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国菜被曝有助于商业取得成功:共享中国菜肴可促进合作

据Technology Networks12月12日报道,商业洽谈时,与合作伙伴坐在一起吃中国菜会使得谈判更容易取得成功。

众所周知,歪果仁们用餐时习惯于分餐制:每个人端自己的盘子,盘子里装的啥就吃啥,只食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餐桌上基本不存在菜肴共享。所以歪果仁们吃中餐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他们同样习惯于每人端起一个盘子——即每个人只吃一道菜,哪怕端到一盘偏咸的回锅肉,也要一个人埋头苦干把菜吃完。

据了解,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有共享菜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吃饭的场景——大家可以随意夹取桌子上的菜肴,不必拘泥于吃多吃少,吃什么或者不吃什么。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商业洽谈时共享桌子上的菜肴,那他们会合作得更好,达成交易的速度也会更快。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共享菜肴,共享思想:从共享菜肴来促进合作。”

对此,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Ayelet Fishbach 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Kaitlin Woolley在即将出版的《心理科学》杂志上提出疑问:用餐的方式会影响合作吗?

为了找出答案,他们让一群相互陌生的人在实验室里进行协商实验。这群人需要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共享薯条和洋葱辣酱,他们其中一半的人会收到一份薯条和辣酱,而其他人只有一个空碗。

接下来是协商过程,与会者两人一组,其中随机分配一人作为管理层,另一人作为工会代表。他们的目标是为工会争取一个不错的工资。如果谈判进行到第三轮还没达成协议,那么工会代表就要拿出工会罢工的筹码。罢工对双方来说都是损失惨重的,所以这会促使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实验表明,共享食物的团队平均需要九天时间来达成协议,这比单独用餐的团队少了四天时间。如果将这种差异转化为显著的财富价值,那么共享食物的团队为双方节省了150万美元的损失。

Woolley和Fishbach还做了一组对比实验。他们同样把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成员是朋友,而另一个组是陌生人。结果发现,朋友组达成谈判协议的速度比陌生人组快,但是共享菜肴对这两组的速度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谈判阶段,一个人与合作对象共享菜肴的状态——是不争不抢还是分毫不让,都预示着他们合作的感觉。

Fishbach表示,虽然现在的技术允许人们远程开会,但是共享菜肴还是有价值的。Fishbach说:“基本上,你独自吃的每顿饭都是对与别人交流的机会的错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