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年节:传统养生习俗知多少?

十月秋高气爽,九九重阳节又来临。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其意源于《易经》,在《易经》中“六”属阴数,“九”属阳数,九月九日即重阳之日。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故深受人们喜爱,自唐朝以来便是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到了1989年,重阳节又被定为老年节,重新被人们赋予了尊老爱老、养生健体的时代意义。

重阳节的养生意义

重阳节的传统活动,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庆贺节日、团聚亲友的方式,还有着重要的养生意义。

因为重阳节后,气候逐渐转凉,人体的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衰退,生理功能趋于平静,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甚至诱发疾病。

“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我国著名唐代的大医家、养生家孙思邈十分提倡这些活动,其在《千金方·月令》中如是说。

节日习俗里的养生智慧

1、登高望远:生命在运动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最流行的节日习俗。天高气爽,登高不仅能陶冶性情,而且古人早已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所以鼓励人们多走出户外,活动筋骨。

登高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醒脑益智,强筋壮骨,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大有益处。

2、菊花与茱萸:祛邪提神

重阳节插茱萸和簪菊花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从大诗人王维耳熟能详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可知道。

古人插茱萸和簪菊花是为了辟邪求吉,其实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为吴茱萸和菊花都是中药,气味芳香,具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功效。

所以,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3、饮菊花酒:强身延年

重阳节是秋菊盛开的季节,饮菊花酒也成为了传统的习俗之一。除了随身祛邪提神的作用外,以菊花酿造的菊花酒更具养生功效。

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酿制成菊花酒,可增加活血化瘀之功,能强身延年,古书记载“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4、吃羊肉:补虚防寒

羊肉的好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过:“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在北方许多地区乃至塞北,重阳节吃羊肉也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不仅因为“羊”与“阳”音同意好,而且此时羊肥肉鲜,正好趁机进补,以更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即将来临的寒冬。

5、郊游散心:乐观“莫悲秋”

与三月初三日“踏春”郊游一样,重阳也是人们外出郊游的一个重要时节。或登高、或赏菊、或放风筝,各有其乐。

秋后渐冷,日照减少,花木凋零,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垂暮之感,导致“自古逢秋悲寂寥”忧郁情绪。而重阳郊游正好能帮助人们宣泄心中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心态。

编辑:许立影 沈燕华 责编:游 萍 监制:廖建房

文化舞起来 体育动起来

广电响起来 产业壮起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