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涌金楼丨欧美银行连环暴雷 哪里出问题了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刘起贵 记者 朱承 整理


近日,以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为代表的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事件频发,引发了全球市场对全球金融风险蔓延的关注和担忧。

此次欧美金融业风险集中爆发的原因何在?是否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吗?涌金君邀请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刘起贵登楼,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涌金君:欧美银行业本次流动性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刘起贵:先说内因——高杠杆与“畸形”的资产结构。

众所周知,银行天生就是高杠杆的行业。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普遍在90%以上。客观的说,高杠杆可以提升商业银行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但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

比如硅谷银行,资产负债率约为92.70%,其2118亿美元的资产中,股东权益仅有160亿,2022财年的净利润为15亿美元。由此可见,资产端即便只增加1%的不良,即吞噬企业全部的净利润,而8%的不良率则会吞噬掉该行全部的股东权益。

我们再透析瑞信银行最新的财报数据,其资产负债率为94.67%,显著高于全球主流商业银行约91%的水平。如果说瑞士信贷流动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过高的杠杆,硅谷银行则更多与其畸形的资产结构相关。

近年,在欧美低利率环境的催化下,商业银行将越来越多的资产配置于债券等证券投资资产,而贷款比例则逐渐降低。在低息环境下,债券投资确实有助于银行获取更高的利率,但是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资产价值随着市场利率的升高而下跌,从而带来企业资产跌价的风险。

回看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2022财年,其贷款余额仅为736亿(34.75%),而同期投资产品余额则高达1201亿(56.70%)。瑞士信贷的贷款余额稍高,但也仅为49.71%。同期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比普遍在55%以上,投资资产占比仅在30%左右。

外因——加息。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了给市场注入流动性,其联邦基金利率长期维持在历史低位。

然而,低利率并不是万能的解药,长期持续下大幅推高了美元计价下的资产价格。以美国为例,其2021年和2022年的CPI分别为4.7%,8.6%,远高于约3%的长期均衡通胀率。

因此,美联储从2021年起开始大幅加息,以应对后疫情时代高企的通胀水平。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短短1年的时间,美联邦基金利率由0.25%上升至4.75%。

这种短期内大幅加息的结果,就是大幅抬高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对其资产中占比较高的金融类债券资产价格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冲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瑞信银行大楼,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涌金君:会像2008年那样,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吗?

刘起贵: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比,本次欧美银行业暴雷至少有两点不同——

第一,通胀环境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乃至欧美其他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较为温和。以美国为例,2005-2007年间,其通胀率处于3%左右的长期均衡水平。这使得美联储在2008年危机爆发后的超常规降息操作成为可能。

相比较而言,目前欧美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率仍居高不下,使得美联储几乎不可能通过降息释放流动性来化解当前的银行业流动性危机。

第二,影响对象不同。

2008年源自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爆发后,影响的对象主要是投资银行,对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冲击较小。本次欧美银行业危机则直接冲击了欧美主要的商业银行。

相比较而言,商业银行暴雷对金融体系的冲击更大、风险传染效应更强。如处理不当,更容易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由此可见,本次欧美银行业的危机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同时欧美央行所能利用的政策工具也较为有限。这也是本次事件爆发后,美联储、瑞士央行迅速介入,为相关银行注入流动性、防止风险扩散的主要原因。

涌金君:本次危机会影响中国吗?

刘起贵:先说结论。虽然本次事件来时汹涌,但短期内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带来负面冲击的概率较小。

股票市场的表现很有意思:事件爆发后,与欧美资本市场银行股大幅下挫不同,A股的主要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反而逆势走出了大涨行情。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创出了近年的新高。

这既与我国商业银行业长期的稳健经营、严格监管有关,也有我国长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功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3月7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迎来了重大改革,在原银保监会的基础上,新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表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本文也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金融业作为高杠杆行业,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长期的严监管之下稳健运行,但是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仍不容小觑。例如: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地产行业,近年暴雷风险越来越高。建议未来将负债率过高的实体企业纳入金融监管体系。P2P网贷行业发展失败的教训也说明了监管对于金融业的重要性。

其次,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改革应当缓行。

当前我国金融业仍实施分业经营的模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近年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分业经营在银行业风险隔离方面起到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仍需受到重视,混业经营改革应当慎行。

再次,应坚持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商业银行体系不放松。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欧美的银行业多为分散持股模式。大股东治理缺位,银行的决策受到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较大,往往一个决策失误就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蔓延。

基于监管对于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大型商业银行的国有控股地位,有助于监管层和银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降低监管成本。

最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基础上,应从杠杆比率和资产结构两个方面树立起防火墙。

一方面,严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可以比照地产行业的“三条红线”,强制杠杆过高的商业银行去杠杆;另一方面,坚持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不变,限制商业银行资产中投资类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


相关阅读

  • 未来已来,GPT-4怎么投?

  • 3月17日,两市股指早盘全线走高,沪指、深成指涨超1%,科创50指数大涨近3%,午后涨幅有所收窄。盘面上来看,ChatGPT概念股暴涨,芯片拉升,保险、证券、石油、建筑、煤炭、地产等板块均走
  • 银行倒闭为何反复出现?

  • “本文聚焦美国的监管成败与银行危机,过去20年,中国同样经历了金融监管的起伏转折,经验与教训数不胜数。”作者 | 夏春二战前,全球经济繁荣与危机交替上演,1913年成立的美国中央
  • 这种信用卡可能被清理?近20家银行发布通知

  •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自去年信用卡管理新规落地实施以来,银行清理睡眠卡的进程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已有近二十家银行发布睡眠卡清理通知,对长期未激活或未发生主动交易且当
  • 大涨已定

  • 省得你们说我标题党,我先承认了,标题是我瞎说的。但周五盘后确实有一个超预期的利好,也许能管个高开,日内怎么走那就不是我能判断的了。其中0.5个是央妈超预期降准,这个超预期不
  • 股神の瓜...

  • 周末新瓜,仅3月16日这天就有20多架私人飞机降落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机场,而当地唯一的大人物就是股神老人家。从飞行轨迹看,大部分是从硅谷方向过去的,所以吃瓜群众们纷纷猜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涌金楼丨欧美银行连环暴雷 哪里出问题了

  • 潮新闻 刘起贵 记者 朱承 整理近日,以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为代表的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事件频发,引发了全球市场对全球金融风险蔓延的关注和担忧。此次欧美金融业风险集中
  • 扬州专家到革命老区子洲义诊 健康送上门

  • “扬州医生来子洲为我们免费看病啦。” 2月下旬至3月初,31名陕北子洲籍腹股沟疝患者来到子洲中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子洲县由于地域气候因素影响,当地群众患尘肺、腹股沟疝
  • AIGC相关环节云计算回调,沪港深云计算跌近1%

  • 沪港深云计算(931470.CSI)2023年以来上涨超19%,与31个申万一级行业相比,排名第4,是科技领域今年重要的投资主题。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在建设数字中国和AIGC加速全球科技竞赛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