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特点与应对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作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单位,同时也是实体经济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第一道防线,保障银行业的稳定经营,规避各类经营风险,不仅是确保金融机构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力推手。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有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风控手段,积极开展风险预警,遏制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发展要求风险控制策略,保障经营安全。

主要挑战

(一)信用缺失诱发风险险情。中小型金融机构所面对的信用风险,以违约风险最为明显,主要集中在不良贷款方面。以某地级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此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客户群体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有些客户对还款义务并不明确,使其萌生恶意拖欠以及逃避还款的行为。另外,金融机构面对的信用风险中,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抵押物、伪造票据等手段开展恶意诈骗。

(二)内部问题滋生风险隐患。一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受成本效益原则限制,难以达到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完善环境。如某农村信用联社,自2016年以来连续亏损,管理层在设置内部结构时,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性和效益性,内控系统难以完善。二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受资金、人员、环境等限制,未按照《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起科学的银行计算机系统,即使有相关系统也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内部控制制度、流程缺乏科学化评估。调研某市12家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均未开展任何评估工作,内部流程无法得到完善,对一些潜在风险无法做出预判,降低了自身对于各类金融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职业水平易发风险事件。欠发达地区中小型金融机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且培训意识不到位,员工对于金融风险防控认识程度明显不足。从学历层次来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关键性的风险防控岗位也未配备专业人才,以某市7家农村信用社为例,本科以上学历仅占37.38%,对口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4.4%,且均未配备专业风险防控岗位人员。从教育培训来看,中小型金融机构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明显不足,风险防控培训更是少之又少,且无远程培训等先进培训模式。

应对策略

(一)完善风控体系,做好风险预警。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关乎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活跃地方市场环境,促进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做好各个关键节点的风险预警,通过压力测试等科学的方式,将风险预警工作做到实处。二是全面打造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风控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控管理制度,建立计算机风控管理系统,转变管理思维,将制度建设、系统建设与风险防控工作有效结合。三是制定细致可行的风控操作流程。根据不同业务种类,结合各项业务的基本情况细化风控操作流程,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切实可行。四是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信用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较大且最为直接,中小型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对相关业务开展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预警,减少风险事件的侵袭。

(二)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信贷业务。中小型金融机构需要正视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通过合理规范信贷业务遏制潜在风险。一是合理配置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金融机构的血液,为金融机构有效运转提供基础保障,提高自身资产质量,坚持审慎放贷原则,加大对不良资产的盘活力度是有效提高流动性资产的有效手段。二是紧跟国家政策方针。对贷款行业的甄别需要与我国政策方针和地方基本情况相契合,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三是严格实行贷款三查制度。规范信贷管理,除了执行贷前调查,注重风险准入等有关要求外,更应该高度重视贷款使用去向以及贷后管理工作,真正做好贷前、贷中、贷后不同阶段的把关。

(三)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工作能力对于中小型金融机构而言,规避金融风险基本条件是建设一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能力的工作团队。一是构建教育培训平台全面提升队伍水平。基于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培训条件和人员配置现状,要构建远程培训等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网络、手机等流媒体,将培训纳入日常工作,随时随地利用片段时间丰富业务知识。二是专岗专训。针对从事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开展风控培训工作,使其在具有风控思想的同时,掌握正确的风控手段,养成对风险的警惕性,具备应对风险的工作能力。三是建立风险防范考评体系。开展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风控考核,并纳入到日常考评体系,使员工主动参与到金融机构风控工作中。四是注重道德培养。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在思想上经得起考验,端正工作行为,规避道德风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