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经济学家何帆建议,1158万找工作的年轻人,要关注未来三大趋势

日期: 来源:中信出版收集编辑:中信出版

最近,“全职儿女”横空出世。

与其在职场上受气,与其被批评成“家里蹲”,不如回家为家人服务,代替保姆,工资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各给一千块,一个月拿四千块,还包吃住。

一顿操作下来,似乎比任何工作都香。

当网友为“全职儿女”是新职业还是啃老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专家指出,这背后折射着当前年轻人就业的现实困境。

1158万,这是今年教育部预估的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2万人,并且明年这个数字预计会继续上升。

可以想象,每年都有如此庞大规模的年轻人,一同投入找工作的浪潮,“就业不顺利”的困惑与烦恼,已经无可指摘。

是去闯荡大城市,还是退守家乡小镇?是随便接个offer骑驴找马,还是宁缺毋滥苦等心仪的工作?

不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们,如今同样越来越不敢换工作,有人想跨行业,有人想涨薪,也有人想彻底“摆烂”。

即便对自己的工作牢骚如注,但人人都疑虑不安,失去这一份,下一份真的会更好吗?

许多人的烦恼来自被工作的外表所惑,被困在认知的牢笼里。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在他的新书《找事》中,重新定义了“找工作”的内涵——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做:找到你感兴趣、有天赋,还能带来社会成就感的事做。

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小白,还是迷茫不甘的职场老人,《找事》这本书都能帮得上你。

在这个定义里,兴趣、天赋、社会需求,刚好构成了如何一份心仪工作的三要素模型。

如何找事做呢?何帆遵循“兴趣—天赋—社会需求三要素模型”,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下文整理自何帆新书

《找事:给年青一代的就业解惑书》

1

兴趣—天赋—社会需求三要素模型

何帆在书中提出,想要找到一件自己想做,又能带来社会成就感的事情,大致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兴趣、天赋和社会需求。

我们可以先用这个三要素模型,梳理一下思路。

第一,兴趣。

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要热爱你做的事。虽然热爱不代表一切,但没有热爱,一定会让你感到缺憾。你要想明白,你所选的事,可能需要每周至少花40个小时去做,如果没有兴趣,工作就成了苦役

第二,天赋。

也就是说,你做这件事得心应手,恰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赋,使每个人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就是天赋。

第三,社会需求。

也就是说,你做的事情满足了别人的需要,有很多人愿意为你买单,于是,你可以从这件事中获得充足的金钱回报,或是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找到了一件你既愿意干,又能把它干好,干好了还能赚钱的事。

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很难顺利地找到同时能满足自己的兴趣、天赋和社会需求的理想职业。

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先看第一种情况:你有兴趣,这件事也有社会需求,但你的天赋有欠缺,怎么办?

比如,你想当歌星,但音域不广;你想打篮球,但个子不高;你想当医生,但晕血。这些先天不足会给你的追求制造障碍。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轻易放弃了,留下遗憾。还有一些人会选择痴心不改,直到撞上南墙,碰得头破血流。

这两种选择都不是最理想的,其实,可以有更好走的路。

职业更像一片森林,或者更准确地说,职业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多样的物种,形成了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

所以,更好走的路是先进入这个生态系统。举个例子。娱乐圈是个生态系统,如果你当不了导演,还可以当制片主任,如果当不了制片主任,还可以当场记。同样,体育界也是个生态系统,如果你当不了奥运冠军,还可以当体校教练或运动康复师。每个行业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先进去,再晋升。

生存下来之后,你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

一种是进了圈子,知道了很多在圈子外无法获取的信息,学会了圈内行家教给你的技能,时刻在前沿,成长得更快。一旦属于你的机会到了,近水楼台,你就能实现自己起初的梦想。

另一种可能性是,虽然你无法实现最初的梦想,但一样可以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再来看第二种情况。如果你有兴趣,也有天赋,但你想做的事却找不到社会需求,你很难靠这件事获取足够的经济收入怎么办?

时代在变化,在互联网时代,非主流的小众群体更容易被聚合起来,这就给一些在细分领域有天赋的人带来了机会。著名科技作家凯文·凯利甚至提出了“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

凯文·凯利说,你不需要成为大众都知道的名人,你只需要成为一个微名人。如果你有1000个铁杆粉丝,也就是说,无论你创作出什么作品,这1000个铁杆粉丝都愿意付费购买,那么假设他们每人愿意为你出300元钱,那你一年就有30万元的收入。


凯文·凯利

只要你能够吸引一定量的铁杆粉丝,就足以养活自己。这个收入虽然不足以让你实现财务自由,但可以让你过上体面的生活,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三种情况是,你有天赋,做的事情也有社会需求,但这件事情却让你觉得索然无趣。怎么办?

比如,你学的是法律,擅长做兼并收购。虽然这份工作能带来的金钱收入很多,但你却感到很困惑:我究竟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

你的困惑可能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你可能对其他职业有过于浪漫的想象。你觉得一份好的工作一定要是轰轰烈烈的。但事实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

第二,你做的事情很可能属于大卫·格雷伯所说的“狗屁工作”,它只能带来虚荣,不会带来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或许需要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忽视平凡工作的非凡之处,看看这份工作能否给你提供技能上的挑战,激励你把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做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又或许,你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对冲工作中的单调无聊。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没有业余爱好与生活质量有很大关系。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你或许需要做个了断,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别无选择。

《毫无意义的工作》

[美] 大卫·格雷伯 著

“狗屁工作”外表光鲜,其实是有毒的。这种毒素会侵蚀人的心灵,时间久了,就很难排毒。有的工作不单单是无聊,它还要求人说谎,欺凌弱小者,伤害无辜者。你最好趁早离这些工作远一些,换一份工作,一样能自食其力。

2

如何确认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或许有许多年轻人会说,我平凡至极,任何工作都提不起兴趣,更没有什么过什么天赋。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只不过你还没察觉

先说兴趣。推销员的工作有没有意思?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没有意思?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工作有没有意思?当然会有人觉得有意思,但这些职业都需要一个平台,而且需要与人交往,亲身体验。

绝大部分兴趣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可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教育和职业体验离得越来越远。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接触实践的机会太少,这就给他们选择职业、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增添了困难。如果有条件,应该让孩子们尽早、尽可能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谓的天赋,其实就是使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的那种特质。

了解这一点,与要找事做有什么关系?你需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找到和自己匹配的事情做。外向的人更适合做销售,或者也可以去当外交官,因为这类人更容易和陌生人迅速破冰并进入深度沟通。同理,正直的人更适合做法官,想象力丰富的人更适合搞创作。

职业教练大多会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质。他们喜欢使用一种叫“霍兰德代码”的测试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当然有参考价值,但其实你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就是观察身边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向你求助。

计算机坏了,他们会找你来修,那说明你是技术高手。买衣服的时候,他们会请你当顾问,那说明你的审美能力很棒。朋友们总是想从你这里打听八卦,那说明你有出众的社交能力。遇到难事,他们总是先来找你帮忙,那说明你的人品值得信赖。

你社交圈中的人比你更了解你最有市场的技能是什么

3

关注未来这三种趋势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过去,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找工作上。人们认为,为了找到好的工作,就必须学习相关的专业,让自己有一技之长。这种思路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却忽视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职业的演化速度越来越快。从上大学时选择专业,到毕业后选择职业之间,至少有4年的时间差,而4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行业由盛转衰,或是让另一个行业异军突起。

第二,专才的风险越来越高,通才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战略重点和组织结构会不断调整,每个岗位的职责也要随之变化。只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很容易被淘汰,而拥有复合技能的通才适应能力更强,技术迁移的难度更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全面,因此会格外受到青睐。

要想更好地避免踩坑,就要转变思路。展望未来,有三种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个趋势是整个经济会日益数字化。这是由多重因素叠加促成的一股更浩荡的潮流。

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出现突破,展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潜力。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会迫使更多企业加速自己的自动化进程。同时,年青一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已经像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天空一样离不开互联网。

这种趋势反映在职场上,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会进一步开疆拓土,人工智能专业炙手可热,云计算工程师、运维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架构师等都是热门招聘岗位。

另一方面,非互联网公司也在大量地招聘IT技术人员。像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制造业企业都在高薪招聘IT人才。

第二个趋势是和美好生活相关的职业层出不穷。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代际变化有关。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时候人们才发现,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生活,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上一代人经历过贫穷和物资短缺的时代,更在意物质追求,但年青一代的眼界更广。他们更在意精神生活,审美能力普遍更高,更多地重视自由、个性和生活美学。

这些变化反映在职场上,会催生出一批专门服务于美好生活的新职业。比如2000年,我国鲜切花的销售额不到25亿元,到了2020年,已经增长到318亿元。送鲜花给自己的年轻人,正在支撑起一个上千亿元的产业。

第三个趋势是很多职业的天花板已经被打破。

比如厨师、理发师这样的传统职业,过去,他们的顾客最多只在店里,他们的名气、社会地位、收入都受到限制。现在,厨师和理发师中的明星在网上可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像这样突破了天花板的行业越来越多。

当然,你会发现,各行各业的网上明星除了有一手绝活,还要有其他技能,比如,特别能说、有幽默感、有表演天赋、善于与人交流等。

这说明,未来的职业靠的不只是专业,而是一组技能。专业只能选一个,技能却可以积攒很多。善于学习技能、组合技能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总之,为了找到有意思的事,你必须学会洞察社会需求的变化,把所有的雷达都打开,走出你熟悉的小圈子,换一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人,找到那些可能成为未来潮流的小趋势。

经济换挡,好工作更少了,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判断要不要换一份工作?普通人还能抓住未来哪些红利?

如果你有这些困惑与疑问,不妨看看《找事》这本书。

这本书没有职场必胜的鸡汤空话,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何帆以其独有的大局观,基于对真实求职场景和大量案例的观察,用高屋建瓴的宏观分析,走南闯北的实地调研,以及大量新鲜故事,直击职场本质,帮你掌握就业市场的全新动态,扫清职场烦恼,找准自我价值,既有深度,也有温度。

-End-

2023.8.2

编辑:Cellur | 审核:Yoyo



相关阅读

  • 禁毒社工手记 | 用温情照亮迷途者的归途

  • 作为一名非“科班”(社会工作专业)出身、跨行业的我,回想当初没成为专职禁毒社工之前,自己从未接触过吸毒人员,但从学校开展的禁毒宣传教育和从网络媒体看到不少人的人生因毒品而
  • 学习困难的“金钥匙”

  • 很多人认为,学习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就如同一日三餐,如同成年人的工作,是每天必不可少必须完成的事情。诚然通过学习,孩子可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
  • 陈娟:道是平凡亦不凡

  • 道是平凡亦不凡——记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高台县环卫工作者陈娟多年来,作为“城市美容师”队伍的一员,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从不会迟
  • 从橄榄绿到警服蓝 | 永葆初心 使命依然

  • 军警岁月一半书写着橄榄绿一半镌刻着警察蓝把青春献给了部队将使命延续到警营两者血脉相通不变的是忠诚“底色”转业不转志 退伍不褪色他们是警营里的一面面旗帜在第 96个建
  • 昌平区领导带队检查防汛救灾工作

  • 8月2日上午,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带队前往流村镇,实地检查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在高崖口村通往发电站村的断路处,工程机械轰鸣,各抢险队伍正在加紧抢修被毁路段、搭建临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多措并举 推动园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攀新高

  • 8月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公立医疗机构2023年半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传达落实党工委半年度工作会议、全省医疗机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会议精神,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推动园
  • 共话药品包装降本提质 助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8月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政协生物医药委员联合工作室内,一场关于药品包装的座谈如火如荼。来自医药行业相关领域的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与园区医药相关领域企业面对面交流,就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