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下不起眼的小物件,竟然成了一门大生意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无论港剧还是美剧,都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桥段:男女角色在酒吧邂逅,想搭讪,就写句话递过去。如果距离比较远,一般是让酒吧侍应帮忙,如果距离比较近,比如同在吧台,就会自己推过去。在这个熟悉的桥段中,有个细节很容易被忽视——搭讪者用什么来写呢?如果场景变成餐厅,就会跟侍应要一张便签,如果是酒吧呢?角色们往往会就地取材,直接写在杯垫上。

有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小玩意儿,人们已经习惯了顺手取用,却很少刻意留心它的存在,甚至将之完全忽视,杯垫就是这样的存在,谁家里没几个杯垫呢?谁在餐厅、咖啡厅和酒吧里没见过杯垫呢?

杯垫的历史

现在通行的杯垫何时出现?主流观点认为它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酒吧。雏形是覆盖在啤酒杯上的一块布或一张纸,起初是为了防止有小虫子或异物落到酒水中。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将之垫在杯底的作用更大,于是便有厂家开始生产杯垫。1880年,德国一家印刷公司开发出一款由硬纸板材质制成的啤酒垫。

杯垫最初的功能是方便清洁吧台,毕竟木头吧台蘸上酒很容易变得黏黏糊糊,不利于清洁。

如今,杯垫在欧美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几乎所有酒吧、咖啡厅和餐厅都有自己的专属杯垫,其中不乏“知名货”,比如德国慕尼黑皇家啤酒馆的杯垫,配上啤酒杯,时常出现在镜头中。在海外旅行时,向店方索要看中的杯垫作为纪念,也是许多旅行者的习惯。目前,还有一个群体叫tegestologists,也就是杯垫收藏爱好者,他们会因为杯垫的美感、历史或社会意义而收藏,甚至还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职业,叫做“杯垫猎手”,专门帮杯垫收藏者完成心愿。

啤酒杯垫

在欧美酒吧里,杯垫除了像本文开头那样成为社交工具之外,还承载着许多功能。比如欧洲人在酒吧喝啤酒,往往都是一杯接一杯,肚量极大,临走时再一起买单。侍应怎么才知道你喝了多少杯?他们会在杯垫上做记号,一杯划一横,不同的酒会在横线钱注明缩写。还有一些酒吧就像回转寿司一样,每杯酒附一个杯垫,按杯垫买单即可。

杯垫在酒吧里盛行,但进入家庭却相当晚。直至20世纪中期,它才走入欧美国家的家庭生活中。不过也正是在进入家庭之后,杯垫才变得丰富多彩。最初多用软木和硬纸板制成的它,渐渐有了布、毛毡、藤编、塑料、金属、陶瓷、皮革和玻璃等多种材质。

中国杯垫的原型

在古代中国,杯垫倒是早已有之。当然,准确的名字是茶托或者盏托,也叫托子。“托”字本就有“承托器皿”之意,《演繁露·托子》中有“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的说法。在博物馆里,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盏托古董,有瓷质有金属制,还有漆器和琉璃等,都相当精美。

说盏托始于唐代,李匡义的《资暇集·茶托子》也是佐证,其中写道:“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腊环楪子之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

不过现代考古发掘告诉我们,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盏托的出现,唐代应该是风行期而非始创期。

文会图,可以看到盏托

在风雅的宋代,盏托的使用更广,也更精美,还会与茶具和茶叶搭配。比如《水浒传》就有“只见两个侍者捧出茶来,白雪锭器盏内,朱红托子,绝细好茶”的描述,以定窑白瓷茶盏与朱红漆器茶托搭配。《梦粱录》也记载:“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

如今很多人喜欢茶道,但有好的茶台、茶叶、茶壶和茶杯还不够,不少人就是在茶托问题上忽视了。

杯垫的基本作用和延伸作用

在现实中,杯垫的作用还真不小。它的摩擦力有助于防滑,还可保护桌子不被烫坏,是绝对的生活必需品。不过相比这些基本作用,它的延伸作用似乎更突出。以精美图案加上各种企业LOGO,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杯垫模样。

目前来看,塑料制的杯垫最为普遍,这是因为塑料杯垫更容易“凹造型”,各种卡通图案、企业LOGO,都可以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

传统的木制杯垫也不错,只是颜色较为单调。金属杯垫可以体现工业感,轧花杯垫更具艺术感,也是相当主流的选择。陶瓷杯垫和藤制杯垫各有特色,后者还特别物美价廉。磨砂玻璃杯垫的缺点在于很容易破碎,但绝对是文青最爱,无论颜色还是造型。比较奢侈的是真皮杯垫,同样皮质的还有再生皮杯垫、人造革杯垫和合成革杯垫,虽然防水性能一般,但胜在摩擦力强,也更具品质感。

慕尼黑奥运会纪念杯垫

将加有企业LOGO的杯垫作为活动礼品,其实早已有之。可以长期使用的特性,使得杯垫成为长久的宣传载体。比如英国有家独立书店,取名“B先生”书店。它因装修典雅而闻名,许多人慕名而来,边看书边喝咖啡。店主在杯垫上专门印制了改编自《傲慢与偏见》名句的宣传语:“凡是有钱的单身人士常会流连B先生书店”,这样的杯垫,一年也被顾客顺走不少个。

但如果仅仅将杯垫视为不值钱可以随便送的小玩意儿,显然是低估了它。比如星巴克,在猫爪杯被爆炒之后,杯垫也一度热卖,69元一个算不算杯垫界的天价?不过无论是樱花杯垫还是粉色彩虹杯垫,都确实特别吸粉。

类似的还有一些航空公司的杯垫,很多人坐飞机,都会忽视航空用品。其实现实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喜欢顶级航空公司的头等舱用品,即使不坐飞机,也会直接在网上购买同款,比如洗漱包之类,连杯垫都是他们的选择对象。电商平台也不含糊,会提供所有他们想要的航空用品。

不过杯垫的最大市场,还是在文创领域。

杯垫是文创热门素材

前几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特别走红,比如著名的“朕知道了”胶带,虽然售价40多元人民币,但仍然走俏。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多家本土和国际厂商合作,推出两千多种文创商品,其中就有“富春山居图”茶杯垫,以食品级硅胶制成,耐高温和低温,还不易沾染油污,也是网红产品。

欧美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更早,无论大英博物馆、卢浮宫、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还是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红文创产品,其中就少不了杯垫。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这两年大受好评。其中也有福禄寿吉祥杯垫,虽然售价数十元,但也能成为网红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创产品定义为具有传达意见、符合于生活方式的消费物品。在博物馆领域,文创产品的出现非常频繁,它以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为原型,吸收藏品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寻求市场认同。

早在1871年,秉着“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推动艺术通识教育”的宗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博物馆商店,但当时销售的便签、海报和书籍等,都不是真正的文创产品。

197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公司负责文物复制品或纪念品业务。它基于博物馆的典藏品,通过授权方式与制造商合作,制造出各种周边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转折始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的国家财政对博物馆的支持越来越少,博物馆维系运营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博物馆纪念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文创产品的开发就成为博物馆的重要选择。

中国博物馆的文创开发始于1996年的上海博物馆,起初专注于外宾礼品的高端路线,之后逐渐开始设计亲民的文创产品。如今大红大紫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则是在2000年后开始开发真正意义上的文创产品。

截至2017年,国内已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开发文创产品。201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年营业额达到15亿元。

商韵杯垫

杯垫是文创产品中最常出现的品种,比如中国文字博物馆曾有一款“商韵杯垫”,就是网红产品。潍坊博物馆将镇馆之宝——郑板桥的《峭壁兰图》印上杯垫,也曾大受好评。

不过,文创产品热度虽高,但同质化非常严重,无非是冰箱贴、杯垫和手机壳这几种。文化味道尚可,创意严重不足。从这一点来说,杯垫的空间还很大很大。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