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合作,中小银行应当向聚焦、专业的服务中介转型

本文首发于2018年9月18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记者 贠天一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结构性存款大行、中小行分别新增143亿元、-716亿元。中小行的增量为年初以来首次转负,并拉动整体结构性存款出现负增长。

在此之前,中小银行经历过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2011-2016年,中小银行年均规模增速保持在20%以上。但2017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加码、防范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中小银行扩张速度放缓,资产负债扩张速度同比降幅过半。扩张减速后,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经营压力和挑战逐步显现。变革与转型成为了当前中小银行发展的关键。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应当向聚焦、专业的服务中介转型,可以聚焦在某一区域的区域化,也可以锁定在某一业务领域的专业化。”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重要补充

在我国,中小银行是指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以外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36.77%,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81%,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2.57%,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00%,其他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占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9.84%。


中研普华研究员屈应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完善和健全银行体系、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促进银行同业竞争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拥有较高的市场灵敏度,具有灵活的体制模式,能更快适应金融行业的变化。

然而,随着监管政策加码、防范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中小银行发展中隐藏的问题逐渐显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利率市场化迫使存贷利差收入空间变窄c人才制度不够完善,高端人才储蓄不足;发展程度严重失衡,受外力因素政策影响较大;在理财产品、盈利模式上,只具有单一的形式,没有产生较高的中间业务收入;在内部结构方面,缺乏完善性,政府的意愿,往往会对贷款造成影响;在市场定位上,存在着不恰当的问题,可能会进行盲目性的投资,没有形成较高的盈利能力等。”屈应辉说。

中小银行转型应该秉持四个原则

根据中国货币网对457家中小银行进行的数据统计,2017年这些中小银行营业收入下降了21%,平均每家银行的营业收入从26亿元下降到20亿元。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针对银行理财的监管日趋严格,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要求使得中小银行理财业务需要改变既有发展模式。转型已经不再是“选做题”,而是“必答题”。

当前,很多银行都在从传统“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成为提供支付、信贷、投行、咨询、风控等多种金融服务的综合“服务中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型方向并不适用于所有银行。

吴琦说:“从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是所有银行都应该遵循的,这是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也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价值银行的体现。但是,综合服务中介未必适合中小银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银行才能走向大而全,比如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往综合服务中介转型相比大型银行没有竞争优势。因此,中小银行更应当向聚焦、专业的服务中介转型,可以是聚焦在某一区域的区域化,也可以是某一业务领域的专业化。”

吴琦指出,中小银行的转型应该秉持4个原则。一是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这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更是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依靠;二是坚持风险管理的本质,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部门,风险管理的本质要求银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三是明确转型发展的方向,借鉴国内外先进同业的经验,结合经济金融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实际,明确转型方向和发展战略,并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动态调整;四是持续做深做精做透的努力,以聚焦、专业为导向,打造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助力中小银行发展

近年来,技术生态的演化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塑金融业生态的主要驱动力,中小银行转型中借力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非常关键。

屈应辉指出,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领域新蓝海,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驱动、以智能算法为工具的金融科技能够对中小银行产生深远的变革。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更为灵活,能更好地避免“尾大不掉”的问题,通过战略布局金融科技,积极植入科技基因,金融科技可助力中小银行实现弯道超车。

应用金融科技助力转型发展,根本是要推动金融业务与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吴琦指出,一是要提升金融科技的战略认知,强化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战略。二是基于金融科技的战略定位,对技术架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专业人才等做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加强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合理布局到各种金融服务场景中,实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并在基础上逐步推进业务和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打造轻型银行、智慧银行。三是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的优先位置,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崛起,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屈应辉指出,一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缺乏固有优势;另一方面,与新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方面,中小银行虽在人才和技术积累上难以与国有银行相比,但中小银行拥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区域性。一方面,中小银行可以合理选择是自主发展金融科技项目还是运用第三方公司成熟的技术或是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往往更具地域性优势,在发展金融科技业务时,中小银行可适合选择一些受地域限制强,发展成本小的业务,通过其优势去发展因地适宜的金融科技业务,在缩小成本的同时提高本地市场占有率。”屈应辉说。

吴琦认为,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与外部科技公司的关系。与科技企业开展“竞(争)合(作)”,已为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所接受和重视。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分别携手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开展多领域深度合作,有利于提升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加智能金融、人工智能等技术联盟,探索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在资源信息共享、科技研发应用、业务转型发展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吴琦建议,在利用金融科技给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做好金融科技的风险防范工作。金融科技由于其电子化、虚拟化等特点,延展了金融业风险管理内涵,使风险更具隐蔽性,给金融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数据资源被滥用、网络安全隐患、业务风险外溢等问题的日益凸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