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高科公司建设的“天启星座零五星”
国电高科公司展厅内陈列着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卫星物联网天线等系列产品。
走进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高科”),铺陈开的专利墙展现了公司的创新能力、热火朝天抢进度的奋进画面在办公区呈现,全力冲刺2023年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国电高科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是海淀区“两区”建设项目库中重点培育企业,也见证着海淀“两区”建设的发展。
预计订单量将超过去三年总和
国电高科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卫星物联网星座建设及运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低轨卫星通信频率许可、12类增值电信经营许可和军工保密二级资质,正在建设运营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
早在2017年9月,“天启星座”就已启动,同年11月15日,“天启星座”核心模块成功发射并完成在轨验证;2018年10月29日,“天启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19年6月5日,“天启3号”搭载q我国首枚海上发射火箭并成功入轨;2020年,多个卫星成功发射……“天启星座”由38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目前已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空天地海一体”的卫星物联网数据通信服务,主要产品有“天启星座”,卫星物联网模组、卫星物联网地面终端、卫星物联网天线、卫星物联网应急求救报警终端、卫星物联网应用平台等产品。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来自海淀区的很多利好政策,连续几年获得了高精尖产业资金的补贴,还有很多人才引进的举措,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企业高学历人才的比例,为我们公司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国电高科董事长兼CEO吕强说道。
在海淀这片发展沃土上,国电高科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儿,抢订单、忙进度、保质量。“开年一个多月,我们就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预计今年一年的订单将会超过过去三年订单的总和。”吕强介绍道。
2022年,海淀区GDP突破万亿元,这一消息也给予国电高科很大的信心。“非常振奋人心,如果说前几年我们是为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做基础布局,今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做真正的业务转折,从小规模的试点到大规模的生产、从小规模的示范到大规模的应用。除了锚定国内市场外,我们也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海淀这片沃土上,区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去对接海外的资源,我们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们也很有信心为海淀区的发展贡献企业更大的力量。”吕强说道。
记者从海淀区商务局获悉,2022年以来,海淀区商务局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际利用外资63.71亿美元,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助力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加强引导更多项目落地海淀
“两区”建设两年来,海淀区“两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海淀区商务局认真贯彻全市“两区”建设部署要求,以项目落地作为“两区”建设的落脚点,加速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培育创新发展动能。2022年,超额完成市绩效任务,新增“两区”项目666个,其中外资项目125个,均为全市第一。
“在2022年‘两区’招商引资专项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两区’招商引资组成员单位积极性,合力推进招商引资,与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发改委、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形成合力,拓展项目招商渠道,同时,发挥园区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与重点园区建立联动机制,延伸招商引资触达范围,围绕‘六单’管理,促进目标项目、高能级平台项目、重点外资项目对接引进,促进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区商务局自贸区建设科副科长穆丹说道。
2022年,海淀区商务局编制了《海淀区“两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我区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务三大产业发展,聚焦人才、资金、数据、商品等四大要素资源,研提149项制度创新政策措施和50项任务措施,按照条件成熟“实施一批”、积极培育“储备一批”、战略谋划“研究一批”的思路梯度推进实施,同时,建立实施“周报告”“月点评”“季评估”“年评价”等工作机制,招募“创新发展合作伙伴”,搭建“六单”管理智慧平台,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和政策触达范围,累计组织中欧连线、上海进博会系列推介活动14次,加速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首创性重点项目落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2023年,海淀区商务局将持续谋划实施“创新发展合作伙伴”,借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开展市场化招商,扩展招商引资服务网络。同时,发挥“两区”制度集成创新优势,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营造完善的创新生态,加快推进国际信息产业与数字贸易港建设和中关村综保区申建,加速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首创性重点项目落地。(记者 李洪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