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丨科技创新/他们怎么看

创新2030工程\他们怎么看

“创新2030工程”是继“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后,集团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旨在全面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科技人员如何看待集团公司的这一重大举措呢?

李子颖: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集团提出的到2030年的这个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是落实集团公司要成为国际核科技发展领跑者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是我们作为核科技工作者,在新时期的一个职责和使命。我认为创新也是和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另外,我认为创新也是需要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一个事情。仰望星空是说我们要发现人家可能发现不了的问题,要解决人家可能解决不了的科学的关键技术,就是说要树立一个创新的目标。脚踏实地就是要一步一步不断地攻坚克难,要坚守,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使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国际核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曾毅君: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院长

创新2030工程的推出,对我们集团来说,是个新的机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把科研院所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所负有的责任,都说得非常清楚。希望通过新的一轮改革,能够把原来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些因素消除掉,总体上也是为了集团通过2030从跟跑达到总体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效果。集团把化冶院作为科研院所改革的试验单位,我们也是按照集团的部署,目前正在往前推进。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基础研究这一块怎么保持?这是我们要研究的。改革完成以后,实现了企业化,那么,真正变成企业后,我们能否在市场大潮里,真正显示出我们的优势。

焦拥军: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总设计师

“创新2030工程”为我们集团未来十年的发展确定了发展的目标和蓝图,在核能、核动力、核燃料循环以及核技术应用领域,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工程产品和先导技术等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其实我们又配套、完善了我们的人才发展和创新体系,而且也在实施我们的科研院所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革工程。我想这些措施都会为我们集团未来十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在核能创新领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具体体现,意义重大。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讲,我想通过“创新2030工程”一定会更好地激发大家的战斗的激情,也是又一次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冲锋号。

院所改革\他们怎么看

科研院所改革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激发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解决事业单位与企业决策机制不衔接的问题。通过改革,不仅要更好满足国家需求、市场需求,还要创造新的需求。那么,对于这样一场会涉及既得利益,又关乎长远发展的改革,院所领导和科技人员怎么看呢?

万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两核”重组以来,中核集团党组对科研院所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也非常重视,提出了要对科研院所进行改革,也出台了指导思想。原子能院作为核工业最早的核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科技成果的引领者,所以我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列,所以我们向党组提交了加强企业化管理、构建市场化机制的深化改革方案。突出两点,一个是企业化,一个是市场化,通过改革来促进我们院人才的活力、创新的动力和成果的效益。在方案里面,我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坚持三个面向;二是加快成果的转化,做强做大我们的产业平台;三是加快“三供一业”的改革,加强后勤的改革;四是加快薪酬改革,来推动三项制度改革。

刘群: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院长

我觉得集团公司院所改革势在必行,因为现在中核集团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积累了很多的资源,但是如何谋划新一轮的发展,院所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举措。一方面,我们院所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有很多的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到市场进行应用,另一方面,市场的信息如何及时地反馈到科研院所凝炼成课题进行基础科研,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说,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要贯通。科研院所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技术研发,我们要把它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更多更好的实用的成果,应用于市场,就是通过机制体制的变革,使科研成果能够高效快速地转化成市场的需求。

张志忠:中核集团首席专家、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

集团提出建立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的竞争的核工业集团,推动国家科技强国的建设,这个方针在现在这个时期提出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又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要想在这个台阶上更进一步,具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推动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科研项目和以工程中心为中心的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科技转化。两头都要抓,一个是抓好基础工作,一个是抓好工程应用工作,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理化院作为工程研究院,始终是从基础研究到工程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强调了既要做好基础工作,又要把工程转化作为核工业的工作中心,措施正在实施贯彻中。通过这次科技大会的召开,我想对政策的贯彻和对理化院工作的推动有一个积极的作用。

“小核心 大协作” \他们怎么看

“小核心 大协作”是要创造一个基于中核集团而又不囿于中核集团的真正的“产学研融用”体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让核工业发展更迅速,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产品、转化为服务、转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手段。对于这一方式,科研人员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王黎明: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

对于“小核心 大协作”这个事,其实我们感触挺深的。咱们搞自己的设备,从研制开始一直到后边的生产,我们一直都提倡一个原则,就是小核心、大协作。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个就是小核心,核心首先定位了你的责任,这个核心一定要抓住关键,发挥引领的作用,要把关键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把核心发挥好,来带动我们其他的协作单位共同去做。第二是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注意作为协作单位,或者我们在对待协作单位的过程中,应该对核心的技术和我们自己核心的单位提供支撑、支持和保障。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觉得这个模式是非常好的,应该大力发扬,对于我们自己集中精力,用专业的人干自己的事,是非常有好处的。

韩乃山: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比如说中国核建在核工程和核能建造过程中,在先进技术的研发方面,我们也是利用高校和院所的力量,比如说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我们提出科研项目,在科工局立项后,我们整合国内具有先进焊接技术和工艺的高校,跟他们进行合作,用了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把项目研发成功,最后应用到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上并取得成功,使主管道的焊接质量大大提高,焊接工期也有缩短,对整个核电的建造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段旭如:中核集团首席专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

“小核心 大协作”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对核工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中核集团作为一个小核心,能团结国内其他优势单位包括中科院、高校等在核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些团队或单位,发挥全国的优势力量共同来攻克在核领域碰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前沿技术的一些问题,对核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核能和平利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参加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也是中国参加的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中国,主要参与的两家科研院所,一家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一家是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了重要的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所以我想对我们国内核科技能力的建设,如果我们以这个理念去发展,咱们集团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核科技能力的建设会有更好的未来。

作者:韩皓南 申文聪 王 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核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56002763,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