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看民族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7月10日下午,齐鲁晚报“青岛上合峰会丝路文化”研学营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六里山小学的学生深入了解百年民族品牌的发展历程,看青岛啤酒走向世界,沿“一带一路”传递东方酒香。

想要了解青岛的啤酒文化,青岛啤酒博物馆不可不去。据介绍,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主要原料有大麦芽、大米、啤酒花和酵母。在博物馆内,学生亲眼见到了麦芽如何加工成啤酒,并亲口品尝。“原来这就是麦芽的味道,真好吃。”学生孙紫瑜说。

青岛啤酒为何能走向世界?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找到了答案。生产工艺流程区域展示了老建筑物、老设备及车间生产场景,生产流程中的每一个代表性部位都放置有投影设备,介绍青岛啤酒的生产流程及历史沿革。“早期的啤酒罐装和包装设备原来是这样的,我还从来没见过。“学生李世寿说。

为重现历史原貌,博物馆还原了啤酒加工车间,复制出实验室场景和工人加工啤酒的过程。“奥古特老爷爷在生产啤酒,然后突然向我泼酒,我的脸上居然湿了。“学生秦世康兴奋地说。

金色水龙头悬在空中,酒却源源不断地流出........在“天上来酒“展区,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有一个透明的管子隐藏在水柱中,给人造成了这样的错觉。”经过一番观察,学生刘源本找出了其中的答案。

动感单车乐游青岛;智力快车抢答问题; 数字博物馆科普知识………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快乐驿站区域,设置了多款带有青啤特色的小游戏,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青岛啤酒独特的品牌魅力。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的一处长廊中,对青岛啤酒出口的国家进行了详细介绍。“青岛啤酒出口到了美国、阿根廷、日本、丹麦、韩国等国家,我一共记住了十个。“学生周菁菁说。

走出青岛博物馆,六里山小学的学生来到迎宾馆,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迎宾馆内部布局典雅华贵,学生在游览中探索青岛的发展史。

本次“青岛上合峰会丝路文化”研学营共五天时间,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小记者们还将走进中国院子,理解上合峰会“和合”理念的文化之源;前往青岛港,看青岛如何成为“一带一路自贸驿站”;来到海尔集团,看民族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想了解后面的研学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