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5岁时荣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 曾创造全省次适宜地区再生稻生产最高纪录

蒋兵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1、2、3……一共27根有效稻穗,每穗有120颗左右(谷子),一亩的再生稻产量300公斤以上。”9月28日,在自贡市荣县新桥镇赶场冲村一组的再生稻田里,一个头上添了白发的男子蹲在田边聚精会神地数着稻穗,然后又记录在笔记本上。

8天前,身为荣县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刘瑞强,在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颁奖仪式上,接过了省委、省政府授予他的那份厚重荣誉——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34年乡村耕耘 为老百姓送去“科学种养”的方法

“现在,就是要注意防虫,如果下大雨,要注意排水……”在那片结满豆角的大豆地里,55岁的刘瑞强正在向吴火荣等一群村民反复讲解后期管理要点,生怕没听懂。

刘瑞强的尽职,在于他那份不变的初心。他常说:“为党工作,为父老乡亲种粮”这是工作方向,工作有了方向才会义无反顾,工作有了目标才会追求卓越。

34年的农技生涯,刘瑞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和政府的农业政策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农技工作中,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农技人入党时那铿锵的誓言。

34年的农技工作,他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县委、县政府多次给予他表扬,多项优异成绩是他尽职履职的最好见证。

创造全省最高纪录 大力推广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5年前的深秋时节,一个让刘瑞强振奋的数据从再生稻田里传来:“经过现场测产,最高亩产345.7公斤,创了全省次适宜地区再生稻生产最高纪录。”

这份喜报,是四川省农业厅专家在荣县的田间发布的。然而,这份沉甸甸的“意外收获”背后,却凝集了刘瑞强一腔心血,从春播、春管、施肥、留桩等一连贯的技术把关,刘瑞强亲力亲为,这个丰收的喜报不仅属于那一块试验田,也辐射了周边近100亩核心示范片,带动了全镇1万多亩再生稻的丰收。

藏粮于技,刘瑞强是个实干的践行者。近年来,刘瑞强通过不断的摸索,对比验证,很好地推广了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了旱育秧育苗技术、抛秧栽培技术,在新桥片区的6个乡镇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确保头季水稻及再生稻两季亩产1800斤以上,为农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累计为农户增收1000万元以上。

因地制宜,积极推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近3年累计推广20000余亩,亩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比玉米亩多收入400元以上,累计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实现了田里填肚子、土里找票子的理念,即增加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藏粮于地,刘瑞强是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土地非粮化,怎样找好结合点?刘瑞强用双腿走遍新桥片区的田野,向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献出了粮经复合种植的锦囊妙计后,自己又成为了项目实施的忠实执行者。

近3年来,在刘瑞强的积极推动下,当地大力推广低龄果园中套种大豆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品种选用贡秋豆、南夏豆,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0亩以上,亩收大豆150斤,亩均大豆增收700元左右,累计增收700万元左右。

带动专业社发展 带领农技团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34年来,刘瑞强与脚下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捧起散发芳香的泥土深情凝视,内心总有万般思绪。他说,55年前我生在这片土地,那时种粮不丰;55年前我长在这片田野,那时饥寒伴随了我的童年。

“誓叫田野稻浪翻,敢叫旱地变丰收地。”这是刘瑞强从农的梦想。近10年来,他带领农技推广团队的5名队员,植根田野,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良田,五谷丰登实现了儿时的愿望。

种粮吃饱饭,这还不是刘瑞强追求的终点,在党和政府乡村振兴的召唤下,他又积极投身其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过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为全镇申报注册成功家庭农场16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通过积极争取,近5年累计向上争取扶持家庭农场项目8批次,资金80余万元。

刘瑞强深知专合社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全镇发展专合社36户,其中国家级示范专合社1户、省级示范专合社1户,市级示范专合社6户,专合社的户数和档次,在全县名列前茅。

为了培育壮大专合社,刘瑞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150万元,购买了相关的收割机、耕作机、插秧机、植保飞机、办公用品等,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保障,近几年专合社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提供了病虫统防30000余亩,机耕服务6000余亩,机收服务3000余亩,同时整治撂荒地1200余亩,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劳力紧缺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周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