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金融|西方经济危机与金价《战争篇‧上》!

18世纪前银本位主导了欧亚经济,而随着英国在金融革命下推行金本位(1717年),通过英国近百年的推动,黄金逐步取代白银,并成为政府发行货币的背书,并构建货币兑换黄金的信托机制,加强了黄金作为传统避险工具的特性。


由银本位转换至金本位期间,英国、荷兰、法国及西班牙持续了近200多年的战事,由欧洲本土互殴至英伦海峡,由大西洋激战至印度洋,由南美洲搏斗至北美洲,战争的理由以宗教、维持正统继承权为名义,实质以争夺利益为本质。而从未遏止的战乱,推动了科技、金融及航海革命,并加强了黄金的认受性。


而英伦金融本文章就是从历史、经济及政治演变的角度,分享欧洲16至19世纪近300年战乱期间金银的故事,让读者们明白黄金的投资价值是如何练成的。

大航海夺金抢银之战

随着16世纪西班牙及葡萄牙借航海革命,在美洲获得大量金银,西班牙成为新一代的欧洲霸主,并吸引到欧洲沿海国家发展自己的航道,这亦是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浪漫时代。这阶段,金银大发现扩充了货币量,大大推动了经济活动,亦同时诱发通胀压力,而过度依赖抢夺而回来的金银造成惯性循环,打击本土经济发展。这阶段的金银没有统一的价格,在各国有各自的兑换价,受当地的政经稳定性影响。

与西班牙抗衡的荷兰与英国,为了抢夺地理大发现的利益,则借助公司革命以获取资金推动航海业发展,并建立海军(海盗)与商船贸易的混合体(东印度公司),并透过抢劫及殖民地贸易逐步消磨西班牙霸权,当中法兰西斯‧德瑞克更获得当时的英女王伊利沙伯出资支持出海抢劫金银,可说是皇家海盗,至今亦是英国家传户晓的传奇人物,并影响到英国以国力发展海上贸易的发展。

然而,海上抢夺的金银虽然丰厚,但亦难支持庞大的军事开支。大部分时间处于劣势的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获得荷兰金融革命的洗涤,进行了金融改革,并透过授权商业银行发币及发债以获资金支持军费,并成立英格兰银行,最终靠金银集资扭转败局。

英伦金融进阶提示:由于金银是16,17世纪前的主要货币媒介,促成货币革命促动本土经济之余,亦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古罗马就是透过货币扩充政权的控制力。当然,军事活动自然需要货币支持,而为了换取更多的金银,以支付军费,从罗马时代开始就已经有把税收权卖给商人的机制。同样地,自古罗马时期就有滥发货币,货币的含银量不足,最终做成恶性通胀,至政权败落。

以地产背书货币亦贬值至废纸

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先是进行金本位改革,以黄金作货币背书,以每1盎司黄金兑换3英镑17分令,以解决英国白银不足及流出的困局,并透过中央银行发钞及发行国债,获取资金发展海军,并最终成功排挤各个对手,挑战法国悠久皇权地位之余,并为争夺北美洲及印度的治理权,与法国展开了第二次百年战争,最终引发了环大西洋革命,促成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拿破仑战争(1803年)及中南美洲各国独立(1810年),在这百年的战争中,谁拥有更多的金银及货币,谁就有机会赢得所有。

法国波旁王朝为了与英国对抗,资助了美国独立战争,但法国政府在高财赤下滥发货币,做成超级通胀。加上天灾做成粮食危机,重启三级议会后民怨进一步升级,并引发法国大革命,其间革命政府尝试以教会财产作背书发行货币“指券”,以支持革命政府及军事行动,但同样地由于滥发,以及土地本位较难兑换,而且土地价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快地指券贬值到只有面值的千分之三,并最终成为废纸。

英伦金融进阶提示:以地产为背书的“指券”发行亦失败,今天在没有资产背书的虚拟币又怎可以活下来?在投资市场价格历史的轨迹里,总会有短暂的疯狂及不理性价格行为,但以长时间看价格总会回到合理水平,当炒作热情退潮,就会出现人踏入的撤资潮。正如巴菲特爱说的一句话:“退潮时才看到谁没有穿裤子!”

英国金本位的违约危机

法国大革命经过多年的混乱后,拿破仑成为法国的领导人,并试图以拿破仑战争统一欧洲对抗英国,拿破仑战争(1803年)可以说是进入现代战争的阶段,拿破仑是欧洲首个以整个国家资源投入战争,在过去欧洲国家亦是以雇佣兵制进行军事行动,而拿破仑战争亦同时推动了工业革命加速,以投入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以支持军事行动。面对庞大的开支,而英国更有机会战败的阴霾,英伦银行面对挤兑黄金的压力,英国政府被迫在拿破仑战争时停止金银兑换,直至1816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挽回市场对英镑的信心,重新铸造索维林金币,并制定《货币法》,制定以英镑兑换金币的法案。英镑才再次获得支持。

1825年因为英伦银行在拿破仑战后采用扩张货币政策,而引发大量投机性企业及过度借贷,加上英国当时对拉丁美洲投机性投资产能过剩,触发了大型的结业及倒闭潮,亦引发挤兑黄金的压力,而最终英伦银行获得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帮助,才避过了违约风险。在金本位违约的案例中可见,市场信心及黄金的兑存量,是决定金本位能否持续的核心。

拿破仑战争后的数十年欧洲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周期,一方面自然是长年的消耗做成各国国库及人力空虚,当中法国及英国国力亦元气大偒,而同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国与国的贸易联系,英国更在1846年取消关税,并在1860年与法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而同时普鲁士则推动德意志关税同盟,所以,由1820年至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欧洲可以说是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英伦金融进阶提示: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持续创造红利下,战争的机会亦会降低。而缺钱及贫富悬殊往往是战乱的最终原因。

英国如何借金本位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持续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并试图以金本位推动英镑攻占全球贸易,但事实上英伦银行的黄金存额并不足以兑换滥发的纸币,但由于当时并没有数据公告英国己发行英镑,以及英伦银行的存金量透明度不足。所以,英国继续采取以假乱真的手段,并穿上全球贸易及军事强国的外衣,继续滥发纸币。

在19世纪中期,各国政府亦有讨论金本位与银本位谁熟轻重的辩论,而英国在各国讨论中亦做出外交的干预手段,而美国对有关金本位还是银本位的争论,更是触发南北战争(1861年)的其中一个原因,最终由代表华尔街、金本位及工业革命的北方政府,战胜以农业及银本位为信仰的南方政权,而北方政府战时发的绿钞,即绿色欠条就是美元的前身。及后,多个新兴发展国家亦在1870年后宣布投入金本位的怀抱,分别:德意志帝国1872年、美国1873年、日本1897年等,亦相继选择了金本位。

由于金本位逐渐获得市场认可,19世纪末英镑的公信力及影响力亦达到顶峰,英国利用英镑渗透全球经济体系,并积极以印钞投资于新兴国家,从股利及利息回报中,加入贸易盈余,抵消了欧洲及美洲的贸易逆差,而为了推一步发展空手套白狼的绝技,伦敦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的金融及经济中心。

1899年英国侵略波耳(南非),当时各国亦认为英国的军事行动属于“侵略”行为,而英国霸占波耳的目的,是因为当地发现当时全球最大的黄金矿脉。这行为不是完全贪图黄金的开采价值,更是为了保证英国金本位的稳定性,稳固英镑的公信力。

英伦金融进阶提示:英国推动金本位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政经权谋百科全书,当中说明历史的轨迹是可以透过文化革命、科技创新及游说权谋而改变,世界上总有人尝试破坏昨天的规则,争取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

作为投资者,若没有察觉到环境的改变,抱着旧观念而操作,往往就会面对亏损,正如金本位在逐步获市场接受的阶段,银价就持续地下滑,但金价则持续获得支持。

谁崛起,就打谁!

19世纪普鲁士(德国)崛起,联合德意志地区组成“日耳曼邦联”,透过区内免税及推动学术、科学及工业进行快速扩张,生产力直迫英法,快速成为全球第三生产力强国,由于普鲁士在宗教及人民思想上与英法的差异(帝国主义 VS 自由主义),加上经济及贸易威胁,法国最终在1870年向普鲁士宣战,但结果法普战争中法国大败,普方为报复拿破仑耶拿战争时的大额赔款屈辱,法国需要签订苛刻的赔偿条约(这亦为一战时,德国需要接受苛刻赔偿埋下伏线)。

战胜后的普鲁士进一步发展军国主义,10年间海上军事力量更直迫英国,在德国贸易、军事及文化的扩张压力下,欧洲局势又一次趋向紧张,为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在拿破仑战争后至一次世界大战前,金价相对稳定,因为英镑及各发展国家亦采用了金本位,而且,其间英国亦没有面对任何重大的政治或经济威胁,但随着步入20世纪,美国及德国在经济及贸易上威胁到英国后,英镑金本位又逐步面对挑战。

今天的世界秩序,很大程度是因为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次世界大战而构成,然而早在一次世界大战前,英镑才是世界货币,英国及法国才是领导世界的强国,当时美国还是新兴国家。然而一战及二战则全球经济面目全非,战事怎改变全球大局,英伦金融将在西方经济危机与金价《战争篇‧下》,与读者们分享。

英伦金融进阶提示:历史有趣的地方是重覆性及报复性,欧洲在15至19世纪的进程中,不断重覆着休昔底德陷阱。史学家修昔底德描写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在“伯罗奔尼撒战史”中提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无可避免,主因斯巴达对雅典崛起的恐惧。”亦即每有新兴国家崛起,必吸引旧有帝国恐惧,而引发战事。从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至英法战争就可见新旧权力的矛盾更替。

西方政权恐惧新兴崛起要挟的DNA深入骨髓,从中可见自由主义背后并不漂亮,尽见人性唏嘘。

金银的保值能力得到悠久的历史支持,所以,每当金融市场出现危机或地缘局势不稳,本土货币或资本市场的认受性就有机会下降,而货币购买力下降会更有机会触发通胀及经济衰退危机,为了对抗通胀,投资者会卖出本币或资产,转而持有金银,在避险、对抗通胀及投资与投机的支持下,金银价就进一步获支持。而央行在当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这亦是为什么投资金银,需要关注央行政策变化。

英伦金融培训师Wayne Lai分享:大部分的市场危机亦不是一蹴而就,情况与金价即使大周期趋势造好,但在当行情未爆发前,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里表现极像岌岌可危。所以,投资者需要认清环境,把握周期性的投资机会,避免跌入经济危机的陷阱当中。


作者简介

黎永达

  香港资深金融从业员,曾服务知名金融公关、财经媒体及投资银行。过去服务对象包括Societe Generale、CMC Market、KVB昆仑等。同时为大专客席讲师、财经媒体定期嘉宾及财经读物著者,多次代表香港出席世界金融行业论坛,现为英伦金融集团及英伦金业研究及市场主管,多年为服务机构赢取众多行业大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要约、建议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买卖或认购任何证券。结构性产品价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资者或会蒙受全盘损失。过往表现并不反映将来表现。投资前,投资者应了解风险,并咨询专业顾问及查阅有关上市文件。本文任何内容概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意见、并无声明任何投资或策略适合或符合阁下的个别情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