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黄芪,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营养师却说:这种人不宜吃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认为“黄芪是补药,补药无害,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滥用乱服同样也可导致毒副作用。如果没有气虚之证,特别是肺脾气虚之证,滥用黄芪有时无益反而有害。

哪些人不适合用黄芪

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能。主要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或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或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或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或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

黄芪性味甘温,功偏温补阳气,易于助火。故阴虚阳亢、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仍盛者,以及平素火旺多怒而肝气不和者,脑血管意外出血尚未停止者,均不宜服用。以下这些具体症状出现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黄芪:

①当人体出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舌红而干或舌头痛等,中医称为“阴虚阳亢”者;

②或出现感冒发热,或面红气粗、咳嗽痰多并气喘、胸部闷满;或身上有痞块硬块肿胀、腹痛按之更加痛的;或便秘、小便深红、舌苔厚腻或白腻或黄腻等,中医称为“表实邪盛”“气滞湿阻”“湿热”者。

③或出现发热口渴、皮肤有紫癜或紫斑、牙龈出血、衄血、血色鲜红、大便发黑、舌红苔黄等中医称为“热毒炽盛”者。

④或有消化不良,或肚子吃坏了等中医称为“食积停滞”者。

⑤或身上刚发脓疱疮或脓疮溃烂,并发热或局部红肿发烫等情况时,应用黄芪一般都会出现毒副作用,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绝对禁用。

因为黄芪味甘、微温,阴虚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即不是补到自己身体上而是补到邪气上去了),使病情更加严重。

使用黄芪的注意事项

本品无论是用于治疗疾病,还是保健强身,延缓衰老,凡服用黄芪都必需注意:

1.首先要药证相合,即服用黄芪要与自己的体质或目前的病证性质相吻合。上述所提及的不宜使用黄芪的患者,就应该避免服用黄芪。

2.妇女在妊娠晚期也应慎用,以免误用而酿成难产之弊。

3.服用黄芪的剂量大小要注意合理,黄芪的常规用量是9-30克。临床上用于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变时,服用剂量可大些,在医师指导下每天剂量可用30克左右甚至更大;而用于强身保健,延缓衰老,则剂量宜小不宜大。大剂量的服用黄芪会引起不良反应。轻则出现胸满气闷,不思饮食,重则会引起呕吐,甚至损伤机体等不良反应,故即使是被誉为“补药之长”的黄芪,也不提倡大剂量长期服用。

4.由于服用黄芪容易塞中滞气,故在服用之际,可适当配伍陈皮等理气药,以防止影响食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