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中国经济大海中最为强劲涌动的新浪潮,江苏镇域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镜头每天都在上演。作为全国镇域发展百强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效……即日起,我们特推出《震泽企业追“新”故事》栏目,全方位展现震泽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实践、新作为。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大数据、云算力已经成为其关键生产力要素,而5G通信和工业信息通信都依靠光纤网络进行传输。“光纤”作为这条数据高速公路的“路基”,是传输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产品,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单一生产铜芯电缆的电缆厂,成长为如今光电线缆制造领域“六位一体”的产业领军企业,已有20余年发展史的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不断谋“新”向“质”,用守正与创新不断书写着“追光逐电”的华丽篇章。
创新引领开辟新赛道
“我们的光纤产线并不是横向的,而是犹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塔’。最后的光纤成品只有0.2毫米左右,像头发丝一样细。”走进通鼎互联的光纤生产车间,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晓明向记者介绍道,直径200毫米左右、长度约4米的固体预制棒通过在一层层机器中的牵引力下被拉成细丝,如“拉丝糖”一样延伸向下,且过程中实施全监控管理,机器的面板上随时可以查看光纤的直径是否达标。
据了解,曾经我国光纤主要依赖进口,而现在,随着我国自主工艺的不断优化,光纤生产成本极大降低,直径也在不断减小。“从2019年以来,通鼎互联一直是坚持守正创新。”白晓明说道,作为为国家信息通信建设提供线缆及配套产品的企业,多年来,通鼎互联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创新发展,如今产品覆盖光纤光棒、光电线缆、网络设备、芯片模块、仪器仪表等方面,在5G宽带无线接入产品和技术、自组网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大数据运营等领域为运营商、各类专网用户提供优质、持续可靠的支撑服务。
同时,一方面,通鼎互联已形成旗下多个企业“产业+科技+市场”模块化深度融合的发展高地,预存未来的“动力源”;另一方面,聚力光通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在光通信、组网技术、数据安全、多场景数字运营、电能储备传输等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联合创新,拓展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人才聚集打造强磁场
“像地铁、地下停车场、大型地下商场等场所常常会出现信号弱的问题,我们的‘5G低损耗辐射型漏缆’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前就已经为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等项目提供该产品,近期也已为苏州轨道交通、苏州地铁等项目提供服务。”提及通鼎互联的创新技术主要产品,白晓明侃侃而谈。他介绍,5g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光传输的信号模式,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光的传输也会受物理介质的影响而一定程度上减弱。为了满足5G移动通信向高频发展的使用需求,通鼎互联结合普通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检测方法,研发5G低损耗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这款电缆具有低衰减、低驻波比、低交调、高功率等特点,能够满足地下公共场所5G信号的网络覆盖。
据了解,5G概念提出之初,通鼎互联就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立项成立了“5G用漏泄同轴电缆新产品开发项目组”,并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用于购置研究开发所需的设备、材料、工装模具、检测仪器等。项目组成立后,公司首先发挥自身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势,多次邀请该领域的教授和专家进行技术讲座,使研发人员清晰掌握5G移动通信对漏泄电缆提出的新需求。随后,项目组开展漏泄电缆的辐射结构设计工作,先后完成了多种辐射结构的设计和初选,在后续的产品试制阶段,项目组对发泡工艺也进行了重点开发,最终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发泡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发泡体结构均匀,尺寸稳定,发泡度高,电容超低。
“我们积极开展院校合作,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多校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人才储备及共建实训基地,深化资源共享。”白晓明说道,同时,通鼎互联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光通信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院士工作站等。通过研发机构,每年有10个左右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为通鼎互联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提供驱动力
作为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光纤电缆产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坐落于震泽镇这座“苏式江村”的通鼎互联,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在不断努力。
“坚持绿色发展是通鼎一以贯之的原则。”走在通鼎互联的园区内,绿树成荫、道路整洁。据介绍,通鼎互联有一个花园式工厂,这是整体的形象,代表了对内在理念外在的表现。除了基础设施外,能源资源整体排放等等都无处不在地坚持着绿色理念。除此之外,通鼎互联拥有绿色能源管理认证,各个产品都会做探索级的认证,每年推出的新产品,也都会做碳足迹认证报告。
立于高处,放眼整个通鼎互联园区,可以看到厂房屋顶均布满光伏发电太阳能板。白晓明告诉记者,光伏发电的总容量是8.15MW,年发电量770万千瓦一小时。同时,对于整个工厂的能耗,通鼎互联有自己电力需求的管理平台,从生产、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仓储方面都能实现能效的优化管理,对全公司的用电设备实施精准的管理,对用电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输出分析。同时,通鼎互联联合原材料供应商共同研发,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环保优质型产品。
“未来,通鼎互联将坚持‘以新提质’,在牢记嘱托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创新转型中构筑竞争新优势,积极抢滩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车联网等‘新蓝海’,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以新体制发展新的生产力,在新赛道创造新优势,抢占新的先机。”白晓明表示。
出品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委员会
新华日报创意中心
监制 顾全 姚俊
策划 庾康 劳晓飞
统筹 潘瑞凯 董梦姣 刘魏
撰稿 杨晔
摄制 刘魏 王浩 张智杰
剪辑 王浩
配音 彭剑青
设计 沈薇
编辑 徐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