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补虚的名贵药材,冬天煲汤受欢迎,农村老人才认识

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在结婚生产过后往往换上了气血两虚的病症,针对这种常见的病症最适合的调理方式就是通过服用中药的方式慢慢进行调理,而治疗气虚最常使用的两味中草药是黄芪和人参,黄芪和人参在补气方面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参适用于补元气,常常用于急性休克、虚脱等症状。比如说一个人收了很严重的伤,大伤元气,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人参进补,而黄芪在于补虚,徐徐图之起到固表的作用。

很多女性朋友一到冬天就容易感冒,抵抗力弱、平时提不起精神、说话有气无力,都是气虚引起的,这种情况采用黄芪滋补更为合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药膳代替药物,更受欢迎,所以黄芪在食疗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冬季真是进补的时节,炖菜煲汤都可以适当的放一些黄芪,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用少量黄芪泡水。

中药名方中赫赫有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以黄芪为主要选药。黄芪除了补气固表的作用外,还非常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对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 等常见疾病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黄芪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大概有半米左右的高度。黄芪的叶子非常可爱,叶子呈现支状,一支上会生长出将近20片的小叶子,小叶子的形状像卵一样,叶子下面有的会有白色的软毛。黄芪开的花呈现串状,花型为铜钟形态,每年6月份开始开花,花期通常为两个月,花期过后陆续结果。秋季十月份左右可以取根,黄芪的根部挖取后,经过去须,晾晒风干后即可入药。通常我们食用的黄芪都是切成片状的成品。

黄芪作为一味名贵的中药,在我国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史,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属于耐寒耐旱性植物,不过由于长期的大量挖采,野生黄芪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甚至于有濒临绝种的趋势,使得黄芪这味中草药变得更加的弥足珍贵。国家已经确定将黄芪列为渐危物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即便在野外见到黄芪,恐怕年轻人也不会认识了,只有一些熟悉农村作物的老人才有可能认得这味珍贵的草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