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日期: 来源:梁孝永康收集编辑:永康赞赏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说明股票投资的本质,我想,一定是这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一个事实。因为股票的实质,就是公司的所有权,你持有股份,你就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并不用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才能明白。但是要相信这句话不容易,它需要一颗平常心,回归事物本质的平常心。

以前有一个读者和我说:分红没有意义,因为一分红就除权了,相当于没分,这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漏洞,为什么这么明显的漏洞没人看到,没人修补,让投资者什么都得不到。这个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因为这是他的亲身体验,这边分红一到账,那边股价就除权了,股市账户资产并没有增多,分红分了个寂寞。是这么个事情,所以他一直意难平。

其实分红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今年公司赚了钱,本来这个钱是放在公司的账户里面,现在要分到股东的私人账户里。那么当这个钱从公司账户里转到股东账户的那一刻,股东账户的钱增多了,公司账户的钱减少了,一边多了一边就少了,还是相当于分了个寂寞,因为分红只是把钱转移了一下而已,并没有创造什么出来。

如果这是你私人的公司,今年公司赚了一百万,你把这一百万从公司账户转移到自己账户上来,那么公司肯定要减少一百万,相当于股票除权。你肯定不会觉得这一百万没意义。但是当公司变成了股票,股票市值一下子除权了,你突然觉得分红没意义了。所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一遇到问题,你并不会把股票当成公司,会受到很多表面现象的干扰,而这些表面现象,看起来也是事实。

我如果花1000万买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今年赚了100万,那我就赚了一百万,这就是买公司。而我花了1000万买股票,这个公司今年也赚了很多钱,但是股票却下跌到了900万,或者公司今年亏损了,但是我的股票却涨到了1200万,这是买股票,这也是事实。你告诉我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说那是事实,但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告诉我,买股票不是买公司,完全不是一回事。你说我是相信你告诉我的那个理论上的事实,还是相信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就好像你告诉我分红有意义,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分红后,我股票账户的钱并没有增多,分了个寂寞,分红没有意义。

所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本质的话,会受到很多事实的挑战,让大家觉得理论上这句话是对的,而实际上大家还是相信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并按自己相信的观点去做事情。

如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那我们肯定会去分析公司。如果你要买下一个公司,你会考虑什么问题?首先如果这个公司的业务你不懂,你肯定不敢买,你很容易做到不懂不做。然后你会考虑这个公司的赚钱能力,能否长远地帮你赚钱,这个公司的发展潜力,公司的文化管理等等。当你对这些方面有了自己的判断之后,你在心里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价格。这就是你买公司考虑的所有了,也大概就是巴菲特说的那些东西。巴菲特的思维并不需要很高的智慧,或者他想到了一般人想不到的东西。当你思考的是买公司,而不是买股票,你的思维方式自然就会变得和巴菲特一样了。

但我们买股票不是分析这些东西,我们会考虑预期增长率,技术面,资金面,市场热点方向等等。我们是买股票,不是买公司,考虑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因为我们不相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自然不会考虑买公司的那些东西,我们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

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只是理论。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股票的实质就是公司的所有权,比如你拥有一个公司10%的股票,你就拥有这个公司所有权的10%,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这个理论能否让我们亲身经历呢?让我们感受到它是一个事实呢?很难,因为需要太长时间,多长呢?长到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短暂。

如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那我持有股票未来赚的钱,应该等于这个公司未来赚的钱属于我的那一部分。但实际上这个公司今年赚钱了,而我的股票今年下跌了,或者公司今年亏损了,我的股票却上涨了,甚至好几年都是这样。即使是拉长到十年,这个等于也不成立,只能说更接近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年,30年,可能越来越接近这个“等于”了。但是我如果是买下一个公司,我买下一年,它给我赚一年的钱,我买下十年,它给我赚十年的钱,我未来能赚多少钱,就看这个公司能赚多少钱,很直观。就像分红一样,你的私人公司分红就很直观,你很容易理解。股票分红,没那么直观,好像分红没有意义一样。

当然,你可以去算一算,比如你算下过去20年,你如果一直持有茅台的股票,你得到了多少回报。如果你是买下整个茅台公司,你又能赚多少钱。看看两者回报率有啥区别。看看你持有股票赚的钱,是不是由公司赚的钱决定的。看看分红到底有没有意义等等。你也可以用其他公司去算。看看买股票和买公司中间是不是一个“等于号”。但即使你算出来是等于号,它给你的感受也没有你亲身经历的强。毕竟像分红分了个寂寞这种事情,是你亲身感受到的。

所以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们只能从逻辑去推论它是对的,却很难亲身去经历这个事实。也不愿去经历,毕竟你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三十年?如果两个月就涨20%,比起动不动持有十年二十年的,更有吸引力。巴菲特就经历过了,他收购整个公司,也购买公司少部分股票。你看他的致股东信,几十年来,他对这两件事情的做法完全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同的标准。因为在他眼里,买股票和买公司完全一样。而且他亲身经历过了,验证过了,只要时间足够长,效果确实一样。但是在一开始,在他从捡烟蒂转型为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一开始,他也没亲身经历过,他只是相信这个本质的逻辑理论。我想,这并不容易,并不容易让自己骨子里真正相信。而且大部分人不相信的原因是,他相信有更好更快的办法,所以没必要信这个。

段永平说,他见过的,真正骨子里相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人,只有巴菲特和芒格,他没说他自己,但他自己应该也是相信的。真正相信的人,他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和买这整个公司,不会有任何区别。持有股票的时候,也和控股整个公司没有区别,你关注的是公司本身的经营,而不是股价。当你回归到这个原点上来时,你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不是你变聪明了,而是看问题的方式变了,做事的方式也变了。

我信不信呢?我以前觉得我信,后来发现我根本不信,段永平都只见过两个信的人,说明这样的人极其罕见,那我肯定不是,我只是随处可见的普通大众。我希望我有一天会信,我希望我这一生能亲身经历这个事实。而且我希望,是因为我信了,才去经历这个事实。而不是我经历了之后才信。

2023.4.15 梁孝永康写于长沙

1,需要《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集》的朋友,请:点击这里

2,本号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随意,包年198元,可单篇付,可年付,请投币上车。

相关阅读

  • 晚间公告丨4月16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 2023.04.16

    4月16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
    ▍品大事中信建投: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成跃接受审查调查中信建投
  • 公示!东营这些人和单位上榜

  • 4月14日上午,工人日报客户端发布《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显示,山东共有9个单位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4名个人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 生成式AI下一站:文本转视频

  • 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爆红,让生成式人工智能(AI)成为科技领域的“当红炸子鸡”。除了如今“霸屏”的类似ChatGPT的语言模型之外,生成式AI领域还有大量其他技术:文本生成图像正在成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说明股票投资的本质,我想,一定是这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一个事实。因为股票的实质,就是公司的所有权,你持有股份,你就持有公司的一
  • 产业趋势投资中,如何赚“认知差”的钱?

  • 投资进化论系列:消除不确定性1/5产业趋势投资这一轮令人瞠目结舌的AI行情,很多人感叹:“以后一定要做“我X,牛逼”型的投资者,不要做“我去,这有啥”型的投资者。”听上去是一句调
  • 为什么我更推荐你运动用上「椭圆机」?

  • (大家,今天文末有彩蛋哦~)猝不及防,又到了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运动旺季,往年喊着「不瘦 10 斤,不换头像」的我们,今年口号继续喊起。可万事开头难啊!(是谁,我不说)出门麻烦、上班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