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中企反击“强迫劳动”指控,各方紧盯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丁雅栀

近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借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UFLPA)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肆意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据悉,一旦一家公司被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就不能向美国出口任何产品,除非它向美国联邦当局证明其供应链中没有涉及强迫劳动。该法为众多企业带来困扰,目前,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反击。

这家中国公司是激光打印机厂商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纳思达。2023年8月22日,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就涉疆问题,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美国国土安全部及美国政府相关各方。该企业在官网首页发布的一份致广大客户告知函中称,起诉的原因是美方在没有提供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武断地将纳思达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该公司称,“美国国土安全部对纳思达公司使用强迫劳动的指控毫无依据”,并表示会“同时提出临时禁令动议,申请法院尽快发布禁令,禁止执行将纳思达公司列入涉疆实体清单的决定”。

纳思达公司创立于2000年,2014年上市,名列中国上市500强企业之中。目前这家公司在激光打印机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全球排名第四,其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本报5日凌晨发稿前,尚未收到该企业评论。

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称,现在这家中国公司和美国政府之间的法律斗争正在升温,部分争议在于谁该承担举证责任并确保证据的可靠性。据报道,在去年12月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纳思达再度强调,美国国土安全部对其使用“强迫劳动”的指控缺乏证据,“采用了较低的举证标准”,要求法院暂停执行美国政府对其采取的行动。美国司法部则辩称,贸易法庭缺乏就此事作出裁决的权力。

本月3日,美国司法部要求法院驳回纳思达的诉讼,并驳回其临时禁令请求,宣称“强迫劳动工作组”将该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的“合理理由”符合标准。司法部还在3日提交的文件中声称“国会没有在UFLPA中明确规定(特别工作组)对其将实体列入清单的选择负有举证责任”,称“最终责任”在于声称没有使用“强迫劳动”的一方。

据报道,美国政府在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强调UFLPA的“可反驳推定”条款,该条款要求执法部门假定全部或部分在新疆“开采、生产或制造”的所有商品都是由“强迫劳动”制造的,除非有证据证明并非如此,否则禁止进入美国,该法也没有写明在清单上增加新实体的“具体程序要求”。

纳思达认为,这种假设创造了一种“有罪推定论”的商业环境,“破坏了公平竞争,影响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据报道,纳思达申请初步禁令的听证会定于本月晚些时候举行。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史晓丽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UFLPA中伤害性最大、最不合理的规定就是“有罪推定”。企业不得不拿出一系列证据证明供应链中没有涉及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因素,相当于亮出采购链底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并波及到上下游产业。如果要推翻这一不合理的法律规定,就需要从违宪等方面入手使其归于无效。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数据显示,2023年因UFLPA被扣押和拒收的货物数量同比增加50%以上。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CBP扣留4000多批货物,总价值超过14亿美元。截至2023年年底,UFLPA实体清单上受限制公司共计30家。《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话称,其他受制裁的公司正密切关注纳思达案的进展,这可能会对这些清单的更新方式和UFLPA实施方式产生更广泛影响。

《南华早报》报道提到,美国赫信百利维律师事务所在其2024年国际贸易展望中援引纳思达案称,预计“未来一年,政府在实施UFLPA方面将面临挑战”。该律所提到,自从该法实施以来,美国国内进口商和国外出口商都因该法在实施中“缺乏透明性”而“苦苦挣扎”。

针对美方以“强迫劳动”为由将一些中国企业列入有关实体清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评论称,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原本就是反华势力为抹黑中国炮制的世纪谎言,同新疆各族人民劳动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的事实完全相反。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实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肆意破坏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将中国实体列入有关制裁清单,扩大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范围,实质是破坏新疆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中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并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美国“知华派”都去哪了

  •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3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都去哪儿了? 当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严重不足。在与北京竞争激烈之际,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具备中文能力
  • 美国电池采购新规冲击中企

  • 本报记者 倪 浩 本报驻德国、韩国特约记者 青 木 丁 玲“在美国,想要在购买电动汽车时获得税收抵免变得越来越难。”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称,美国电池采购新规于1月1日落地
  • 拜登政府海上风电项目再遇挫

  • 本报特约记者 陈 欣“高企的成本、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供应链中断阻碍了拜登政府雄心勃勃开发美国海上风电的计划。”英国《金融时报》3日称,英国石油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协
  • 美军在 “印太”将长期疲于奔命

  • 胡 波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简报,从改革美军的地区兵力结构、历史性加大对能力的投资和强化与盟国及伙伴的共同地区安全愿景三大方面,就推进落实“印太战略”为自己表功。按照美
  • “爱泼斯坦案”近千页文件公开

  • 图片说明: :4日,美国纽约一些市民参加集会,要求继续调查“爱泼斯坦案”,并对受害者表示声援。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本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甄 翔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官普瑞
  • 美国大学在政治漩涡中越陷越深

  • 罗怀宇美国众议院去年12月初举行的关于“高校反犹主义”听证会的后续效应仍在延烧。继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马吉尔被迫辞职后,哈佛大学校长盖伊也在近日宣布辞职。舆论关注的焦
  • 遭炸弹威胁!美国多地议会“紧急疏散”

  •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3日报道,美国多个州议会大厦收到炸弹威胁,进行人员疏散,其中部分威胁被确定为恶作剧。报道称,美国多个州议会大厦收到炸弹威胁,扰乱了办公秩序。美国康涅狄格州
  • 美联储重要内容公布!中概股逆市大涨!

  • 当地时间1月3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指录得四连跌。其中,道指跌0.76%,标普500指数跌0.80%,纳指跌1.18%。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4%之后回落。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达34万亿美元

  •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2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达到34万亿美元。美联社指出,这预示着未来几年在改善美国的资产负债表方面将面临政治经济挑战。报道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企反击“强迫劳动”指控,各方紧盯

  • 本报记者 丁雅栀近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借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UFLPA)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肆意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据悉,一旦一家公司被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
  • 简化中国技术人员签证,印度另有所图?

  • 本报记者 白云怡《印度教徒报》4日援引一名印度高级官员的话称,该国政府正考虑进一步简化流程,以便及时批准中国专业和技术人员的签证。据报道,印度政府最近已制定一项“标准操
  • 上诉最高法院!特朗普争夺初选资格

  • 当地时间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取消其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党内初选资格的裁决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去年12月19日,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因牵涉“
  • 美国“知华派”都去哪了

  •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3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都去哪儿了? 当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严重不足。在与北京竞争激烈之际,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具备中文能力
  • 刺杀李在明凶手被正式批捕

  •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 森据韩联社4日报道,使用凶器刺伤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犯罪嫌疑人金某(67岁男性)当天被批捕。釜山地方法院表示,根据犯罪内容、犯罪危险
  • 拒绝抛头露面,默克尔专心写回忆录

  • 青 木“默克尔目前究竟在做什么?”德国《图片报》4日称,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自两年多前卸任后,几乎拒绝了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活动邀请,正在潜心撰写自己的政治回忆录。该书预计将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