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产城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登场

有人说,互联网造物的“下半场”开始了。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

2015年阿里巴巴就已经开始产业互联网实践,本身就是B2B起家的阿里,早已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占据C位。

腾讯20周年之际调整组织架构,启动产业互联网战略,未来20年发力To B业务。

百度Apollo、DuerOS、ABC战略全面To B,最近李彦宏更在不断提及AI赋能传统企业。

因为产业互联网,在阿里云诞生一批新工种:下车间的互联网工程师

互联网的“上半场”已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被拉开,互联网的主战场正从消费互联网(ToC)向产业互联网(ToB)转移,当前这一论断正在成为共识。

1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不同

“消费互联网是物理的,产业互联网是化学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在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资本论坛上指出。

消费互联网是指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发展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2C,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消费互联网型的产品有天猫、美团、京东等平台。

而产业互联网则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这也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亮相2018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

首先消费互联网的使用对象是用户,为了娱乐或者购物使用,一般重视产品体验;而产业互联网的使用对象是企业,为了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协作,或者提高工作效率而使用。

消费互联网更重连接,连接人、信息、商品、服务等;而产业互联网更重融合,是从上下游生态的角度,真正深入到企业的产业链里面去改造,去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产业互联网是人与物、人与组织、物与物、物与组织的连接。

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产业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通过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捷地实现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这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开始说要做 To B?

ToB、ToC概念的流行源自本世纪初的一轮互联网热。

200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变革意愿强的企业,开始建立网站,通过网络销售公司的产品。

如果销售产品的用户是终端消费者,这个网站就被称为B2C网站。如果销售产品的用户是企业,那么这个网站就被称为B2B网站。

之后,一些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B2C网站逐渐被用户接受,比如亚马逊、淘宝、京东等企业,并演变为ToC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To B之所以成为热潮,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C端人口红利释放殆尽,消费互联网的高速增长期即将过去,下一波红利将来自仍未爆发的产业互联网,而这将是一个比消费互联网大得多的巨量市场。“产业互联网的体量可能会是消费互联网的100倍。”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更换引擎 ”,比如过去处于产业价值链底端的中国制造,但现在随着劳动力红利的消失和低端制造向东南亚转移,在产业价值上不断向上走的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当然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来开发新的动能。

自2017年,网民总数稳定在10亿以上,逼近饱和状态。行业人士判断,互联网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线上流量的获取变得不再高效,成本开始进入线下流量的争夺和精细化运营时代。雷军曾经表示,线上流量做得再大,撑死只有20%,80%的流量都在线下。各企业开始呈现出渠道向下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创新的活跃,也带来了生产力质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进入了提质增效的阶段。尤其是消费升级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改善提出了要求。

由此,行业专家判断,过去20年,互联网的重要进步集中体现在To C的消费者互联网,未来20年,互联网的重要发展将来自于To B的产业互联网。

3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报告提出新时代的“新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解决这个新矛盾的核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需求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消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体验,促进消费升级的逐步提升;而在供给侧,大部分实体产业链条长,产业链上大量小而散的从业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生产水平落后、同质化竞争、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产业互联网进行产业链供给侧的改造和优化,通过产业链优化实现生产关系的改造,通过新技术和供应链金融赋能提升生产力,从而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因此,以互联网推动实体产业全链条的转型升级,将是中国新时代经济转型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机遇。

产业互联网是分阶段的实践探索和演进

产业互联网也必然衍生出以下的追问:

1.对于区域政府,如何以互联网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并打破区域限制形成影响全国/全球的产业辐射力?

2.对于产业园区,如何从传统物业招商升级为面向产业链的孵化、招商和运营,形成新的产业集聚?

3.对于金融/类金融机构,如何找到实施普惠金融的安全、高效通道,以供应链金融赋能实体产业?

4.还有大量产业投资者,如何持续发掘产业互联网的优秀企业,通过产融互动,打造新的独角兽企业?

4腾讯的产业互联网路径

“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To B、To G的,归根结底也是To C的。腾讯将利用服务C端用户的经验,帮助B端伙伴实现生产制造与消费服务的价值链打通。” 11月1日,新上任的腾讯 CSIG 事业群掌舵人汤道生首次对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方法论作出诠释。

在金融云领域,以中国银行合作为例:腾讯可以实现在交易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银行端后台交易数据分析,并判断出当笔交易风险。这其中关键就在于腾讯云具有多维度的用户社交数据分析能力。

智慧零售领域更是立竿见影,比如腾讯云为永辉提供的解决方案,就包括通过大数据应用中台,进行品类优化和销量预测,实现精准人货洞察,大幅提升门店经营效率。

智能制造领域则更有想象力一些,比如最近腾讯与富士康合作打造了一套“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将设备、人员、制造过程中的数据和知识上云,开发出多种工业应用,并对生产中的供应链、客户和资金进行智能化管理。

5产业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产业

前二十年互联网是市场,后二十年互联网是工具。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最核心的使命不是再造一批IT明星企业,而是要去探索如何通过技术的创新、场景的开发、应用的嵌入,让实体产业得到更好的赋能和更合理的资源分配,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使用者和主导者。

如果用银行服务中所说的个人(零售)业务来形容消费互联网,那么产业互联网则更像是“央行”,在调研市场需求、考察经济周期之后,对各家银行下达最为合理的监管政策,以同时平衡各家银行的营收指标和提高广大人们群众的服务体验。

产业互联网将是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以共享经济的方式提供给行业广大的从业者用。

产业互联网是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基础设施

6产业互联网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T2B2C(T指科技,B指商家,C指用户)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高达40至50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的市场规模仅为8.42万亿元。咨询机构IDC的一项CEO调查也显示,在中国1000强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启赋资本投资总监彭数学预计:“据统计全国超过千亿的产业集群有61个,利用“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商业模式,未来3年千亿级的平台将诞生10多个。”

72018中国产业互联网排行榜发布

2018年12月13日, 2018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由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主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B2B内参、计世传媒合作的2018年度中国产业互联网TOP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综合考量产业互联、产业整合、产业升级、产业重构、规模及影响力,根据对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价值观,评判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旨在激励各个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为产业互联网的研究和实践树立标杆。自2017年首次推出起就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排名不分先后,以平台名称排序)

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一场关乎人们生活消费的竞争,那么到了“下半场”,风口开始转向产业,一场通过科技创新来重塑产业价值链条中每一个参与主体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和商业模式的“圈地运动”,已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对于区域政府和对于产业平台的建设运营商而言,如何以产业互联网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发展,产业园区如何升级为面向产业链的孵化、招商和运营、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亦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