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这些华人家长常说的话,正在毁了你的孩子

日期: 来源:辛上邪收集编辑:王立

有人说,世界上最容易上岗的工作是做父母。因为不需要资格证。所以也有人说,孩子不要怪怨父母做得不好,因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

这话说得没错。但做父母的要有自知之明,既然是第一次做父母,就算第二次、第三次做,也不见得全部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是对的!这个理念一定要有。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经常有作父母的读者和我说,他们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兢兢业业地养育了孩子,花钱、出力、苦口婆心,但是孩子还是教不好,与家庭关系不好,有些孩子甚至做出令父母很不满意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建议他们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更重要。观念决定行为。选择对了观念,才能有好的行为,继而有好的结果。真的是选择重于努力。

因此,我们说,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观念的修正。家长具备了良好的教育观念,孩子方可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和人打交道、相处时,看到比我们好的、优秀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见到有些不怎么样的表现,我们要反省,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些不足。教育观念也一样。

那么,中国父母中有哪些教育观念有欠缺呢?

最突出的是“家长作风”,一言堂。家长有绝对权威,孩子们必须服从。有些家庭更甚,父亲或母亲有绝对权威,妻子或丈夫和孩子必须服从。

相应的,父母操心非常多。对比西方父母,许多中国父母操心、付出得太多太多。为孩子事无巨细地操心、考虑、规划、代办,唯恐孩子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好吃的留给孩子,钱留给孩子花,父母老了还要再替孩子带孩子,省得孩子辛苦。

与之相反的是完全不操心。有些父母生了孩子,恨不得孩子自己长大。有钱的,猛砸钱,喜欢送寄宿学校或者找保姆全天候照顾,自己则忙于事业或者享受。有的没钱的,又扔下孩子去挣钱。认为给孩子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就是爱孩子。

其他的常见于国内父母的错误观念还有比较的观念及怕人笑话的观念。

比较的观念。不仅自己喜欢和他人比,更喜欢拿孩子去比。对成功的界定是衣锦还乡,出人头地,更胜一筹。对失败的定义是,不如别人。平时对孩子最常用的批评是,你怎么还不如谁谁谁;最常用的激励是,你一定要比谁谁谁强,或者,超过谁谁谁。

怕人笑话。多少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指导原则是,“别这样,小心让人笑话”;或者“你这样,别人会怎么说你”;或者“穿这件衣服才像样子,省得别人笑话”等等。仿佛人生的终极理想和目标是不让人笑话;让人笑话了就是大错误。

忠言逆耳。一些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话都是横着出来的,满满的否定。有些人可能觉得亲人之间不需要客套,有些人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感,有些人可能根本不懂得如何好好说话。在许多原因的促动下,我们经常见到父母和孩子说话是吼的、呛茬儿的、有的还带着三字经出来。

极端赞美教育。与忠言逆耳截然相反的,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能批评,批评了就挫伤了孩子的感情、积极性,给心灵带来了伤害,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所以凡事都夸,孩子凡事都是对,最棒的、最聪明、最好的这些词不离口。

护犊子。极端赞美教育的物质体现是护犊子。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受制,自己的孩子总是对的,错都是别人的。孩子学走路时,碰着了门,家长就去打门替宝宝出气。孩子上学了和同学闹意见,家长能闹到学校去打同学。

我都是为你好。常开玩笑的一句话是,有一种冷叫我妈认为我冷。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冷热、饥饱体贴入微,生怕孩子不懂。对成年孩子的人生大事,比如选什么大学专业、找什么工作、是否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找对象结婚、性取向等等都会干涉。理由只有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学习以外的都是浪费时间。过去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是诸事皆无用,唯有分数重。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家长对分数看得太重,孩子们的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变得不重要了。随之而来的是学不完的习,作不完的题。

急于求成。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说得非常透彻。许多家长没有耐心,和孩子说一遍就希望孩子记住,今天提了要求明天就希望达到,恨不得孩子都是速成,速生速长,什么都着急。等孩子读大学毕业了,又催着结婚、生孩子。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节奏,也不在乎生活过程中的享受。只求结果。可惜的是,结果等来了,人的一生也要过完了。一辈子中主要回忆是焦虑。自己焦虑,也把这种焦虑带给孩子,让他们的人生继续着急。

还有一些误区在这里先不列举了。学习新观念、修正旧观念不止是为了教育好孩子,也是自身的完善和成长。须知,人生是一场修行。

本文插图由菲姐提供,普林斯顿大学。

好文章怎能独享?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作者简介:

王立博士,弃商从文后定居加拿大专职写作。关注教育、认知成长。在喜马拉雅开设专辑“在加拿大,有所思”。已出版多部著作、译作,发布文章近千篇,举办分享讲座百余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辛上邪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公号读者群▲


相关阅读

  • 孩子大脑健不健康,看这一点就够了

  • 文丨毛妈Carol每次说起孩子,大家都很想要吐槽的一点就是,话也太多了。我去厕所要跟在门口说,吃饭的时候也要说,睡觉前也要说。不知道这么点大的小孩,哪里来那么多话的?但是脑科学
  • 猫哥也在看 | 佩洛西之行,暴露美国6个内幕

  •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口 述:翟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副院长编 辑:余心丰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01 美帝国的本质是“杠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图
  • 碧桂园的三四线故事,越来越不好讲了

  • 最近碧桂园的股价坐上了“过山车”。2022年11月24日,碧桂园宣布与邮储银行达成合作,后者将为前者提供不超过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受此消息影响,24日下午,碧桂园股价一路上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这些华人家长常说的话,正在毁了你的孩子

  • 有人说,世界上最容易上岗的工作是做父母。因为不需要资格证。所以也有人说,孩子不要怪怨父母做得不好,因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这话说得没错。但做父母的要有自知之
  • 纽约太阳报: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 1897年,家住纽约曼哈顿的8岁女孩弗吉尼娅·欧汉伦给《纽约太阳报》写了一封信。亲爱的编辑:我现在8岁。我的小朋友们说,圣诞老人不是真的。爸爸说:“如果你看《太阳报》也这么说
  • 单选vs多选?成熟的设计师都要知道!

  • 前几天又重新拜读了尼尔森(Jakob Nielsen)关于单选与复选的文章《Checkbox vs. Radio Buttons》,虽说经典,但2004年的文章距离现在已有18年,有些原则在今天已经不够用了,有些甚至
  • 新栏目|They want U!

  • 虽然近期行业似乎在持续下行,但还是经常能看到一些招聘无人问津,想着说或许粉丝朋友们正需要这些信息却无从获知,而招聘方也正缺人,秉持着“网络一线牵”的美好向往,以后会不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