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漂泊在外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阴曲阳伸之物。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糜,角后生,阴兽也,得阳气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冬至习俗

·祭天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

·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亦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大家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南吃团子·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消寒会·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

《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民间还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例如:“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冬至养生

·冬至饮食·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对较低。此时,饮食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饭前喝碗热粥或热汤: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

②多吃黑色食物:中医提倡冬季宜补肾,而黑色食物入肾。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以保护视力。

③零食首选坚果: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

·穿衣起居·

过了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到了,要注意防病保暖,尤其要做好以下6件事:

【头戴帽,不易寒】头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头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头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

【保暖先暖脚】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

【衣服不能太紧】衣服太紧太厚,不但会限制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老人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年轻人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低,应以保暖为主,但切忌捂得过厚、出汗。

【戴围巾别捂嘴】围巾大多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细菌、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就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室温不宜太高】冬天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出一进很容易受凉,室温保持在18℃~20℃为宜。

今日冬至,

抽空陪家人吃个团圆饭,

或是跟三两朋友聚聚餐,

在外工作的也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

岁寒,爱在心间,即是温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