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 7 月指数解读:造车新势力的阿克琉斯之踵

中国新能源汽车指数 3.0 版 ( 以下简称 NEVI ) 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 7 月 NEVI 综合指数为 26.6,较上月骤降 12.7。其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然为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和杭州。

图表 1 - 2016 年 7 月份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指数 ( NEVI ) 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财新数联

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中国新能源汽车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财新传媒推出的 NEVI,旨在用大数据解读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城市的前进步伐,客观、科学、前瞻地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呈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鲜明的城市特色。

相比较 NEVI 指数在过去半年的变化走势,本月指数变动幅度较为巨大;即使排除掉季节性因素(夏季高温所带来的消费疲软和产线维护),7 月份 NEVI 指数的骤降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合指数算法,以及消费分项指数和供给分项指数的变化情况,一个初步的结论可以得出:新能源乘用车有效需求疲软是 NEVI 指数本月骤降的关键。有效需求的疲软包含两层含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经历了自 2018 年 5 月份以来的连续两个月的环比下降;以及新能源乘用车未来有效需求,尤其是来自私人用户的有效需求有待进一步发掘。

难以走出独立行情的新能源乘用车

总体而言,中国乘用车季度需求增长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自 2015Q3 开始,中国乘用车需求正在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16Q3 是本轮周期的增长高峰;现阶段,中国乘用车需求周期正在进入下行通道,预计将在 2018Q3 见底,虽然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财税政策(如 2018 年 7 月 31 日,对节能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进一步刺激需求,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18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经历自 1996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图表 2 - 2001-2018 年中国乘用车季度销量及增幅周期性变化 ( 单位 : 千辆 )

数据来源:财新数联;备注:周期中红色表示周期中的增幅高峰,灰色表示周期中的增幅谷底

从 2018 年前 7 个月的市场走势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实际表现符合我们原先的逻辑判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之前未来料想的更坏因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作为乘用车市场的一个有机构成,其市场走势也必然受到乘用车市场整体的极大影响。

图表 3 - 2013Q1-2018Q4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季度销量演变及预测 ( 单位 : 千辆 )

数据来源:财新数联;备注:2018Q3-Q4 数据为预测值

从新能源乘用车的季度销量走势来看,自 2017Q1 开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幅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并在 2018Q1 达到阶段性峰值,2018Q2 的市场表现和上季度相比开始出现增幅滑落的端倪,预计随着乘用车市场整体的恶化,2018Q3-Q4 的新能源乘用车需求增幅将出现显著下降。

造车新势力面临的真问题

然而,随着年关的不断迫近,2018 年最后两个季度即将成为国内诸多造车新势力车辆交付的关键时刻。甚至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在深圳 NioHouse 开业仪式上,公开叫板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今年蔚来如果不能交付 10000 辆车,赔你一辆蔚来 ES8。" 此前,何小鹏曾在 7 月底发布朋友圈放言称 " 今年没有人可以交付 10000 台 "。

此后,造车新势力的新车交付问题在互联网不断发酵,甚至蔚来 ES8 的电池续航、产能爬坡、以及生产能力等问题被不断吐槽、猜测和质疑。以蔚来 ES8 为例,电池续航不是问题,产能爬坡也不是问题,至少,电池续航和产能爬坡均属于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内部可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客观存在,但由于存在不断改善的空间和努力,以及内部信息的相对封闭性,任何的猜测和质疑都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在我们看来,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寻找到愿意接受造车新势力,并为之而埋单的真实客户。

蔚来汽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蔚来 ES8 共获得 1.7 万张订单,其中," 大定 " 订单 4989 张,其余 1.2 万张订单均为定金随时可退还的 5000 元 " 小定 "。假设蔚来 ES8 未来几个月在生产环节和产品表现上不存在重大失误,我们估算蔚来汽车已经获得的 4989 张 " 大定 " 订单可以实现最终 80% 的订单转化,考虑到部分用户对于新产品初期品质的可能担忧,蔚来汽车可以在 " 大定 " 订单中成功寻找到属于 2018 年的真实客户数量大约为 3000 个;至于 1.2 万张随时可退还定金的 " 小定 " 订单,25% 的有效订单转化率已属超高的转化水准,对应的真实客户数量也是 3000 个。综合测算,蔚来汽车距离 2018 年交付 10000 台 ES8 尚存在 4000 辆左右的真实客户缺口。

平均到 2018 年 7 月 31 日之后的每个月,这意味着蔚来汽车在努力将 1.2 万 " 小定 " 转化为 " 大定 ",乃至于真实客户的同时,还需要额外寻找 800 个真实用户才能满足 1 万辆的最终交付目标。继续以 25% 的有效订单转化率为基本假设前提,换句话说,蔚来汽车为 ES8 实现 1 万辆交付需要额外争取 20000 个 " 小定 " 订单。这绝对是个艰巨无比的伟大任务!

特斯拉的 " 出埃及记 "

即使强悍如钢铁侠埃隆 · 马斯克 ( Elon Musk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产品交付依然经历了长长的 " 出埃及 " 之路。自 2014 年 2 月份第一辆 TESLA MODEL S 在中国大陆注册,特斯拉经历了漫长的 31 个月才实现了 1 万辆的产品交付,这时候 TESLA MODEL X 已经在中国上市销售。从第一个 1 万辆开始,特斯拉又用了 9 个月实现了第二个 1 万辆交付。

图表 4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累计交付数量演变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特斯拉累计在中国大陆交付了 2.1 万辆 MODEL S 和 1.8 万辆 MODEL X,总量尚不及 4 万辆,这距离特斯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是第 53 个月。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寻找有效需求才是当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参与者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与否对于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至关重要,它关乎用户认知,关乎品牌塑造,关乎现金流表现,更关乎投资人的资产回报。如果这个关键任务不能被有效完成,这将成为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所有造车新势力的 " 阿克琉斯之踵 "。

作者:中国新能源汽车指数(NEVI)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