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医学界收集编辑:
近日,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疾控发布消息,报告了当地出现“鹦鹉热”病例。这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因为最初多在赏玩鹦鹉人群中发现,故得名“鹦鹉热”。“鹦鹉热”的主要宿主是禽类,后来发现多种鸟类(如鸭、火鸡、鸽子、海鸥等)也可作为“鹦鹉热”的传染源。2021年底,39岁的张女士突然高烧不退,辗转三家医院治疗都没有效果,最终在上海长征医院确诊“鹦鹉热”。专家称,哺乳动物如牛、马、猫、啮齿类等也是较为少见的“鹦鹉热”宿主,张女士感染“鹦鹉热”可能与她饲养的猫有关。(北青报、人民网)据江苏淮安市人民检察院消息,江苏淮安市检察院联合市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增设强制报告“红橙黄”三色预警功能。当未满14周岁女孩登记入院后,如果有妊娠怀孕情况,系统就会自动跳出红色预警,提醒接诊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报告,同时通过强制报告平台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报告,避免出现医生不知道向谁报告、如何报告、不敢报告等问题。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表示,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面对可能存在的未成年人侵害行为有向相关部门报告的义务,整个医疗界应当积极地配合提供线索,这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邓利强同时也指出,医院诊疗系统接入提醒程序后,非特定人员的信息保护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可能遭受侵害的未成年患者,其他患者的病历信息是否也会被获取和管理?如何保护这些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只有这些问题明确了,才能进一步考虑这种措施是否值得推广。”(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3月2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哨点医院流感阳性率连续8周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李军指出,流感流行常有季节性,如果没有新的变异株出现,气温转暖后,人们开窗通风换气,室外活动增多,人群聚集密度降低,都会减少流感的流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日前,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福建省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将健全孤独症儿童筛查干预服务体系,做到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广覆盖。同时,制定完善孤独症诊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做到“应助尽助”。康复服务补助标准按每人每月不超过1700元,每年不超过1.7万元执行;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助标准按每人每月不超过2000元,每年不超过2万元执行。(光明网)为了在市政诊所医生的集体薪资谈判中向资方施压,当地时间3月21日,德国医师工会“马尔堡联盟”在多个联邦州召集警告性罢工,要求针对2021年秋天上一次加薪以来的这段时间进行通胀补偿,并且额外加薪2.5%。(央视新闻客户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科学家揭示了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一种独特机制: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细胞的基因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此前从未在其他冠状病毒中发现。该研究不仅有助解释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免疫方面的症状,还能解释“长新冠”。相关论文刊发于《自然·微生物学》杂志。该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正常细胞内许多原本结构良好的染色质会变形,最终导致被感染细胞内一些关键基因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关键的炎症基因白细胞介素-6,它会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体内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也改变了染色质的化学修饰。已知染色质化学修饰的变化会对基因表达和表型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新发现可能为理解新冠病毒对宿主染色质的影响提供一个新视角,这种影响可能与“长新冠”有关。(科技日报)近日,德国兰根保罗-埃利希研究所的科学家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发表最新研究,证明通过基因编辑从猪基因组中去除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基因组是可能的,这将有助于异种移植的病毒学安全性。2022年1月,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团队将一头基因修饰过的猪的心脏移植给了心衰患者大卫·贝内特,帮他延续了将近两个月的生命,但患者后或因猪病毒感染而死。在多种可能由猪传染给人类的病毒中,PERVs是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RNA病毒,无法通过无菌培养和筛选等传统措施排除。(生物谷)*"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