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可以结“宝石”的植物,你听过蛋白石莓吗?

日期: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收集编辑:中国科普博览

 近期,一种被称为“蛋白石莓”的植物在自媒体平台吸粉无数,细弱的枝条上结出一串串蓝冰色的果实,如宝石般晶莹剔透,甚是惹人喜爱,网友更是授予它们“稀有浆果蓝宝石蛋白石莓”“宝石臭叶木”“挂在树上的蓝宝石”“蛋白石莓——大自然的宝石”“蓝宝石蛋白石莓”等名号。

蛋白石莓

(图片来源:iNaturalist NZ © Jono Underwood)

虽说没有亲眼目睹,但通过发布的照片和视频可知,这种植物是一种小灌木,生长在开阔的草地、岩地或沙地上,资料显示还会生长在山区的河床及稀树林地,喜欢阳光却可半耐阴,能耐热却耐不了寒。

蛋白石莓真的有蛋白?

蛋白石莓是我国网友和植物爱好者对它的爱称,当然也有人叫它宝石臭叶木。经查询,得知其学名为沙雁果(Coprosma acerosa A.Cunn.),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茜草科Rubiaceae臭叶木属Coprosma多年生小灌木,这个名字在各平台up主发布的推送中鲜有出现。

沙雁果叶片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沙雁果小叶形似红豆杉,成簇生长在枝条的短枝上,叶片边缘带呈褐色至铜色。细枝蔓延至匍匐交错在一起,形成垫子状团块,直径可达2米。

沙雁果雄花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沙雁果雌花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沙雁果是雌雄异株植物,它的雌雄花都很小,单生于短枝的顶端,直径只有2-3mm,花冠呈漏斗状,4到5裂。它的雌花花冠裂片呈狭窄的长圆形,有4到5个萼片,盛开时两根黄绿色毛茸茸的柱头伸出花外;而雄花花冠裂片呈卵状长圆形,萼片缺失或退化,但有融合成杯状的苞片和4到5枚雄蕊。

讲到这里,那些尝试过种植的花友可能就会明白,为什么自己种植的沙雁果只长叶子不结果,因为你可能没给人家找“对象”。

沙雁果墨线图

(图片来源:Cheeseman, T.F., Illustrations of the New Zealand flora (1914)

Ill. New Zealand Fl.)

沙雁果的果实属于浆果,呈半透明的球形、近球形或宽椭圆形,直径约5-7mm,常有深色的斑点,晶莹剔透。可以想象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一定很动人。

它的果实是跨年成熟的,一般花期在9到11月,一直到来年春季才结果。果实颜色会随着成熟从白色转变为深蓝色,有时带有蓝色的条纹。所以说,沙雁果结出的果实并不一定是蓝冰色宝石,还会结出白色、浅蓝和深蓝色的宝石。

白色果实的沙雁果

(图片来源:新西兰植物保护网络(New Zealand Plant Conservation Network)官网)

浅蓝色条纹果实的沙雁果

(图片来源:新西兰植物保护网络(New Zealand Plant Conservation Network)官网)

沙雁果一眼难求

沙雁果所属的臭叶木属,果实都是晶莹剔透的,多数颜值都颇高,颜色从红色、橘红到蓝色、紫色不等。沙雁果的果实可食用,据说有股淡淡的酸甜味,有网友说有些无花果的风味。如此动人的颜色加上酸甜的风味,想必是在吸引人类取食的同时,也会吸引动物们帮助其传播种子。

当然,沙雁果也是靠种子繁殖的。人们在品味沙雁果果实之余,还发现它的种子烤制后磨成粉可替代咖啡冲饮,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而我们所熟知的咖啡和它本就是一家,都是茜草科植物,只是咖啡属于咖啡属Coffea,沙雁果属于臭叶木属。

臭叶木属在太平洋地区分布有10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婆罗洲、爪哇的西部到新几内亚的东部地区。它们的叶片叶如其名,由于其叶片中含有甲硫醇等含硫有机物,轻轻一揉,就会有一股粪臭味。

臭叶木属的属名Coprosma源自于希腊语,由kopros(粪)和osme(气味)组成,本就意为“臭味”,所以叫臭叶木家族也没错。而沙雁果的种加词acerosa源自于拉丁语acus,意思是尖锐的,所以沙雁果也可称为针叶臭叶木。

另一种结出“宝石”的植物

虽说我们很难见到沙雁果,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果实可以结出宝石一样果实的植物,如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属植物中,果实红色的种类很多,如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又名金银木)、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i Stapf)和新疆忍冬(Lonicera tatarica L.)。

金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蓝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新疆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金银花)本种的果实成熟时是黑色的,还有一种忍冬的果形很特别,它的果实子房下部相连,人们喜欢叫它裤裆果或羊尿泡,学名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ma var. lancifolia (Rehder) Q. E. Yang)。

苦糖果(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匍枝’亮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忍冬属中,我所见过最接近沙雁果的,是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var. yunnanensis Franch.)的一个品种——‘匍枝’亮叶忍冬(ligustrina var. yunnanensis 'Maigrun'),果实发育过程中会从绿色逐渐向紫色转变,有时还会出现白色和浅紫色,逆光望去,成熟的果实颇为动人,种子的作用下还会形成深色斑点。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秦亚龙(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相关阅读

  • 作为中国本土植物,花椒的“麻”是如何产生的?

  • 人们常说,惟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只可惜“鱼和熊掌难兼得”才是人生的常态。可有一种植物,偏偏完美兼得了“爱”与“美食”,它就是花椒。作为我国调料中“十三香”之首,花椒独特
  • 美荔上市

  •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6月,正是荔枝成熟时节,潮南区雷岭镇连绵的荔枝林一片火红,一筐筐满满当当的荔枝正等待着发往海内外各地。  一串串沉甸甸的红色果实压
  • 方富贵丨杨梅熟了

  • 杨梅满枝头丨尹明摄时下,正是杨梅尝鲜时。在湖南省常宁市兰江乡砂华村的建鸿生态农场内,近4000株杨梅树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它们或乌红、或鲜红、或青红
  • 红枫上歇满“红蜻蜓”?原来是它的“翅果”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通讯员 夏子纬近日,有武汉市民在逛公园时发现,红枫、鸡爪槭等植物上冒出了很多形如“红蜻蜓”的叶片?这是啥呢?红枫树上”冒”出大量“红蜻蜓”据了解,红枫在春
  • 辨词:荠菜 “荠”jì还是qí?

  • “吃了荠菜,百蔬不鲜”,荠菜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野生菜品,每年春暖百花待放之时,新疆大地上总能见到其身影,常被用来做饺子馅、煮粥、煲汤。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荠菜中
  • 全株有毒!千万别摘别吃!

  • 你见过这种植物吗?它生长在很多景区、公园中同时也是家庭中常见的观赏植物不少人喜欢用它装饰家里它叫做 南天竹 临近春节也正是南天竹果实累累的时候红色的果实看起来显眼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可以结“宝石”的植物,你听过蛋白石莓吗?

  • 近期,一种被称为“蛋白石莓”的植物在自媒体平台吸粉无数,细弱的枝条上结出一串串蓝冰色的果实,如宝石般晶莹剔透,甚是惹人喜爱,网友更是授予它们“稀有浆果蓝宝石蛋白石莓”“
  • 晶报特别报道 | 全运赛场,那些深圳荣光

  • 今天是6月27日,再过500天,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这将是港澳地区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今晚,作为主要承办
  • 举报方式公布!张家口市教育局最新公告

  • 近日,张家口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集中排查和整治工作的公告》,持续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相关要求如下:(一)在职教师在
  • 湖北小将在2024年全国少年柔道锦标赛勇夺冠军

  • 极目新闻记者 徐平通讯员 省体宣6月24日,2024年全国少年柔道锦标赛在安徽宿州圆满落幕。来自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柔道队的邹依璇在女子U14-63公斤组别中的比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