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口水!贵阳山咔咔的这些美味,你都吃过几种?

如今工作了,

也没什么机会像孩时那般上山找美味了~

现在一想起那些味道,

还是会忍不住吞口水……

今天咱们一起看看,

贵阳山咔咔那些美味吧,

哪些占据了你童年的美食版图?

哪些如今想吃都吃不到了……

下饭菜系列

折耳根

折耳根,最常见啦~从小吃到现在,就没腻过!还记得小时候,拿个小竹篓到水沟边挖,回家后洗净凉拌下饭,现在也时常加点糟辣椒炒香肠、腊肉~

野生菌类

鸡枞菌,有的地方也叫伞把菇。夏天才有,打雷过后的雨天,多长在苞谷地里,运气好才能找到,拿回家多半用香油炸了吃,到市场上去买可是很贵哟~

枞树菌,也是在夏天常见,有粉色和橘色的。在山上找起来要稍微容易一点,拿回家加大蒜、青椒炒了吃最爽!

奶浆菌,颜色介于红色和橙色之间。用指甲划开菌子会有白色的浆溢出,这种菌可以炒了吃,但最佳做法还是加点猪油、蒜末,用火炖,味道超香~

洋荷

洋荷,一般在屋边的竹林里,栽上几棵,每年都会长。炒腊肉或者切丝炒青椒,很爽口。

山竹笋

山竹笋,春夏,多雨季节长势特别好。切成片,加点干辣椒包炒肉或者单独炒,有几分清甜的感觉。

香椿

香椿,春天陆续发芽,吃最嫩的部分,焯水后切成段加鸡蛋炒。不过,它的味道比较特别,不喜欢的人闻到会觉得很恶心~

解馋果系列

茶泡

茶泡,清明前后最多,一个个长在较大一点的茶树上,微微有点涩,总体还是不错的~

乌泡(pāo)

乌泡,结果颜色先黄再红,成熟时为乌黑色,甜中带酸,吃多了舌头都是黑的。

摄〡贞丰-风的方向

猫饭籽

猫饭籽,五月左右成熟,不能即摘即食,要摘回家里置于纸箱内焐上几天,等塔变为乌黑色才可以食用。

摄〡贞丰-风的方向

三月泡

三月泡,也叫栽秧泡儿,栽秧时节的野果,有橘色和红色,大个的很甜!小时候,插秧季节在水沟的树边吃到饱!

羊奶奶

羊奶奶,也叫酸啾啾,有甜味和酸味的,多半是酸的,用辣椒面蘸着吃,超级攒劲!

八月瓜

八月瓜,八月左右成熟,鸟儿也喜欢吃这个,成熟时,外面壳会炸开。这个还算是常见,通常八月份的时候,街头有卖的。

刺梨

刺梨,基本上秋天比较多,味道还不错~街头会有小摊用刺梨现榨果汁,除此之外,刺梨做出来的酒味道也很棒!

拐枣

拐枣,一串串的,看着丑,嚼起来还是有汁水的,感觉也不是那么差~

红刺泡

红刺泡,又叫木瓜籽、锯锯啷。在山上有很多,冬天成熟,经常连枝一起摘下来,放火上烤,吱吱响,别有一番风味,但是不宜吃多。

美味肉系列

田螺

“三月田螺满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小时候,小伙伴几个就喜欢挽起裤腿到河边找田螺,随便一找就能做成一盘美味,大热天还能顺便在河边凉快凉快,现在能买到的田螺要比以前在河边抓到的小好多~

螃蟹

现在见到的螃蟹多半是人工养殖而成,河边野生的个头要小,油炸螃蟹味道可好了。不过有些景区也会有卖,盟妹子在格凸河曾见过……

河蚌

河蚌,如今都很少有了,大部分生活在浅滩、石头缝里,肉质细嫩。以前抓到河蚌,小伙伴们常用河蚌的壳,做过家家时的餐具。

黄鳝

栽秧时节最多,生长在水沟淤泥里、稻田里。一般淘气的男孩子会去抓,胆小的女生会觉得恐怖,抓回去晚上在火塘边烤着吃。

蚂蚱

蚂蚱,虽小但也有肉!夏、秋季节较多,用一根小小的草草拴起来,连成一串!放到火上烤一烤,很快就闻到一股焦糊糊的味道,放在嘴里,脆脆的,爽!

蜂蛹

蜂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农村赶场的时候偶尔能看到有人卖。虽然看上去有点瘆得慌,不过营养价值可高着呢!

河虾

在河边能找到的美食特别多。小时候,拿个竹篓在河边就能捞到很多小虾子,回家洗洗就拿油来炸,有时候还会留几条养起玩~

小黄鱼

小黄鱼,也是在河边抓的,不光油炸后直接吃,还用青椒、大蒜、姜末等佐料混合在一起捣成末来下饭,那感觉熟悉而又陌生,毕竟好多年没吃到了~

这么一看,

贵阳山咔咔的美味还真是不少啊~

也勾起了不少童年趣事……

现在有一些虽然也能买来吃,

可是味道总是差着几分~

你还知道有哪些?

一起来聊聊~

编辑:大花花 责编:十三宅鱿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