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各种贝类,文蛤、牡蛎、竹蛏、毛蚶……你都了解了吗,2/改

这是第二篇深度介绍贝类的图文,包括河里的以及海里的,主要叙述10种耳熟能详的河鲜、海鲜,以及有关近属几十种。

让我们从这张赏心悦目的日本漫画开始

正如前文所提到,关于贝类各地叫法非常混乱,而且积习甚深,各持己见,虽然也算是地方特色,但对沟通交流、学习研究,却是很大阻碍。

香港叫法,花蛤叫蚬、文蛤叫沙白……

也许对广大吃货来说,只要好吃就行了,管它那么多。

“我管你!”

但是,你既然喜欢她,却不知道她的名字……

另外,由于我喜欢用严谨的态度来写文章——比如这个名字是否公认?出自哪里?这张图片是否正确?源自何处?多方查证,反复对比;而且,我极度追求美感,但愿做到图文并茂,文字能朗朗上口,图片显得清晰悦目,利用各种修图软件,重新排版、美化、去印,以臻适合手机阅读;所以,我的写作速度很慢。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转发没问题,但改成自己的名字发表那就非常不好了!对于复制转载者,如果你能心存一点敬意,是不是应该标记出处?此文首发于头条号——MrZam的旅行故事。河蚬

蚬子有明显的环状纹(同心刻纹)

河蚬xiǎn,学名Corbicula fluminea,又名亚洲蚬、台湾蚬,俗称蚬、黄蚬、蝲là仔、蟟liáo仔、沙螺、沙喇lǎ、沙蜊等,英文叫Asian Clam或corbicula;是帘蛤目Venerida/花蚬科Cyrenidae/蚬属Corbicula的一种。

2016年,WoRMS把原来只有化石种的花蚬科与蚬科合并为花蚬科,而只有化石种的花蚬属归入蚬属。

各种蛤蜊对比一下

外形特点:壳长一般20mm,质地坚硬;两壳膨胀,呈圆底三角形;壳面粗糙,有明显环状纹;外表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内面瓷白色或带青紫色;韧带短,突出于壳外;铰齿发达,有3枚主齿。

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省的江河、湖泊、池田、沟渠,全球包括俄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均有出现。

map_of_Corbicula_fluminea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欧洲以至南美洲也开始发现亚洲蚬,这些河蚬迅速繁殖,改变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令人头疼……既然头疼,那有朝一日,前往美国旅行,捞捕河蚬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美国关于河蚬的入侵报告

河蚬生活在泥沙水底下,一般潜深2~5厘米,适宜水温9~32度,雌雄同体,3月龄便达性成熟,采捕以1-2年龄为佳。

有刻纹的贝类都不会潜底太深

河蚬还有很多亚种,比如黄沙蚬,简称沙蚬,其壳金黄,水质越好则贝壳越黄,广东、台湾等部分水域可见;新会、斗门就有一种黄沙蚬,俗称卜卜蚬,农历二月最好吃,旅游节目【美食大三通】20100608期曾前往专访,誉之为河里黄金;还有淤泥长的则叫泥蚬,贝壳乌黑。

沙蚬和泥蚬

河蚬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中沙蚬又比泥蚬更好吃,尤其是内壳紫色者,人称上品。

准确来说,河蚬是河鲜,并不是海鲜。(……这句话只是想搞笑一下,并不是侮辱你的智商,当然,也有人真的一开始并没意识到,例如我)

Tips:有实验称“铁钉+盐水”,能加快河蚬吐沙速度,而且吐得更多,甚至吐出不洁物!试过的同学欢迎评论留言。

注意!文章写着专家不建议鸟蛤

鸟蛤,学名Cardiidae,又名鸟尾蛤,俗称鸟贝,和蛤蜊一样,也是一个科,并且是鸟蛤总科唯一的一个科;旧属帘蛤目,今属鸟蛤目,因为鸟蛤总科与樱蛤总科已合并升级为鸟蛤目。

鸟尾蛤科有18属200多种,包括常见的滑顶薄壳鸟蛤、加州扁鸟蛤等,另外,有一种心鸟蛤,学名Corculum cardissa,台湾叫鸡心蛤,颜色粉嫩,形状如心,非常漂亮,相信没有一个女孩会不喜欢的,在菲律宾捡到的机会最大。

鸡心蛤Corculum cardissa

如果去纽西兰旅行,经过奥克兰海边,务必捕捞一种叫New Zealand Cockle的鸟蛤,味道据说妙不可言,但要注意捕捞数量,例如科罗曼德每人每天不得超过50只,曾有人捕捞了1万多只而被罚款3.4万元以及没收两辆汽车;其他贝类、鱼类等当地议会都有立法限制,具体可以查看https://www.mpi.govt.nz/,里面有一份《奥克兰消遣性捕鱼条例》,或我的百度网盘下载,文件是PDF格式,中文版。

纽西兰鸟蛤

鸟尾蛤得名原因有三种解释:

外壳形态恰似鸟尾;

贝足细长,顶端有锐角,犹如鸟嘴;

足部肌肉发达,能从海底飞跃起跳,像鸟一样。

中间像不像鸟嘴

滑顶薄壳鸟蛤,学名Fulvia mutica,又名日本鸟尾蛤,俗称紫鸟贝,日本叫鸟贝(トリガイ,torigai),英文叫Japanese egg cockle;是鸟蛤目Cardiida/鸟尾蛤科Cardiidae/薄壳鸟蛤属Fulvia的一种。

紫鸟贝

紫鸟贝

外形特点:壳长约50mm,壳顶突出并弯钩前倾,有45-50条放射肋,细小低平,壳表有一层黄色的薄壳皮,铰合部弱,有主齿2个,前后侧齿各1个,壳内面淡红色,贝足紫黑。

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省;常栖息在暖温带水深0-57米的内湾泥地。日本已有渔民建立养殖场,中国虽有单位试图养殖,但并不成功,原因是壳薄死亡率高。

map_of_Fulvia_mutica

加州扁鸟蛤,学名Keenocardium californiense(旧名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又名白令海鸟尾蛤,俗称黄鸟贝,日本叫蝦夷石荫贝(エゾイシカゲガイ,ezoishikagegai),或石垣贝;是鸟蛤目Cardiida/鸟尾蛤科Cardiidae/扁鸟蛤属Keenocardium的一种。中国国内最常见的鸟贝。

外壳特点:壳质较厚,有38-40条放射肋,其上无结节,表面有土黄色壳皮,并有环状同心刻纹,壳内面有相应放射肋的放射刻纹,内腹缘锯齿状,铰合部弓形,外韧带褐色,贝足颜色浅黄。

黄鸟贝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寒温带水域,从加利福尼亚到白令海峡、日本海以至南海,包括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中国等都有。

map of 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

紫鸟贝和黄鸟贝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不单止贝壳好认,贝身也是一眼就看出。

左图紫鸟贝,右图黄鸟贝

Tips:两种鸟蛤和北寄贝、马鹿贝有点相似,以贝壳、贝体和贝足作如下区分:

从左至右分别为:北寄贝-马鹿贝-黄鸟蛤-紫鸟蛤

其实,我觉得鸟蛤和毛蚶更为相似,但它们血缘相差非常远,一个是异齿亚纲下的鸟蛤目的鸟蛤科的xx属,另一个是翼型亚纲下的蚶蛤目的蚶蛤科的xx属,关系就好像是两个国家的不同省份的不同城市的不同镇……仔细看,异齿亚纲壳顶有齿,而翼型亚纲是没有的,这也是两个亚纲的区别之一。

毛蚶与鸟蛤

鸟蛤主要是吃它的贝足,常见做法是刺身、寿司,生贝足柔软可口,味道鲜甜,汆cuān烫过的贝足则轻薄爽脆,滋味难忘;当然,也可以碳烤,下图看起来也是挺好吃的。

寿司与碳烤

料理就不写了,这两种贝类估计旅行路上很少见到,有也应该是寿司店;就算去海边或者日本,也很难捞到——尽管鸟蛤生活在浅海,却是是十几米深的浅海。河蚌

河蚌,学名Unionidae,准确来说叫蚌科,俗称河歪、河蛤蜊、鸟贝等,英文叫Mussel;是异齿亚纲Helterodonta/蚌目Unionida里面最大的科。

蚌科全球有142属600多种,但由于淡水蚌类存在趋同演化的现象,致使依靠物种间型态特征作出的分类存在许多争议,中国常见的有10余种。

河蚌的构造

三角帆蚌,学名Hyriopsis cumingii(学名混乱,这里参考维基),俗称蚌、翼蚌、水蚌、江贝、劈蚌、河蚌、三角蚌、珍珠蚌等,越南叫蝶蚌,是蚌目Unionida/蚌科Unionidae/帆蚌属Hyriopsis的一种。

Hyriopsis cumingii

外形特点:长约200mm,壳大扁平,厚而坚硬,生长轮呈同心环状,外表黑褐色,后背缘有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里面白色,珠母层粉红色;绝大多数用来育珠。

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中大型江河,洞庭湖最为常见,一般视为中国特有物种,但越南也有发现。

map_of_Hyriopsis_cumingii

褶纹冠蚌,学名Cristaria plicata,俗称湖蚌、水壳、水蚌、大江贝、棉鞋蚌、鸡冠蚌等,是蚌目Unionida/蚌科Unionidae/冠蚌属Cristaria的一种。

Cristaria plicata

分布于俄罗斯、日本、越南以及中国各地,是中国常见蚌类;一般栖息于淡水湖泊、河流、沟渠以及池塘的泥沙底里。

map_of_Cristaria_plicata

背瘤丽蚌,学名Lamprotula leaii,俗称平壳、麻歪歪、麻皮蚌、猪耳壳,是蚌目Unionida/蚌科Unionidae/丽蚌属Lamprotula的一种。

Lamprotula leai

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沿海省份以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还有越南湄公河流域。

map_of_Lamprotula_leai

背角无齿蚌,学名Sinanodonta woodiana,俗称圆蚌、田蚌、菜蚌、河蚌、湖蚌、蚌壳、无齿蚌等,是蚌目Unionida/蚌科Unionidae/中华无齿蚌属Sinanodonta的一种,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Sinanodonta woodiana

上面所有蚌类,都是援引维基,EOL也有迹可考,而种类在WoRMS无法直接搜索到,只能通过蚌目再一层一层查看。http://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160333。

蚌肉可食,脆嫩可口,据说是筵席之佳肴,但我并不喜欢吃,这里只是顺便介绍;它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经济价值上,大多数地区主要是把它作为淡水育珠蚌。

佩戴的珍珠多数是河蚌生产的

Tips:蚌壳精舞是湖北一种民间传统舞蹈,传说古代有个小伙子穷得娶不了妻,但心地好,偶然放生一只大蚌,后来此蚌变成女子报恩,嫁为其妻。

二、蛎牡蛎

牡蛎,学名Ostreidae,正名牡蛎科,俗称生蚝、蛎黄、海蛎子,英文叫Oyster;根据WoRMS2010年分类,牡蛎目Ostreida仅有砗磲牡蛎科Gryphaeidae(又叫缘曲牡蛎科)和牡蛎科Ostreidae,但2018年又分成5个总科。

2010年分类

全球牡蛎约有18属100多种,多数可供食用,著名品种如太平洋蚝Pacific、大西洋蚝Atlantic、法国铜蚝Belon、熊本蚝Kumamoto、澳洲石蚝Sydney Rock等,法国铜蚝主要生产于贝隆河,所以又叫贝隆蚝。中国约有20种,常见的长牡蛎、褶牡蛎、近江牡蛎南北沿海均可见到,其中长牡蛎在广东、福建较多,而大连湾牡蛎则盛产于黄渤海。

常见品种

从外观上来看,生蚝通常有凹型蚝和扁平蚝两种,凹型蚝即日常见到的生蚝,外形不规则而且有明显凸起;扁平蚝像扇贝,贝隆生蚝即为其中的代表。在口感上,又分为铜蚝与石蚝,我们经常吃的是石蚝,口感清甜;铜蚝则带有浓重的金属味,比如法国铜蚝。

生蚝尺寸示意图

生蚝贝壳形状因种类而不同,但即便是同一种,由于附着的岩石形状不一样,也常常会有很大差异。生蚝开壳便可以吃,也就是说它的所有器官我们都吃,包括外套膜、闭壳肌、消化腺等等。

生蚝内部构造

生蚝1年左右性成熟,最长可以活到100岁;雌雄同体,但就算是异体也能随环境改变而转换性别,不过一岁以下的牡蛎,90%都是雄性,一岁以上的,则有80%是雌性。

太平洋牡蛎,学名Magallana gigas,旧名Crassostrea gigas,又名长牡蛎,俗称海蛎子、蚝白、青蚵kē、牡蛤、蛎蛤、硴huā等,日本叫真牡蛎(マガキ,magaki);旧属莺蛤目Pterioida/牡蛎科Ostreidae/巨牡蛎属Crassostrea,今为牡蛎目Ostreida/牡蛎科Ostreidae/(未有中文)Magallana属/的一种。

pacific-oyster

外形特点:壳长一般100mm,最大可达200mm,外壳瘦长,呈灰白色或蓝灰色,通常有深紫色斑点,左侧阀门有6至7条粗肋,右侧扁平或稍微突起。

由于长牡蛎对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所以被广泛养殖,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牡蛎品种,中国和日本的产量更是数一数二。

map of Magallana gigas

2013年,有研究调查了广西北部湾沿海的野生牡蛎,统计有下面这7种占比较多的品种。

褶牡蛎,学名Alectryonella plicatula,旧名Ostrea plicatula

猫爪牡蛎,学名Talonostrea talonata

多刺牡蛎,学名Saccostrea echinata

熊本牡蛎,学名Magallana sikamea,旧名Crassostrea sikamea

近江牡蛎,学名Magallana ariakensis,旧名Crassostrea ariakensis

葡萄牙牡蛎,学名Magallana angulata,旧名Crassostrea angulata

香港巨牡蛎,学名Magallana hongkongensis,旧名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ABC后面的字母是双名法头个单词的缩写

牡蛎有生食和熟食两种,生食在法国、美国、澳洲以及越南比较常见,一般佐以柠檬汁、辣汁或鸡尾酒酱汁等;熟食则见于中国包括台湾省以及日本、韩国等,通常是烧烤、煮汤、酥炸。

生食or熟食

据说欧洲生蚝5至8月不宜生食,因为这个时间段是牡蛎的繁殖季节,肉质较差,但其实,生蚝现在主要是养殖,不是野生的,根本无所谓。很多人都觉得生食不错,【美食大三通】里,有几集詹姆士和小乔在广西、珠海生食牡蛎的情景就让我大流口水,但潜意识里我真不敢生食,可能是即捞即食才行吧……

看起来是很美味

百度百科说电白有一种特色做法,叫蚝炸,是绝无仅有的美味,但其实和厦门的海蛎煎很相似,香港叫煎蠔饼,潮汕叫蚝洛,英语一般译作Oyster Omelette。以前经过潮州、厦门旅行时,有幸吃过几次,觉得非常美味,而自己做起来就非常难吃……

蚝洛

另外有一种岩石细蚝,细细的,布满于海滩礁石上,据说也是生蚝,但因为野生而个子比较小。在海南旅行时,经常见到妇人前往敲取,告之吾极为美味,但未为细考。

野生细蚝

Tips:如何开生蚝?

计划料理:烤生蚝(最主要是制作蒜蓉)

至于牡蛎的其他作用,例如调制蚝油、烧灰砌墙、生产珍珠等,这里就不细表。扇贝

扇贝,学名Pectinidae,也是一个科,叫海扇蛤科,俗称海扇、圆贝等,英文叫Fan Scallops;旧属莺蛤目,今属海扇蛤目,约有50属(包括亚属)400余种,中国有45种,其中北方的虾夷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以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经济品种。

扇贝繁殖数据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全部为海产。除少数种类,多数栖息于低潮带至数百米左右的浅海,附着在岩石或沙质海底。

会用贝壳开合排水前进,速度达到每秒50厘米,也就是说1米只需要2秒,所以,它也是海洋里唯一一种会大规模迁徙的贝类;不过,扇贝每次跑不远,最多五六米就会精疲力尽。

2秒1米

扇贝的贝壳不但是收藏品,也是很多名画的装饰品,尤其是海上的女神,经常就把她们画在扇贝上,最有名当属《维纳斯的诞生》。

中国常见的扇贝有:

栉孔扇贝,学名Azumapecten farreri,EOL、维基、百度仍旧沿用Chlamys Farreri,俗称干贝蛤、海扇,台湾叫法耳海扇蛤,是海扇蛤目Pectinida/海扇蛤科Pectinidae/Azumapecten属的一种。

外形特点:一般壳长70mm,壳面有大小不等的放射肋,肋上有突起小鳞片;两壳橙红色,上壳颜色较深;内壳面白色。

栉孔扇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水深10-30m的岩礁或有沙砾的硬质海底,以足丝附着其上,右壳在下。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水温超过25℃则生长受到抑制,4℃以下贝壳几乎不能生长。

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是主要生产地。

华贵栉孔扇贝,学名Mimachlamys crassicostata,异名Chlamys nobilis,又名绯扇贝、虹色贝,台湾叫高贵海扇蛤;是海扇蛤目Pectinida/海扇蛤科Pectinidae/Mimachlamys属的一种。

外形特点:壳长100mm左右,约有21至23条放射肋,肋上有密集的鳞片突起,外形和栉孔扇贝一样,但富有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斑斓色彩,因颜色鲜艳而得名绯扇贝。

贝壳交易市场上,此种扇贝以柠檬黄为首选,深紫色次之。

主要分布于南海周边、中国、韩国、日本,常栖息在百米左右浅海底,水深20米密度最大。

海湾扇贝,学名Argopecten irradians,又叫美国海扇蛤、大西洋内湾扇贝;是海扇蛤目Pectinida/海扇蛤科Pectinidae/海湾扇贝属Argopecten的一种,旧属女王扇贝属。

外形特点:壳长约55到60mm,两面呈对称扇形,放射肋大约13-22条,颜色多灰色、褐色或棕色,有时会有红色或橙色。

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国已引入养殖,多数分布在海面下3-10米处,耐温范围-1-31℃,耐盐范围16‰-43‰,环境不好时,能自切足丝用两壳开闭击水快速移动,一次击水可跃进1-2米。

虾夷盘扇贝,学名Mizuhopecten yessoensis,旧名Patinopecten yessoensis,俗称虾夷扇贝、夏夷贝,日本叫帆立贝(ホタテガイ,hotategai);是海扇蛤目Pectinida/海扇蛤科Pectinidae/Mizuhopecten属的一种。

外形特点:个头可以长到成年人手掌一样大小,左壳稍平,呈紫褐色,右壳比较突出,呈黄白色,壳表有15-20条放射肋,两侧壳耳有足丝孔。

虾夷扇贝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的贝类,1次产卵可达1000万-3000万粒。

原产于日本北海道、俄罗斯千岛群岛,虾夷是北海道的旧称,故叫虾夷扇贝,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都有生产;中国主要在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养殖,常栖息在潮下带水深6-80米砂粒质内湾。

map_of_Patinopecten_yessoensis

獐子岛集团将虾夷幼贝直接撒播在20-50米深的海底,任其野生野长,结果扇贝跑了几次,颗粒无收,造成股价大跌,也算是笑话。

“虽然我野生很好吃,但我会跑你不知道吗?哈哈”

亚洲日月蛤,学名Amusium pleuronectes,也叫亚洲日月贝,是海扇蛤目Pectinida/海扇蛤科Pectinidae/日月蛏属Amusium的一种。

另有三种同名亚种:

长肋日月贝,学名Amusium pleuronectes pleuronectes

南沙长肋日月贝,学名Amusium pleuronectes nanshaensis

澳大利亚长肋日月贝,学名Amusium pleuronectes australiae

其中,长肋日月贝台湾又叫亚洲日月蛤,香港叫日月鱼,英文叫Asian Moon Scallop;但WoRMS认为这些亚种其实都是原来物种的异名。

外形特点:壳圆扇形,质薄易碎;上壳红褐色,有一圈圈的细轮纹;下壳黄白色,两壳内面有30至35条放射肋,白色,周缘浅黄色。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马来西亚、琉球群岛、台湾海峡以及韩国、日本,中国也经常见到,栖息于5-32米浅海沙底。

map_of_Amusium_pleuronectes

扇贝主要是吃它的闭壳肌,也就是贝柱,其它像生殖腺、中肠线、外套膜等一般不吃,但烧烤就无所谓了。

扇贝内部器官一览图

由于贝柱很大,可以拿来煎,但要注意,不能炒,因为贝柱一炒会缩水,慢慢煎才能带出它的无限风味,特别是加上黄油。

闭壳肌干制后就是有名的干贝,海味八珍之一,有的地方又叫珧柱或瑶柱,和江珧贝柱一样的名字,非常乱。

这是很少见的特大贝柱

Tips:海味八珍各朝各代并不一样,现代一般是指燕窝、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

计划料理:烧烤扇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