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笊篱离我们的生活远去了

笊篱的读法很怪。小时候听大人中有人错读“爪离”,正确读音“笊”老让我认为是另一个字“罩”。

罩的本义是捕鱼器,凡“四”字当头的字多数都与捕鱼有关。笊篱读音的困惑折磨了我很久。

记忆中最早的笊篱确实是竹编的,细竹篾在粗骨架上将其编成蛛网状,把是木头的,使用的油光锃亮的,主要功能是捞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的节庆必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当然就少不了笊篱。

把煮熟的饺子捞出来很有快乐。

小时候母亲煮饺子时我在一旁等待,直到母亲说可以捞了,我就迫不及待地下笊篱将饺子捞入盘中。

最后一笊篱必须在没有饺子的锅底游走一通,确定无误后再将笊篱磕打一下,然后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

后来有一天母亲买回一把铁丝编的笊篱,亮晶晶的一副土豪的模样。

两把笊篱挂在一起,竹笊篱显得窝囊:色暗架松,一副人老珠黄的模样。那铁丝编的笊篱严格说是不锈钢丝的,精神抖擞地有些挑衅。

自打铁笊篱进家,竹笊篱就没人用了,时间一久也不知哪里去了。

再后来,厨房里多了个大漏勺,铝制的,与笊篱一般大,布满黄豆大的眼,捞饺子显得庄重,但不如笊篱利索,笊篱捞饺子手起汤尽,漏勺则沥沥啦啦地拖泥带水,捞出的饺子如不赶紧吃,一会儿就坨了。

我还用漏勺㧟过汤,反复多次,动作麻利,一会儿也能㧟上小半碗,而笊篱断然是不能的。

如今居家厨房大部分居然没有笊篱了,只有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大漏勺。

笊篱离我们的生活远去了,有一句俏皮的歇后语也随之离我们远去了,“吃铁丝拉笊篱——肚里编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