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丨调查:石家庄电动车综合治理“治”出了什么

【阅读提示】

电动自行车挂上绿色或白色专用牌照;骑乘电动车人员头盔佩戴率由基本为零提升到95%以上;电动车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8.3%;电动车盗窃发案数下降38.5%……

石家庄近期开展的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电动自行车带牌上路、佩戴头盔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文明出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道路交通井然有序,也助推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提档升级。

小小电动车,一直是城市治理大难题。桥西区、新华区、长安区、裕华区、高新区45天完成147万辆电动车上牌任务,电动车道路出行面貌焕然一新。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大存量的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也为城市高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实践。

电动车出行秩序井然。

治出交通文明新风景

6月22日下午6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

石家庄市裕华东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交通繁忙,非机动车道上也是行人密集。站在裕华路与青园街的交叉路口,短短几分钟,上百辆电动自行车飞驰而过。

人流量虽然大,但交通秩序井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天气炎热,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却都佩戴着各式各样的头盔,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电动自行车因骑行省力、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需办驾驶证等原因受到广大群众青睐。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平原大城市,电动自行车更是石家庄市民日常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即便按照户均一台电动自行车估算,存量车也要接近300万辆。再加上营运的共享电单车、货运电动车,数量将更加庞大。

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电动车出行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一些驾乘人员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戴头盔、乱停乱放等情况较为突出,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秩序。

据统计,石家庄市近三年涉及电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占了事故总数的30%,伤亡人数占了交通事故伤亡总数的55.2%。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成为摆在公安交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电动车上牌现场。

“我们从去年12月1日起吹响全市电动车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号角,仅用半年时间,圆满完成电动车集中上牌攻坚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石家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管理局局长王晓龙介绍,“如今,‘车要上牌、人要戴盔、文明出行’的新风尚基本形成。”

来自石家庄市电动车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累计320余万辆,授权“带牌销售”网点1585家。

“电动车上牌了,就等于有了身份,无形当中约束我要遵守交通规则。”在青园街路口,市民李女士指着自己电动自行车上新安装的绿色号牌说,“走在路上不好意思再乱穿乱走。”

“一开始觉得戴着头盔既麻烦又可笑,现在大家都自觉戴上头盔,确实感觉行驶更安全了,这也是对自己生命负责。”市民杨先生在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接上刚刚放学的孩子,顺手递给他一个小头盔,孩子开开心心地戴在头上。

“电动车综合治理最直接的成效,是目前骑乘电动车人员的头盔佩戴率由基本为零提升95%以上,电动车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8.3%,死亡下降16%。一个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安全’。”王晓龙表示,经过综合治理,涉及电动车的非法经营、非法改拼装、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违法载货、抢道抢行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城市道路交通顺畅有序,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过去开车特别怕电动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窜到你车前面了。治理之后明显感觉石家庄路上行人越来越文明,互相礼让的情况多了。”在石家庄做茶叶生意的安徽人江先生,经常在不同城市间往来,电动车成为他观察不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小窗口,“一下子感觉石家庄的城市文明程度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交警现场对电动车驾驶人行为进行纠正。

练出城市治理新能力

“刚开始接手电动车综合治理这项工作的时候,坦白说我们也曾犹豫过。”直到现在回忆起刚接手工作时的感受,石家庄电动车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明仍然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存量,这么短的时间,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石家庄市高度重视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交管、工信、市场、交通、城管、邮政等23个市直部门选派专人驻点集中办公,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领导机构。

机构建起来了,从哪里开始着手?

小小电动车,却是城市的大问题。电动车综合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如果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王晓龙说:“我们以广泛宣传作为重要抓手,先期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引导活动,澄清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模糊认识,更新了市民安全出行的观念,获得了市民对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广泛宣传,石家庄市的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赢得了民心。”

同时,组织民警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市场等,深入开展电动车综合治理主题宣讲活动,发放《石家庄电动车通行三十问》《一张图看懂电动车》《登记备案预约明白卡》等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万份。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向电动车违法行为说‘不’”网络答题活动,答题参与人数达120余万人。

市民充分理解并接受,让接下来的电动车上牌工作变得水到渠成。

市民在路口接受“三招不过岗”教育。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是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石家庄市先行在桥西、新华、长安、裕华、高新五个区开展了集中登记上牌行动。

1月14日,启动网上登记备案预约。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印制标语、发放传单、入户扫码、路面指导等多种形式引导网上预约,1个月时间,完成电动自行车网上预约审核70余万辆,为预制号牌提供了数据参考,节约了登记上牌现场操作时间。

李明介绍说,网上预约虽然给上牌工作增加了一个环节,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大大提高了上牌效率。全市共设置服务网点154个,配备工作人员1600余名,发动物业服务人员、保安、自行车修理工等参与号牌安装,广泛开展进小区、进学校、进工厂企业、进村入户上门服务活动;根据群众作息调整上牌工作时间,“群众下班我们加班,群众歇假我们上岗,加班加点突击开展工作。”

针对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督导检查等渠道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督办解决。比如,针对排队时间较长的问题,指导有关区政府服务网点延长工作时间,并调派机动组予以支援;针对上牌标准把关不严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核查,及时追回号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针对号牌供应不足的问题,指派专人驻厂指导,增加了8条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号牌供应能力,有力保障了登记上牌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牌工作开始仅45天,桥西、新华、长安、裕华、高新区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就已达147万辆。目前,石家庄交管部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1585家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落实“带牌销售”政策,实现了三环内全覆盖,“购车、登记”一站式服务。

石家庄第一个电动车号牌上牌现场。

摸索城市管理新思路

6月24日,在裕华路育才街口,往常只有交警站岗的执勤点,如今多了一个学习遮阳棚,一位年轻女子正坐在桌子前抄写交通法规。

这里是石家庄开展电动车综合治理后,拦停路上逆行、闯红灯、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市民,并开展“三招不过岗”的学习点。

年轻女子因驾驶电动自行车逆行被执勤交警拦下。所谓“三招不过岗”,即抄写法规、手持小红旗路口执勤和发朋友圈集赞。像这样的学习点,在石家庄市一共有35处。

集中登记上牌结束后,石家庄交警把工作重心转入规范管理,大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

“事实上直到目前我们也没有开出过一张罚单,而是采取教育劝导的方式。”李明说,依托35处固定岗,石家庄设立了电动车“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学习点,对发生以上交通违法行为的人员必须拦停教育,同时设置巡逻岗,拦停教育交通违法人员,组织他们观看警示教育视频,通过公安网手机App“交通违法信息采集”平台采集违法人照片、车牌信息上传,记录交通违法行为。

“石家庄市电动自行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基于物联网RFID、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电动自行车数字化号牌为切入,通过实施信息化备案、精准化识别、智能化执法、数据研判分析等全流程管控,可支持实现电动自行车数字化、智能化可追溯的闭环管理。”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研所所长张飚介绍。

在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中,石家庄市交管部门按照“全域感知通行信息、精准管控重点区域”的工作思路,科学布局电动自行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外场感知设备,对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实施精准采集。他们在城市三环、二环路进行环形设备布置,对二环内严管路段和医院、学校、商圈、写字楼、交通枢纽等重点路口进行网状设备布置,精准采集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非法改装加装伞篷等交通违法信息。目前,石家庄市已实现向交通违法电动车车主精准发送提示短信,引导群众遵规守法、文明出行。

不处罚并不等于不提示,依托电子号牌和监控系统,交管部门协调市数据管理局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以公益短信形式向广大电动自行车车主推送公益提示短信;对骑乘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车主点对点精准发送警示短信。

让原来每天需要骑电动三轮车接送孩子的蔡先生感觉暖心的另一个细节是,这次电动车综合治理并不是生硬的“一禁了之”,为了解决蔡先生这类问题,石家庄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家长接送小学生免费乘公交、地铁政策,并推进开通了小学生免费公交专线,进一步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和便利。

“这种换位思考,从被管理者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种以人为本,从单纯城市管理向城市服务的转变,这是城市治理能力跃升的体现。”蔡先生表示。

(河北日报记者 任学光 袁伟华 通讯员 杨雨萌)

交警对电动车驾驶人进行教育。

电动自行车治理带来的启示

近年来,经济实惠、快速便捷的电动车迅速成为人们青睐的代步工具。在石家庄,全市1100多万人口中,电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00余万辆。随着电动自行车呈井喷式增长,各种交通乱象、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一方面是与日俱增的管理压力,小小电动自行车成为考验城市管理大智慧的一道必答题。

面对这道城市管理必答题,石家庄市首先从立法入手破解难题。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起草专班,在书面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意见的同时,组织召开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市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工信、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专委委员参加的座谈会9次,集中修改20余次,最终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电动车管理范围,对管理范围内的各类电动车概念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了界定。同时,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列出了8项禁止性行为。决定的出台并实施,也标志着石家庄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法治化全面展开。

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依法依规,不断把工作引向深入,才能有效提升规范管理水平,让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家庄市在深入调研、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启动网上登记备案预约制度,群众先网上预约,再线下挂牌,大大节约了登记上牌现场操作时间,提高了挂牌效率,最多一天挂牌近4万辆。

与此同时,对于在用的不符合新、旧国标规定的两轮电动车,石家庄市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对这类车辆核发白底黑字的临时号牌,设置三年过渡期。对此,石家庄市民王赟表示:“这个举措非常人性化,既推进了电动车治理,又考虑了老百姓的需求。”

如何更好地推进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有关专家表示,电动自行车带来的烦恼,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方面要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能力,着力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减少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过渡期的路面执法和处罚力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对电动自行车违规的动态管理等,改变一些骑行人不文明、不规范的出行习惯。

目前,石家庄市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有效的尝试,比如开通小学生免费公交专线、开展地铁免费等,同时谋划建立石家庄市电动自行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电动自行车数字化、智能化的闭环管理。随着这些在小小电动车考验下“成长”出来的管理举措的不断完善提升,石家庄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将更加规范、科学,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将感受到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河北日报记者 任学光

(照片均由石家庄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提供)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