂的,纳什空间做的是分散式的办公室,所以会有多种形式上的混合。“你做一间独立的单间,或者整栋楼,再往后是园区,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玩法,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目前纳米系统所有形态都会管起来,我们从底层已经开始打通。”

此外,纳什空间方面表示,纳米3.0是行业唯一完整覆盖业务端到端全链条的空间智能系统,把繁琐的业务流程彻底简化,摆脱物理空间限制。值得一提的是,纳米3.0还沉淀了强大的大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积累,纳什空间可以帮助入驻企业做授信,在贷款方面给予入驻企业支持。

作为共享办公领域的头部万家,纳什空间在稳步扩张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系统升级,标志着共享办公领域已进入精细化发展的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氪空间宣布完成6亿元Pre-B轮融资;6月,优客工场宣布获得数亿元人民币融资,WeWork、梦想加、米域都获得了B轮、C轮的融资。

除了融资,更值得注意的是,优客工场接连收购无界空间、宏泰创新空间等5家共享办公品牌,WeWork中国25亿元收购裸心社——一个跑到里开始出现并购事件,则表明整个行业的资源都在向头部聚拢了。不仅如此,巨头对共享办公领域也有了觊觎的迹象。

不久前,阿里旗下钉钉发布了几款办公室智能硬件。在数字化智能网络中心、数字化智能前台和数字化智能会议室三个场景中,钉钉推出了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

钉钉推出了一些基于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硬件,这和很多共享办公室推出的智能硬件管理系统的设备异曲同工。

在此次发布会上,纳什空间和精于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达成了合作。

在被问及面对巨头的进入,纳什空间应该作何准备的问题时,史志隽表示,“虽然在一些具体的服务上面有一些交集,本质上面还是不一样的赛道,钉钉是从OA切入,基于这个东西做一些办公的服务,我们总体上是以空间作为切入,空间作为入口。比如大家都做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本身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大家都想体验好,做视频会议本身是上市公司做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会找优质会议视频的合作伙伴,必然导致有些东西有些交集,但是主赛道是不一样的。”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中国共享办公平台数超过300家,布局网点数超6000多个,总体运营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提供工位数达200万个。预计2018年中国共享办公行业市场将突破60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2300亿元。

随着中小玩家逐渐退出市场,大玩家继续获得融资,巨头试水进入,共享办公逐渐变成大玩家的游戏。这个赛道的故事,已经从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逐渐过渡到精细化发展。然而不同于竞争残酷的to C领域,共享办公这个to B赛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多个头部玩家共存的格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