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 民航北京监管局:把脉到“云端”

如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已成为全球航空业新一轮发展的主要趋势。民航局今年初印发的《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民航业将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四大核心抓手,强化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基础保障三大支撑,建立完备的智慧民航运输系统。

近日,民航北京监管局按照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统一部署,利用5G眼镜设备顺利实现了异地监管,把脉到“云端”,创新了民航监管方式。

“云监管”模式上线 加快数字化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作为科技密集型产业,民航业的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民航局高度重视,先后印发多个智慧民航建设顶层架构的纲要性文件。其中《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智慧监管将从打造一体化创新型数字政府、数据驱动的行业监管和融合创新的市场监测等角度,依托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项目,推动实现行业监管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一平台”的发展目标,为我国民航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

工作人员在飞机上开展停机坪检查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的部署推动下,北京监管局对日常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创新性地以智慧屏及5G眼镜设备为“云监管”抓手,推动智慧监管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对隶属海航系的天津航空及天津货运航空两家公司的线上‘云监管’工作,同时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对5G眼镜设备的应用反馈。”民航北京监管局飞标处孙立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辖区内接受安全检查的航企负责人说,他深切感受到了全新数字时代民航监管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云监管’很新颖、很可靠,而且更高效!”

过去,要实现异地监管,需要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在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耗时长,效率不高,而且存在公司各部门配合不力等问题,监管效能很难真正提升。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人员利用最大化、时间和空间最小化是摆在每一名监察员面前的实际问题,而利用5G眼镜设备进行监管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发挥“云监管”的作用与优势。

用5G眼镜实现异地监管 保障民航安全

说到5G眼镜设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其应用在民航监管领域,则是我国民航大力推动智慧民航建设的初次尝试。此次北京监管局利用5G眼镜设备顺利完成监管工作,既是监管领域的一次尝试,也丰富了智慧监管手段。

5G眼镜监管设备

“5G眼镜设备,顾名思义是指利用5G网络,将视频的实时传输功能整合到AR智能眼镜中,再利用移动客户端连接AR智能眼镜。凭借5G传输性能,终端使用的监察员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接收现场的视频、音频,实现实时同步操作。”孙立宇介绍。

那么,5G眼镜设备又是如何在监管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呢?记者了解到,在利用5G眼镜设备进行“云监管”前,监察员需要先制订详细的检查计划,并指派监察员作为终端设备的使用者前往被检查单位进行线下监管,同时通知参与此次监察工作的部门及人员组成联合监察小组,最终实现多人、多部门共同完成“云监管”工作。在“云监管”工作过程中,现场监察员佩戴5G眼镜设备进行机上检查,后台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5G眼镜终端回传的现场画面,并依靠眼镜上的音频设备与现场人员进行沟通,真正实现远程同步监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航安全监管工作在现场监管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国际航班监管、异地监管以及持续安全监控的实效性影响较大。5G眼镜设备应用后,大大减少了监察员的一线投入,同时提升了国际航班监管、异地监管等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既为受检单位提供便利,又降低了一线监察员接触风险源的可能。孙立宇告诉记者:“使用5G眼镜设备后,监察员不仅可以在线了解整体监管情况,设备还具有视频留存功能,为监察员后续复查以及取证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参考。”

建设“监管一平台”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云监管”作为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有力手段,正在被各个领域应用和推广。据了解,2021年5月20日,民航二所与黑龙江监管局在哈尔滨共建了全国首个非现场监管技术试验基地,通过远程监控开展非现场监管,能够实现“时间段”检查,不仅完全符合“四不两直”要求,还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安全运行情况;今年8月11日,甘肃嘉峪关机场采用异地管制方式减轻空管安全压力,进一步提高嘉峪关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并为空管系统支持地方中小机场发展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合作模式。

民航北京监管局与其他监管局进行联合检查(本文图片均由民航北京监管局提供)

从长远来看,建设“监管一平台”将有助于监管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云监管”也让民航各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安全共建,凝聚合力拓展民航发展新空间,巩固我国航空运输强国地位。孙立宇表示:“北京监管局将在华北局的领导下,继续按照《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的指导路线,加强宣传贯彻,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智慧监管试点工作,积累场景使用经验,以实际行动落实‘监管一平台’要求,推动智慧民航建设扎实有序发展。”

智慧监管是行业精准监管和提升整体监管效能的必经之路,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示范。此次“云监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监管模式,使人员、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体现出智慧监管对行业的改变。下一步,民航将以推进民航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创新行业监管和服务理念,按照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思路,全面建设民航智慧监管体系。与此同时,民航业将继续围绕“监管一平台”建设,以提高一体化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治理效能为目标,加强数据治理、科技攻关等领域的顶层设计和专项攻关,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中国民航报 见习记者李佳为 通讯员白浪)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2年11月9日8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更多推荐:

《智慧民航》导刊正式创刊!在这里读懂民航发展新图景

聚焦智慧民航 | 期待2030 “五个一”目标基本实现

聚焦智慧民航 | 智慧空管:开启高效运行时代

聚焦智慧民航 | 一次飞行背后的“智能拼图”

智慧赋能 | 四维航迹:精细化管制“黑科技”

聚焦智慧民航 | 北京大兴机场数字化转型记

智慧赋能 | 鄂州机场少人机坪背后的智慧密码

智见•圆桌 | 智慧塑造民航业全新未来

智见 • 圆桌 | 以智慧为抓手培育航空物流发展新动能

智慧赋能 | 打造数智间隔新范式 共筑智慧空管新未来

智见•圆桌 | 数字化转型助力智慧机场建设

聚焦智慧民航 | 以“智”取胜——让机场更好建、更好用、更好管

智慧赋能 | 生物识别技术:无感出行 步履不停

聚焦智慧民航 | “航空5G”为民航运行增速赋能

智慧赋能 | 智慧防疫:不掏手机 “码”上就走

聚焦智慧民航 | A-CDM:无缝信息支撑高效协同

智见•圆桌 | 数智驱动 推进民航持续高效安全发展

智慧赋能 | 大兴机场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有生命”的航站楼

聚焦智慧民航 | 民航的“绿色智慧”

智慧赋能 | 赣州机场无人导航台 有了“智能千里眼” 运行尽在掌握

智见•圆桌 | 智慧引领“人享其行” 构建旅客服务新生态

聚焦智慧民航 | 厦航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智慧白鹭”自主行天下

聚焦智慧民航 | 融合发展 构筑大空管时代

智慧赋能 | 基于卫星的地空通信:万米高空 时刻互联

聚焦智慧民航 | 厦门机场:打造数字化运行效能标杆

智慧赋能 | 城市空中交通畅想 低空飞行 筑梦未来

聚焦智慧民航 | 绿色的机场光伏让天空更蓝

智慧赋能 | 东航:数字力量赋能疫情防控

聚焦智慧民航 | 激活智慧空管系统的“神经末梢”

聚焦智慧民航 | 数字赋能 低碳发展 空中丝路越飞越宽广

智慧赋能 | 机器人“体检医生”为机场道面“把脉问诊”

智见•圆桌 | 加强资质管理 夯实安全根基

智慧赋能 | 广州白云机场:以智慧塑造全新未来

聚焦智慧民航 | 无人驾驶航空开启航空新时代

智见•圆桌 | 共生互联 赋能智慧化建设

智慧赋能 | 智慧跑道:保障机场跑道安全的“智能管家”

聚焦智慧民航 | “互联网+货运”的郑州答案

智慧赋能 | “5G+AR”用“黑科技”维修飞机时代已来临

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   彤

审核|韩   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