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土特产”里的新“丰”景

日期: 来源:新华社收集编辑: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3月9日电 品一口老醋,传统工艺,唇齿留香;尝一口萝卜,脆甜多汁,久久回味;捧一束绢花,美丽“绽放”,娇艳欲滴。“土特产”体现着一个地域特有的风土,承载着当地百姓深深的眷恋。

  转型升级、做强品牌……在天津的田间地头、车间厂区,我们看到了一幅“土特产”绘就的乡村产业振兴新“丰”景。

  古镇“醋香浓”

  清晨,汽车沿着南运河缓缓行驶,穿过一片热闹的街镇,拐进一座古朴宽敞的大院,来到了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一家历史悠久的制醋企业,一股浓郁的醋香便扑鼻而来。

  独流镇,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当地盛产红高粱,水资源充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独流老醋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土特产”。

  “开春以来,订单很火,我们正加紧生产,预计今年老醋产量将达10万吨。”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泉一边说着,一边将我们领向制醋车间。

  踏入制醋工艺传习作坊,混着酒曲、粮食气息的醋酸味更盛了。几十口大缸里装满了高粱、黄米等原料制成的正在发酵的酒醪和醋醅。翻、抖、搂、挑、扒,这些老手艺在制醋师傅手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独流老醋制醋师傅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露天院子里,几百口大缸盖着铁皮“帽子”依次排放。“这里面就是发酵后正在进行陈酿的醋醅子,经过三年日晒夜露,再经过淋醋环节,三年陈酿老醋便可问世。”刘泽泉说。

  传统工艺虽好,但耗时耗力,如何向生产要效益?刘泽泉想了不少办法:对内,提质增效,优化管理;对外,招揽人才,引进技术。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和高校合作,不断优化工艺,推出新的产品。”刘泽泉说,仅改善发酵剂一项,便使粮食利用率提高了10%,每年增加上百万元收益。

  “现在,我们推出了100多种风味醋和功能醋,产量逐年攀升,还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尝到创新的甜头,刘泽泉干劲更足了。

  在津门,依托独有的乡土资源,不少“土特产”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天津正积极创建、培育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目前已创建宁河、宝坻、滨海新区、武清4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44个。”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刘军说。

  “萝卜村”里滋味甜

  沿京沪高速一路向北,临近中午,汽车从廊良公路驶出。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萝卜村”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了。

  “村里的沙土地适合种萝卜,但过去没大棚,卖不上价。”张立华边招呼记者,边打开了话匣子。

  张立华的父亲张书义是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搞大棚种植,一年一季的萝卜变成春、秋冬两茬轮作,种植面积逐渐从50亩增加到2000亩,亩产量从3000斤涨到了10000斤。

  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上班的张立华,在父亲的鼓励下,前往天津农学院进修,学成后返回家乡,也一头扎进了大棚。

  “沙土地水不能浇太多,藏到根茎缝隙里的虫子要特别注意,土地要休息、轮作……”懂技术的张立华不断改进种植方法。

  张立华(右二)和村民在收萝卜。(受访者供图)

  然而,走向高端市场时,张立华却吃了“闭门羹”,“我们的萝卜个头不同、外形不一,送到超市和电商平台有一半被退了回来。”

  张立华意识到,要想打开销路,必须走品牌化、标准化的路子。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全新包装、统一标准的田水铺萝卜,迅速成为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的热销品。

  品牌响了,产业兴了,腰包也鼓了。武清区大良镇萝卜种植面积已达16000亩,带动15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人均年收入提升5000至12000元。

  “天津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努力做强特色‘土特产’品牌,培育出了小站稻、七里海河蟹、田水铺萝卜、王口炒货等两百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津农精品’品牌。”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李洁说。

  “绢花之乡”产业旺

  离开“萝卜村”,记者驱车来到20多公里之外被誉为“绢花之乡”的武清区曹子里镇。在天津德怡科技股份公司的展厅内,看到品类繁多的绢花产品。

  商宗国正在整理绢花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绢花,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通过凿瓣儿、染色、造型等一系列工序做成的仿制花卉。

  曹子里镇已有几百年的绢花生产历史。当地有年节戴花、窗棂插花的习俗,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绢花成为当地的“土特产”,曹子里绢花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做绢花的,从一根铁丝加布片捻成的油瓶花,到两根铜丝夹着绒纸扎成的绒花……每年一进腊月就拿去大集上卖。”谈起往事,天津德怡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商宗国记忆犹新。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绢花品类也日新月异。从纱布、缎子到尼龙、塑胶布,通过不断改良材质、引入科技元素,绢花的仿真度越来越高。为了跟上时代,商宗国没少想辙。

  “2022年,我们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今年收入预计还得大幅增加。”商宗国信心十足。

  曹子里镇副镇长刘庚提供的数据颇为喜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绢花企业600多家,超1.5万人从事绢花生产,绢花产业年总产值超20亿元。

  “未来,我们将用好一方水土,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产业优势,瞄准全链条、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构建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金汇江说。

  监制:周宁、王建华、刘元旭

  统筹:于卫亚、邵香云、曹晓轩、安涛

  记者:邵香云、曹晓轩、王宁、王晖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出品

  鸣谢:天津市武清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 疫情食材最高挑战:不爱吃胡萝卜,怎么做好吃?

  • 最近一个月,我们料理群里的上海,吉林,河北和福建等地的小伙伴时常会在群里寻求帮助和安慰,我也算是见证了这一个月被疫情困住的大家的物资是怎样一步步变少的,心里也非常难受和焦
  • 良实第五周菜谱来啦

  • 美食每刻一周营养食谱早知道一日三餐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校十分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根据时令制定菜谱,具备营养与美味让学生吃的开心,家长更安心周一食谱
  • 素食 | 7道家常素食炖菜,暖胃又下饭

  • 冬天端上一锅暖暖的炖菜,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吃下去身体立刻就暖和了!各种食材随意搭配,简单又速度,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暖心暖胃营养炖菜 -材 料-扁豆角200克、土豆2个胡萝卜1根、冻
  • 山珍海味,都比不上这口脆!清爽上头好开胃!

  • 早起熬了锅稀粥,端出一碟小菜。清粥软滑细腻,小菜又香又脆,吸溜吸溜~咔嚓咔嚓~消灭掉两大碗。吃到额头、后背微微发汗,咦,真得劲儿!必须给大家安利下今天佐粥的风味萝卜干。不管什么
  • 走进地标原产地:宦溪镇鹅鼻萝卜

  • 1316期作者:《品牌观察》杂志社记者黄晨2023年1月12日,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人民政府致电《品牌观察》杂志社,邀请中国地标节组委会到宦溪镇调研,表示宦溪镇鹅鼻萝卜百亩示范基地
  • “走出去” 递上橄榄枝,“引进来”破局再出发

  • “只有积极‘走出去’,才能拓宽眼界、捕捉商机。”“寻求发展的不断突破,‘走出去’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功在于行。全区上下吹响了“抓经济”的号
  • 城记 | 漫长的余味

  • 图 | 视觉中国走到家还没放下东西,母亲就撵着我们去看东院的周婶。周婶壮年丧夫,中年丧子,一个人生活在老院里。周婶正在翻晒箔上的萝卜干。箔是周婶用高粱秸秆编的,放在两条长
  • 吃水果总是过敏、腹泻?当心得“水果病”

  • 水果含有充足的水分,可以润肠通便、利尿消肿、润肌肤、清肺热、缓解疲劳,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不过,美味可口的水果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有些麻烦也会接踵而至,甚至还有一些水果会引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土特产”里的新“丰”景

  •   新华社天津3月9日电 品一口老醋,传统工艺,唇齿留香;尝一口萝卜,脆甜多汁,久久回味;捧一束绢花,美丽“绽放”,娇艳欲滴。“土特产”体现着一个地域特有的风土,承载着当地百姓深深
  • 南开乡:“平安关爱”在行动 心理疏导助回归

  • 为深入推进“平安关爱”行动,进一步巩固戒毒成果,及时掌握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现状,切实加强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管控力度。近日,南开乡禁毒办联合派出所、各村(居)禁毒志愿者对辖区
  • 寒亭财政:强化经费保障 构筑平安校园

  • 校园安保建设是筑牢学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守牢学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近年来,寒亭区财政局不断强化学校安保经费保障力度,竭力夯实“三防
  • 从淄博烧烤火爆看提升城市“引力”与“活力”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毕学文 许珊珊上个周末,淄博火车站出奇地忙碌。连续几天,该站到达旅客都在2.1万人次以上,3月4日到发旅客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8万人次,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