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2023第二届湾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大会”12月6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本次大会以“创新实验室管理 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通过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通过院士主旨报告、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情况介绍、实验室科技成果展览参观等环节分享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成果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注入创新动力。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广东省科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科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助力以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构建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
实验室体系建设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副主任余少华以《美国国家实验室相关情况》为题作主旨报告。在报告中,余少华分享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相关情况,并介绍了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现状,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他山之石与前沿思考。他指出,当前大科学装置可以直接催生大量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其趋势是以集群的形式支撑科学研究工作,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愈发突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作主旨报告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处长黄江康发表了题为《创新实验室管理 赋能新质生产力——数说广东省实验室体系建设》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实验室体系。总体而言,现有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呈现出体系较为完善、布局较为合理、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根据领域分类,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医学科学类实验室最多。
黄江康还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成立联合基金、委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式争取更多经费;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科技期刊人才项目等方式强化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建设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的联合实验室,推进基础研究分类建设,强化产业对接;从省级、地市、实验室三方面优化建设管理。
在实验室科技成果展参观环节,多个实验室设立摊位,向参会嘉宾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展示了面向南海安全的海洋智能立体观测体系及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成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展示了面向智慧健康的系列脑机智能技术与产品、情感智能分析理论与应用等成果……现场嘉宾认真观看介绍,向摊位负责人询问技术应用场景、使用方法等。
大会还为部分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科学数据中心及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在粤分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科技期刊智慧服务管理平台举行了授牌仪式。
大会授牌仪式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于2019年、2020年分两批启动建设20家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由粤方牵头,联合港澳双方或其中一方具有合作基础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共同建设。经粤港澳团队协同努力,联合实验室在科研成果及转化应用、人才团队引进、港澳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同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组成了功能层次明晰、具有广东特色的实验室体系。
据了解,广东拟布局新建一批联合实验室。由于近两年粤港澳三地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申建联合实验室的诉求强烈,2023年,广东省科技厅围绕纳米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药等6个港澳优势学科领域,启动第三批联合实验室申报,由通过省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牵头承担,与港澳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所在单位联合申报。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初步拟择优支持其中10家联合实验室,每家三年建设期拟支持200万元。(科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