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下一个10年

与过往的低调风格全然不同的是,这一次腾讯对于金融科技业务版图的野心丝毫没有掩饰。

在公布了2019Q1财报的一个月之后,6月19日,腾讯内部发文宣布两项人事任命:

1、 赖智明作为公司副总裁,派任腾讯投资发起的香港虚拟银行Infinium Limited董事长,不再担任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职务;2、 林海峰晋升为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腾讯金融科技业务(FiT线)的管理与发展,不再担任投资并购部联合负责人职务。

2009年加入腾讯的赖智明,从2012年起就是财付通的掌门人。微信红包功能最终落地,引爆了财付通的发展,赖智明功不可没。

而林海峰自2010年加入腾讯以来,一直参与着腾讯投资版图的布局,并且主要负责了金融科技、电商、企业服务等领域的相关业务。

大企业的人事变动从来都不简单,一上一下之间,其中多少刀光剑影我们暂且不论,单看林海峰的履历,多少都能看出腾讯金融业务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马化腾对该业务未来发展的期望。

腾讯在这次人事变动的声明中提到:“林海峰担任业务一线领军人,将发挥其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优势,带领腾讯金融科技拥抱新机遇。”

那么问题来了,腾讯此举原因为何?用意何在?

Q1表现不及预期,锅不在腾讯

两个月前的5 月 15 日,腾讯控股(0700.HK)发布 2019Q1 财报:

收入:854.7亿元,同比增长16%,未及市场预期的886.09亿元;利润:实现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72.1亿元,同比增长17%,超出市场预期的193.96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209.3亿元,同比增长14%,同样超出市场预期的200.26亿元。

整体而言,腾讯2019年Q1的营收低于市场预期,而净利高于市场预期。一低一高,市场对腾讯一季度的表现难言满意。

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4个方面:增值服务(游戏和数字内容)、网络广告、金融科技以及企业服务和其他。其中,2018年占比最高的增值服务(游戏和数字内容)和网络广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是其2019Q1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现金奶牛——游戏业务,收入295.13亿元,同比微跌1%,环比增长18%。

2019年一季度,腾讯新上线了《和平精英》,目前的 DAU和MAU都稳定在4000-6000万,趋近于《王者荣耀》,用户基础稳定,日均流水稳定在 2000-3000万元。

这是一款吸金能力不亚于《王者荣耀》的爆款游戏。按常理,腾讯在游戏运营上有完整的经验和运营团队,《和平精英》理应成为腾讯的印钞机。

但目前来看,腾讯对《和平精英》的运营相对保守,比如围绕用户体验的版本更新、新付费点的开启、没有举行大规模促销等加速变现的举措,而且这种状况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富姐认为,腾讯在业绩承压之下依旧没有急于对《和平精英》变现,最主要的还是对去年那波游戏强监管心有余悸。某种程度上,游戏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

2018年,有关部门以暂停游戏版号发放加强监管。2018年Q4,腾讯的净利润增速下滑了32%。

而在2019年财报中,营收比重位居第二的广告业务,表现同样差强人意。

Q1财报数据显示,腾讯网络广告收入133.17亿元,同比增长25.2%,环比下降21.5%。该项业务目前营收占比为15.6%,已被金融业务赶超。

但是,如果把广告收入下滑这个问题归咎于增长瓶颈,腾讯委实有点“冤”

据CTR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数据显示,受广告主信心波动影响,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较去年同期整体下降11.2%,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同比下滑 5.6%,与去年同期5.4%的涨幅相比,更能体现今年中国广告市场的冷暖。

行业形势整体不好,即便如腾讯这样的行业王者,也是无可奈何。

金融科技业务增速第一,营收占比超过广告

虽然整体表现并无特别亮眼的成绩,但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的增速还是给了投资者们一点惊喜。

据2019Q1数据,“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首次在财务报告中被单独列出,实现收入217.89亿元(超过手机游戏收入的212亿元),同比增长44%。虽然增速其实有所放缓,但营收占比由2018财年的21%提升至25%,超过网络广告收入。

这个数据其实已经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资金沉淀量,按照协议存款的方式计算的。这意味着,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达到4%以上。

一家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也就是说一家二线支付机构一年在银行获得备付金利息就能达到1亿以上,更不要说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行业巨头。

但是,2018年11月以后,央行宣布支付机构备付金100%交存,不产生利息。

也就是说,少了备付金利息这个“躺赢”利器,腾讯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仍然实现了44%的增速,这才是腾讯金融业务令人惊喜的地方。

腾讯在财报中提到,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受商业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务(例如小额贷款)及云业务所推动。

其中,商业支付方面,受益于月活用户增长超过一倍带来的用户交易量增加,商业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云业务方面,主要因为IaaS,PaaS及SaaS产品种类扩大及产品提升,付费客户数量增长。

虽然金融板块各项具体业务的收入无从得知,但腾讯金融业务未来实现高增长的持续性还是非常有希望的,毕竟腾讯有着几个其他互联网企业无可匹敌的优势:

  1. 腾讯有微信这个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大的流量池。2019Q1数据,微信与QQ的合并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1亿,同步增长11%。
  2. 腾讯有完整的应用场景:从2005年财付通上线开始,以支付为入口,腾讯已建立起了覆盖银行、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理财、征信和金融科技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3. 有便捷的支付手段,面对传统金融机构竞争,腾讯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势非常明显。

增长的接力棒

对于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企业,市场总有一个惯性思维:都已经这么大了,还能有什么增量空间吗?可见巨大如腾讯阿里,增长也是个不能回避的命题。

没有增长就算退步,这是市场对优等生的严苛之处。

2019Q1财报披露第二天,腾讯股价下挫2.25%,第三天重挫2.41%。到5月20日,再度放量下挫近4%,三天累计跌幅高达8.31%,蒸发近3000亿港元市值。按照当时的市值估算,腾讯这一波直接就跌去了1/4个京东。

当然,这波暴跌有许多原因,一季报表现未达预期只是导火线。此外,还有诸如头条系的飞聊横空出世,试图挑战腾讯的社交盘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以及同期整个港股市场表现不佳等负面因素的影响。

但是,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腾讯的未来。

互联网大神朱时雨曾在探讨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问题时提过这么一个观点:

一个公司的收入公式,往往是几个指标的相乘或相加,一个公司收入的增长驱动因素,在一段时间里主要依靠一到两个指标,其他指标则大部分时候处于睡眠和休养生息的状态

当这些活跃指标显出疲态时,就需要激活其他指标,来担任增长的接力棒。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总是优秀的节奏大师,会预估每个指标的天花板,在现有指标的增长动力耗尽之前,唤醒休养生息的指标。

那么,把这个理论套用到腾讯身上来看,我们会发现,腾讯也是一个节奏大师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如图所示,从2016年Q1-到2019年Q1这13个季度里,腾讯的增长策略转换节奏其实有迹可循:

  1. 微信还未成长为国民级应用之前,用户的高速增长是主要的驱动因素,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2. 2016年Q1以来,游戏就一直是腾讯的现金奶牛。2017年腾讯凭借《王者荣耀》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游戏运营公司,全年网络游戏的收入增速维持在30%,2017年Q3的同比增速甚至高达47.75%。这一阶段的增长策略就是依赖游戏来拉动收入增长,网络游戏收入增长是腾讯收入的主要驱动因素。2018年腾讯网络游戏收入1040亿元,占比总营收33%——这还是增幅从上一年的32%跌至6%后的占比。
  3. 但从2019年Q1开始,腾讯的增长策略由“游戏驱动”变成“游戏和金融”的双因素驱动。这从腾讯的营收构成变动就能看得出来:游戏不再占绝对主导地位。

腾讯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的前负责人赖智明就曾公开表示,期望未来金融与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占比能够超过4成。这个意思其实很明显,希望金融能够成为腾讯未来的增长引擎。

公司战略已经做出调整,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市场是否有理由相信金融科技这根接力棒能发挥足够的作用。

腾讯金融科技的未来到底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END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