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寻访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周刚:玉米地里的“追梦人”

日期: 来源:武汉科技报收集编辑:武汉科技报

编者按:以国之所需为己任,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以民之所望为方向,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他们是广大战斗在荆楚大地科技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竭尽所能贡献力量,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闪耀在荆楚大地广袤的星空。

近日,为传承湖北科学家精神,讲好湖北科技工作者的鲜活故事,引领全省科技工作者跃马扬鞭,奋进新征程,湖北省科协特主办“科学家精神主题宣传——寻访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委托武汉科技报深入采访一批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并推出相关专栏,讲述他们潜心科技创新的动人故事。

玉米地里的“追梦人”——记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周刚

1999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以后,他一直在十堰市农科院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至今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多项。

他叫周刚,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日前,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位玉米地里的“追梦人”。

20多年累计种植各类自交系20万余份

电话那头的他,正在海南的试验地里播种。“海南是中国的南繁硅谷,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有七成以上出自这里的培育。”周刚介绍说。每年的4月至10月上旬,他都在十堰基地工作;秋收过后,他匆匆赶往海南基地开展科研,一走又是半年——这似乎成了周刚日常生活中的“不二轨迹”,或者说“候鸟式”人生。

二十多年以来,这位正高级农艺师像一位忠实的“守望者”,为了选育出优异玉米自交系,每天都在田间反反复复、一丝不苟的观察记载,重复着套袋、授粉的劳作。

长期致力于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周刚在热带群体驯化、热带种质导入温带种质等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西南山区因独特的气候条件,玉米容易面临肆虐的灰斑病、白斑病等灾害,同时大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威胁着玉米的生产。选育抗病抗逆品种成为解决生产上的当务之急,创制抗病抗逆优异种质资源是根本途径。周刚利用“墨白963”“墨白962”“CIM-17”“CIM-7”等热带种质,把它们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广泛丰富的抗性基因导入温带种质中,成功选育出美C、WD02、WD09等一系列优异自交系,极大丰富了湖北乃至西南山区的种质遗传基础,组配出一批优良玉米新品种。

迄今为止,他累计种植各类自交系20万余份,调查记载各种数据200余万个,现拥有性状优良、基本稳定自交系4000余份,骨干系300余份,育成了一批植株性状优、果穗性状好、抗病、抗逆性强、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

杰出作品连续多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

虽然玉米是十堰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得到大面积的广泛种植,但因十堰高山气候比较典型,山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地少,前些年种植方式较落后,经济效益一直不理想。

立足当地地理条件,如何打破这个困境?周刚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玉米轻简化栽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研究,同时着手培育玉米新品种。

为筛选出优良组合,他平均每年授粉3万余穗。玉米授粉时正值高温季节,田间酷热,温度常超过40度……为了选育更优质的品种,周刚穿梭在玉米林间,顾不上叶片不时划伤皮肤,管不了伤口在粘糊糊的汗水里火辣辣的疼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鄂玉10号”“鄂玉16”“鄂玉25”“郧单19”等系列新品种,为十堰市山区玉米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鄂玉25”更是他的杰出作品。

“鄂玉25”是在“鄂玉16号”的基础上,将热带种质导入后者的父本系,经连续自交获得新系美C,再组配选育出的国审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80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10.29%;抗病抗逆性强,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抗玉米螟。一经推广,该品种连续多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和湖北省山区区试对照种。

据统计,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周刚选育的一系列品种近年来在西南地区累计推广1.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有的还漂洋过海,在非洲等地种植“安家”。

发挥专业优势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去南繁前,周刚在十堰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曾给同事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如何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守护国家的种业安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心得。

在他心目中,“种子”是农业的生命。国家已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制订了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就应该立足自身岗位,居于田、思于田、地做纸、汗做墨,贡献全部的力量。

为了深入乡村宣传、示范、推广团队的新品牌,山路崎岖,没有车辆,他就肩扛手提,饿了就啃口面包、喝口水,一双脚变成了铁脚,解放鞋磨破了无数双。每当别人问起他苦不苦、累不累的时候,他笑着说:“说不苦不累那是假话,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切也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

来源:湖北省科协调宣部 武汉科技报

记者:任文

编辑:郝好


相关阅读

  • 湖北十堰:深山里的“玉米大王”是如何炼成的?

  • 记者 肖邦明 姜琨余长平(中)开展玉米育种工作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在很多人准备返乡过年的时候,市农业科学院(农技中心)玉米育种研究所副所长余长平却背着沉甸甸的行囊,与妻子、女儿作
  • 数九寒天充电忙

  • 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一大早,沁阳市王召乡东里村种植大户陈拂晓、西向镇水黄头村种植大户马领兵就结伴开车赶往博爱县,参加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2024年焦作市“吨半粮”生产能
  • “莱州种子”再出发,打造现代种业“芯片”

  • 去年9月,登海种业开创玉米高产道路50周年纪念大会在莱州召开。会上,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专门提到了1990年国家曾在莱州召开全国玉米生产会议。“为什么那次会议要到莱州开?
  • 崇左市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

  • 专注秸秆加工 “亮剑”生态产业——记崇左市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作者:李金凤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9月,有成员33户,是一家专
  • 甘肃宁县:秸秆打包 变废为宝

  • 日前,记者来到宁县金村乡崔庄村村民付建军家的玉米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充分干燥的玉米秸秆被送入打包机,经过压缩、碾压后,玉米秸秆被打包后“翻滚”而出。“以前村民都把玉米
  • 189亿斤!通辽市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   2023年,通辽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加大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力度,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全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89亿斤,比上年增加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青海蕨麻产业赋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工作推进会在杨凌举行1月6日—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基于mGWAS的青藏高原蕨麻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解析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海报│凉山境内雅砻江上的“国之重器”

  • 1月12日,凉山境内,雅砻江上海拔2000多米的深山峡谷中国家重大水电项目、雅砻江流域又一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卡拉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滔滔雅砻江水,如同一条巨龙带着无穷的
  • 足不出“圈”享便捷服务 年轻人爱上社区生活

  • 在社区咖啡店享受悠闲时光“一杯美式咖啡,带走……”昨日,涧西区长安路街道长安路二社区居民李玉珊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顺道在社区咖啡店买了杯咖啡去上班。“社区咖啡店离我家和
  • 凉山:错季蔬菜拓宽致富路

  • 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这是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2023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379万吨,产值140亿元,均居全省前列。春华秋实,栉风沐雨。近年来,凉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
  • 2023年伊犁进出口值全疆第一

  •   石榴云快讯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月23日召开的2023年自治区外贸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是新疆外贸“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