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月壤快递首次来杭!这213毫克有什么奥秘?

日期: 来源:每日商报收集编辑:每日商报

7月8日晚,两位来自38万公里外的“月球来客”,乘坐CA1722“赏月航班”,缓缓滑入了杭州的夜色中。

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浙江省的科研机构首次以第一申请单位的身份拿到的月壤样品。两份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共计213毫克,将用于嫦娥七号有效载荷的光谱定标,以及这个数据的一致性反演等一系列工作。

此次申请到的嫦娥五号光片样本 记者 倪雁强 摄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首席教授舒嵘告诉潮新闻记者:“通过这次申请,证明了我们杭州也具有独立开展月壤样品研究的实力。”

首次将月壤接来杭州,需要分几步?它是怎么保护、运送的?通过它,还有哪些月球奥秘会被揭开?潮新闻记者从北京到杭州,独家全程记录下月壤如何“快递”到杭州的这趟旅程。

20.3亿年,213毫克

嫦娥五号月壤首进杭州

如果为这两位来自月球的“贵客”做一次“扫描”,会发现它们真的非常特别。

年龄,那真是不得了,大概有20.3亿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团队此前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为20.3亿年。)

体重嘛,却十分轻盈,仅有213毫克。

本次申请到的嫦娥五号月壤粉末样品和光片样品。 记者 倪雁强 摄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许学森告诉潮新闻记者,本次他们共申请了两份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其中一份是13毫克的光片样品,另一份则是200毫克的粉末样品。

与地球上大部分富含微生物和水分的“土壤”不同,月壤干燥而成粉末状。此次带回杭州的月壤光片样品,13毫克几乎就是几个“小黑点”。粉末样品装在一个小瓶子中,肉眼看去呈深褐色。200毫克的月壤,平铺开来大概就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十分珍贵。

舒嵘教授在北京接收月壤样品。 记者 倪雁强 摄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表取样1731克月壤成功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采集到月壤的国家。2021年7月,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向全社会开放申请。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科研样品,70余项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通过研究月壤,许多月球奥秘正在揭开。

而要申请到月壤样品,也要通过重重考验。从谋划课题、提交材料,到公布现场答辩名单、现场答辩等等……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科学家和专家、评委们一丝不苟、竭尽心力。

“虽然拿到的样品量很少,但通过精心的实验设计,相信我们也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科学实验结果。”舒嵘对潮新闻记者说。

运送时不敢“颠”一下

到实验室就入住“手套箱”

7月8日晚23时,月壤“入住”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实验室。 记者 倪雁强 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月壤样品,研究完,是要还的。

7月8日的北京,虽然室外气温最高31摄氏度,体感却远不如杭州闷热。但身在空调房里的许学森,脑门上却沁出了一层汗。

任谁看,那都是紧张。

根据月壤样品的研究用途和场景,分为原样使用、消耗型使用和破坏型使用三种。此次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申请到的200毫克月壤样品,按照规定,在一年后归还时,损耗率不能大于20毫克。

“一定要注意少开盖!”交接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人员熊老师就千叮万嘱,“以我们以往的经验就是每开盖一次,都会比你想象中损耗得多,所以尽量少开盖。一次就把自己要用的量拿够比较好。”

打个比方,小瓶子开盖的时候,你手稍微一抖,或是打个喷嚏,这200毫克月壤就要打水漂了。

此次申请到的月壤粉末状样品200毫克,就装在这个小瓶子里。 记者 庄小蕾 摄

于是,从北京回杭州这一路,许学森全程几乎就维持着一个动作——小臂垂直“拎”着存放着月壤样品的黑匣子。偏偏这趟飞机还特别颠,2小时的飞机,同行的小伙伴笑他“肌肉要练出来了”。

“对于细粒月壤来说,因为它的粒径太小了,如果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颠簸或者倾倒,很有可能会有粉末从瓶子的螺纹口里面渗出来。”许学森对潮新闻记者说,就算要产生损耗,也希望是在科学实验中损耗,这样才有价值。

其实,为了迎接月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就在给它准备“住所”了。

“我们考察了国家天文台保存月壤的设备,订购了个一模一样的手套箱。”许学森说,“它还需要保存在万级以上洁净标准的环境中。”

月壤样品落地杭州后,科研团队更是马不停蹄赶回实验室。他们先将月壤样品缓缓放入手套箱的过渡舱中,再将过渡舱抽真空,然后将手套箱里的氮气放到过渡舱里。

7月8日晚,许学森和团队一起,把月壤样品放入手套箱的过渡舱中。 记者 庄小蕾 摄

为什么用氮气呢?因为氮气是不太活跃的气体,不容易和月壤发生化学反应。

这样反复做三次,保证过渡舱和手套箱内的环境是一样的,才能顺利将月壤样品放入手套箱中。

10分钟的操作结束后,许学森摘下手套给潮新闻记者看——全都是汗。

“总算是一块石头落地了。”许学森长舒一口气。

着眼未来

为嫦娥七号做准备

月壤样品证书。 记者 倪雁强 摄

事实上,在探月工程上,来自浙江的科研团队一直敬业精益、接续奋斗。

2022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等联合团队发现,月壤中钛铁矿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层非晶玻璃。这些氦-3或可通过机械破碎的方法在常温下提取,月球上原位开采氦-3资源将不再是梦。

负责此次嫦娥五号月壤研究的杭高院物光学院首席教授舒嵘团队,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光学、电子、光谱、机械、遥感等多学科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面向月球与行星探测重大战略与重要领域,为研究月球和行星地质演化过程以及探寻生命痕迹提供。团队曾成功研制嫦娥系列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主动光电载荷,多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文章。

这次该团队更是另辟蹊径、着眼未来,主要从嫦娥七号载荷研究的方向着手。

通俗点讲,这次他们研究月壤,并不是研究月壤里有什么、月球上的环境怎么样,而是以月壤做标定,为嫦娥7号上所需要用的光谱仪做校准。

根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官方信息,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 记者 庄小蕾 摄

“嫦娥六号是着陆在月球的中纬度地区的,而未来七号、八号的着落点更靠近月球的南极。”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光宇告诉潮新闻记者。

之所以这样选址,是因为我国未来的月球科研站会建设在南极附近。

“月球的夜晚长达14天,昼夜温差达到300摄氏度,这么恶劣的环境不利于科研设备的工作。”杨光宇解释道。“除了温度,还有能源问题。14天的月夜,太阳能板无法充电。”

而在月球的南极附近,会有非常长的光照期。此外,月球南极附近很可能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嫦娥七号和八号会构成未来我国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它们不进行采样返回,会一直留在月球上。所以嫦娥七号的着陆器可以带着更大的巡视器,可以对月球进行更深入的勘查。还有一个飞跃器,可以在月表起飞,展开飞跃探测,争取能找到水。”杨光宇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申请嫦娥五号月壤所做的研究,指向的,是未来。

“相信这次研究,对后续的科学产出会产生非常深远的意义。”舒嵘说。

来源:潮新闻


相关阅读

  • realme真我GT6证件照公布,7月9日正式发布

  • realme真我GT6正式官宣将在7月9日正式发布,目前该机证件照和主要参数已公布。从照片来看,realme真我GT6将采用左上矩形模组设计,同时有两种颜色和质感拼接的后盖,中框颜色与后盖
  • NASA想要“合法”研究中国月壤

  • “中国如今拥有了其他人从未见过的东西——来自月球背面的岩石和土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一语道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频频发出“酸味十足”的抱怨、指责的原
  • 为了月背近4斤土,拼了!

  •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为了月背近4斤土,拼了!6月25日下午2时许,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终于迎回了自己牵挂53天的“六姑娘”——实现人类首次
  • 青岛宣传 | 我们为何对“月之暗面”如此着迷?

  • 我们对地球的“邻居”月球,尤其是“月之暗面”总是充满好奇与遐想:人类从未“看到”的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近日,带着月背“土特产”——人类首份月背样本返回地球的嫦娥六号成了
  • 开箱取宝!嫦娥六号标志性成果令人惊喜

  •   刚刚结束了53天月背之旅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已运抵北京并“开箱取宝”。  嫦娥六号任务有哪些创新之处?探测器在月背收获如何?国际载荷带回了哪些“纪念品”?国家航天局等单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月壤快递首次来杭!这213毫克有什么奥秘?

  • 7月8日晚,两位来自38万公里外的“月球来客”,乘坐CA1722“赏月航班”,缓缓滑入了杭州的夜色中。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浙江省
  • 曾火遍全网的杭州“打公交”服务又升级了

  • 今天(7月10日),杭州公交集团在1306M路上优化推出了“云公交2.0”升级版本。去年,“云公交1.0”版本在7170M路上推出,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一度火遍网
  • 专项答题 |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 “当前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都有哪些特征?”“测试一台计算机是否具有人工智能,主要用哪种方法?”“哪种等级的自动驾驶完全不需要人的参与?”“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 格力状告小米,判了!

  • 7月9日晚间,据“格力文传”官微消息,近日,格力电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6月18日出具的【(2023)最高法知民终1123号】法律文书,该文书要求本案涉及侵权的米家小米电风扇不得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