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植发冲刺上市,年入10亿,毛利率堪比五粮液|IPO观察

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日益增多。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脱发人群由1.95亿人次快速上升至2.67亿人次,2026年有可能来到3.4亿人次。并且脱发人群以30岁以下年轻人群为主,占脱发总人数84%。

脱发人群的扩大,加上“颜值经济”推动,植发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2016-2021年,植发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从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5%。

6月29日,植发龙头公司大麦植发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自雍和医疗后,又一家植发医疗机构谋求IPO。

01 增收不增利

作为植发领域的知名品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麦植发营收也稳步增长。2019-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营收规模稳居行业前三。

由于大麦植发客单价较高,2019-2021年客平均单价超2.5万元,加上植发行业本身就是轻资产运营,经营成本很低,大麦植发始终维持较高的毛利率。2019-2021年大麦植发毛利率分别为70.9、75.9%、79.8%。

按常理来说,营收增长叠加超高毛利率,公司净利润增速应该非常好看。其实不然,2019-2021年,大麦植发分别实现利润-1501万、6956万元、6612万元。2020年扭亏为盈后,2021年又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毛利率超70%,营收快速增长,为何大麦植发仍增收不增利?答案在费用上面。根据大麦植发招股说明书表示,由于销售费用高企,导致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2019-2021年大麦植发营销及相关费用分别为5亿元、3.99亿元和5.2亿元,同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7.0%、52.3%与50.9%。高额的销售费用也是大麦植发增收不增利的核心原因。

对于超高的费用投入,大麦植发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行业处在高速成长当中。公司会相应加大品牌宣传和广告投放的力度,主要是为了快节奏的接触到相关用户,从而扩大公司市场占有率。

不过在植发行业,超高的营销费用是常态。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植发市场比较分散、服务比较同质化。且植发更多时候是一锤子买卖,复购率较低。所以企业需要不断通过营销获取新客户才能维持收入增长。

除了大麦植发,雍和医疗营销费用同样较高。2021年植发巨头雍和医疗营收为21.69亿元,营销费用则为10.73亿元,销售费用率为49.5%。高额的营销费用也造成了雍和医疗净利润同比下滑20.00%。

营销费用的高企,导致大麦植发增收不增利。而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大麦植发还出现了虚假宣传的情形。

02 企业涉嫌“虚假宣传”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麦植发投诉达到10起,基本都跟宣传有关。有消费者反映,自己2020年4月4日在大麦植发做了手术,在手术前,大麦植发一直强调植发的存活率在95%以上。

该患者称术后植发效果相当差,预测不到50%的存活率。在维权过程中,大麦植发坚称机构植发很成功,只是患者自身的问题导致脱发严重,但事后依旧被监管机构要求退款、赔偿并且向患者道歉。

在2022年1月,有女性患者在黑猫平台上投诉表示,“自从在大麦植发手术过后,便感染了毛囊炎,感染毛囊炎的地方严重脱发,头发比没植以前还少”。由于脱发严重,患者无心工作,导致被公司开除,自己也因此患上重度抑郁症,被株洲市人民医院要求接受住院治疗。

该患者还表示,给她手术的医生并非广告宣传当中的主治医生,而是临时更换的没有医师资格证的实习护士。最后在监管机构的干预下,大麦植发也被认定虚假宣传,要求大麦植发作出退款、赔偿并且整改等措施。

没有医师资格证的问题并不是大麦植发第一次出现,作为大麦植发创始人李兴东也被“无证执业”的经历所质疑。

作为植发行业的“老人”,李兴东24岁便开始从事植发相关的工作。随后在2009年创立了大麦植发前身科发源、2019年科发源正式改名大麦植发。

李兴东表示,自己在早年创业时,每年要做400-600台手术,平均每次移植3000-4000个毛囊,总计大概种植了2000万个毛囊。

但国家卫健委网站显示,李兴东至今仍只是执业助理医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执业助理医师需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执业。

很显然,李兴东在过去手术过程中并没有独自执业资格,至于李兴东怎么完成一年400-600台手术,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另外,在2021年3月大麦植发旗下医疗机构宁波大麦美容美发,因为虚假宣传和更换主治医生被处罚。根据宁波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内容来看,由于大麦植发未经患者允许,擅自使用患者术前和术后对比效果,且植发时主治医生并不是宣传中所说的王平。属于虚假宣传,因此给予大麦植发罚款3万元的处罚。

医疗律师张文波认为,过度营销会给公司带来合规风险,在吸引顾客、抢占市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的情况出现,建议相关公司不要过度营销。

对于植发机构,在2021年12月雍和医疗IPO时,市场超额认购159倍。半年以后,市场对植发机构明显热情不足。截至2022年7月4日,植发第一股雍和医疗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超35%,大麦植发此番上市能否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也值得关注。

(作者:段楠楠 编辑:廖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