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布局 消费金融正当风口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18日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李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金融开始走进大众生活。消费金融改变了传统消费习惯,大众消费潜力得到挖掘,贷款、信用卡、分期等超前消费方式越来越常见,“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已成为流行的消费理念。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领域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消费金融需求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各大持牌公司、上市公司、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等纷纷杀入,未来还将有更多拥有数据、流量、资金优势的企业入场,消费金融的场景争夺将更加白热化,行业进入全面洗牌期。

政策利好下监管趋严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在2013年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为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消费金融开始迅速发展。易观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专题研究2018》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狭义消费信贷(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61万亿元,占GDP的12.0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截至2017年末,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达到24.98亿元,占GDP的比例约为20.05%。可以看出,未来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自2009年8月开始,原银监会启动了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审批工作;2010年,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等4家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获准成立;2013年9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扩大到16个。随后,监管层开始逐步放开民间资本介入,取消营业地域限制,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扩容。截至2018年12月28日,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筹建或已开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银行主导或参股,也有不少由上市公司参与发起设立。

从大环境来看,目前我国消费信用体系不够健全,个人信用意识亟待提高,制约着行业的整体发展。在消费金融市场经历了几年迅猛增长的同时,一系列负面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消费金融行业不良率水平偏高,约为6%-7%,远高于银行不良资产率,资金流向管理混乱。一些小型甚至没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空转、套利等不合规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此外,用户多头借贷现象比较普遍,行业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再加上很多平台疏于监管,极易产生违约风险。2018年,监管层频频对消费金融公司开出罚单,共有5家持牌公司收到了7张罚单。

从近年来一系列消费金融相关政策的出台来看,监管层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持积极态度,尤其是2013年以来明显加大了支持力度。但从2017年开始,受到陆续显现的行业乱象和金融监管大环境的影响,政策持续收紧,监管力度加大。

2018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调要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这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随后,《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接连发布,意味着“消费”再一次被提升到国家高度,同时消费金融创新也受到鼓励,消费金融公司迎来新一轮的业务增长点。

金融科技赋能消费金融

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各个新兴领域的大趋势,消费金融也不例外。线上服务可以依据线下收集的用户行为偏好、消费习惯等数据,设计更贴近消费者本身的金融产品,优化风险识别和管控;而线下服务则借助线上的前沿技术和渠道优势,更充分地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金融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余额为9333亿元,环比增长137.79%,而2018年环比增幅预计将达到64.16%,互联网消费金融渗透率将达到4%,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因此,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以外,电商、P2P、互联网公司等也都纷纷进入消费金融市场,依托各自的技术优势展开布局,市场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尤其是一些掌握消费金融场景的金融科技企业,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运用在用户数据收集、风险管理、量化运营等消费金融的多个环节,竞争优势明显。

目前,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金融业务均已全面布局消费金融领域。2015年4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从此蚂蚁金服开始进军消费金融,随后相继推出了蚂蚁借呗、蚂蚁小贷、口碑贷等多个金融产品,覆盖小额现金借款、电商购物分期等多项业务;腾讯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试水也比较早,于2014年底牵头成立微众银行,之后陆续推出了微粒贷、微车贷、微装贷等微贷系产品,腾讯征信也为腾讯的消费金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京东则早在2014年2月就推出了京东白条,是当时中国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后来又在2016年上线首款现金借贷产品京东金条,目前京东白条已经走出京东体系,延伸到旅游、租房、装修、教育、汽车、婚庆等大众消费场景;百度金融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有钱花,依托百度流量生态,开发出针对各个场景的信贷产品,也切入了消费、教育、家装、医美等行业分期业务。

此外,2018年4月,出行领域巨头滴滴悄然上线现金贷产品滴水贷,正式入局消费金融领域;6月,今日头条与三家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针对头条用户的消费金融产品放心借;而美团更是在2017年就和招联金融合作,进军现金贷业务。可以预见,消费金融市场将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呈现出更多种多样的业态和模式。

融资渠道趋向多元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拓展融资渠道已经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迫切需求,不少消费金融平台开始陆续走向资本市场。

2018年6月,线上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维信金科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集款项净额11.9亿港元。然而正值港股“破发潮”时期,挂牌首日股价就跌破发行价,最大跌幅达4.4%,此后更是一路下跌,到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已从发行价20港元跌至6.7港元。

维信金科的三大主营业务包括信用卡余额代偿、消费信贷以及线上线下信贷业务,在当前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其主营业务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盈利能力也随之下滑。数据显示,维信金科近年来的净亏损额持续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3.03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0亿元,3年间亏损将近20亿元,2018年还会继续面临净亏损的局面。

此外,2018年7月,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8.76港元,总计发行约1.19亿股,总市值近104亿港元;9月,致力于卡贷业务和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小赢科技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9.5美元,共发行1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实际募资额1.045亿美元。

在融资方式上,银团贷款开始在消费金融业内兴起。银团贷款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2018年3月,捷信消费金融首单人民币银团贷款成功募集并完成全额提款,法国巴黎银行、汇丰银行作、东亚银行、南京银行等共同参与,成功筹组了超过7亿元的一年期银团借款;6月,招联消费金融宣布第二笔外资银团贷款提款全部落地,贷款总额度高达10.4亿元,共有国泰世华银行、开泰银行等12家外资行参贷;7月,中邮消费金融完成了其首单境内人民币银团贷款,贷款总额为5.2亿元,永丰银行、开泰银行、华美银行等参与完成;8月,兴业消费金融完成了9.33亿元银团贷款,参与的银团包括永丰银行、东亚银行、兴业银行等。

相比于银行、信托等传统融资方式,银团贷款的利率较低,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大额融资渠道,分散授信风险。但同时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大型集团客户、大型项目融资和大额流动资金融资,要求借款人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且被大多数银行所认可,贷款金额要足够大,期限也要足够长。随着消费金融行业对资金需求的持续增加,未来将有更多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团贷款进行融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