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闽清糟菜究竟是哪里的?

糟菜是咱们闽清三宝之一,不仅是日常餐桌上不可少的佳肴,也是外地人来闽清必带的伴手礼。

可做糟菜的地方多了去,为什么就咱们闽清的特别出名呢?

这里面的学问,看了你才知道!

名扬海内外的闽清糟菜,酸甜可口,味道鲜美,清香扑鼻,开胃开脾。

它特别适合作为早餐佐菜,同时它还是炖排骨、肉骨汤、鱼汤的上等佐料,尤其是用糟菜烧煮的上排汤,味道更是鲜美。

在闽清,最正宗的闽清糟菜是梅城镇洋桃村人手工制作的。

糟菜的原材料洋桃村人叫瓜菜(芥菜),瓜菜有两个品种:一种个头不高,枝秆叶都较嫩,这是专门作为蔬菜现吃的;另一种是枝秆叶较粗,个头很高,吃起来不太可口,但是经得住晒,因此特别适合制作糟菜。

制作糟菜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从瓜菜的晒干程度、酒糟的选择和盐巴比例的搭配,再到把酒糟和按一定比例盐巴搅拌好的混合物抹到晒干后的瓜菜干上,甚至连怎么绑成一捆一捆,都是很讲究的。

而且要制作上等的糟菜,这仅仅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下面繁杂的工序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怎么把绑成捆的瓜菜放进干水缸里,层层叠好,直至最后封口。封好后还要把水缸倒过来放进木灰里,大约要经历六七个月后,水缸里的瓜菜才会变成糟菜。

木灰最好是从灶台里直接泻出来,这种灰对制作上等糟菜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种灰特别能吸收水分。如果木灰不能达到吸收水分的目的,那么,制作出来的糟菜就会变成烂叽叽的,严重影响糟菜的质量。

吃了这么久糟菜,你知道闽清糟菜的来历吗?

闽清六都附近白岩山,山高林密,沟深洞多,三五十里方圆古木参天,荫翳蔽日,野兽多,猴子也多。庄稼菜园常受糟蹋,人畜不得安宁。

农家为防兽驱兽,人人都会打猎捕兽,自制扒拨箭、绊兽索、张猫机等诱捕野兽。

一天,有个农民在菜园中安张猫机,本来想逮野猫山兔,谁想把猴子套上了。猴子吱吱乱叫,当农民赶到时猴子已挣脱逃跑。猴子见人赶来,便起报复心。

当天晚上招来群猴,把这菜园的萝卜、芥菜拔个精光。一时吃不完,就放在悬崖顶上晾晒,晒干后,用带咸酸味的树汁和泥搓软,腌藏在砍断的毛竹里,表面用黄泥封紧,乱草遮密。

不久,毛竹里的腌菜被人家发现了,人们尝到别有风味的“酸甜菜”,赞不绝口。这事传开了,大家深受启发,加工出更香甜可口的腌菜:将鲜嫩芥菜晒干,用酒糟和食盐抹菜搓软装入瓮中挤压紧密,再用黄土密封瓮口,再将瓮翻倒扣盖在草木灰上,半年后取出,就是芳香扑鼻、脍炙人口的腌菜了。

因主要用红糟腌,故俗称“糟菜”。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