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每次老梅写数字经济,就有人不服;
不断有人提醒老梅有风险;
甚至还有拿15年做比喻,觉得我风险意识太低。
总之,每次老梅一说,就有人说教导我这个题材有风险。
但如果按照大多数人的节奏,早就卖飞了。
其实,这种几乎每个人都看得到的风险,我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总挂嘴边未免太小儿科了。
区别在于:
未参与的人总是用有风险来安慰自己。
参与了的人在思考什么时候收网更合理。
今天在梅家圈,我开始提示风险了!!!
..........
为什么我要提示人工智能的风险?
原因有两点:
其一:近期监管可能已经有意在降温
最近人工智能大涨后,诸多公司要么减持、要么就是澄清,比如寒武纪、昆仑万维、石基信息等均披露了与人工智能关联度低的公告。
如果减持是股东主动的行为,那么企业纷纷做澄清则可能是监管层有意降温。
其二:触发梅家圈“被动卖出”的方法;
如果说感觉监管层有意降温是主观臆断;
那么出现核心标的的集体收阴,则触发了老梅在梅家圈《主题投资特征》中跟大家阐述的,以核心龙头为锚点的“被动卖出”方法。
一个主观,一个客观,因此我认为人工智能接下来要谨慎了,尽管这可能是阶段性调整,后面仍然有机会,但是短期的调整压力不得不防。
.........
再来看看风浪越大,鱼是不是越贵;
人工智能的炒作其实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节后-2月15日:人工智能算法
这个阶段是人工智能早期,市场还不够了解,所以喜欢炒小票,但老梅是机构思维,只能够选择有基本面业务的企业科大讯飞、三六零、海天瑞声。
第二阶段是2月7日-是:算力
这个阶段与第一阶段时间上有所重叠,逻辑是“算力紧缺”,方向是浪潮、光模块等,但这一阶段我还是很怀疑的,因为感觉钱都给美国人赚走了。
但等到浪潮被制裁的利空散尽,我认为浪潮的机会又来了:此外在传言百度使用了寒武纪的人工智能芯片代替英伟达的A100芯片后,我又提示了寒武纪、景嘉微。
这点在《恐惧,利空》中可以看出;
第三阶段是经历了一个月调整,从3月17日至今:人工智能应用
这个阶段是文心一言、Chatgpt开放接口、微软Copilot等相继出现后诞生的,主要方向是同花顺、昆仑万维等公司。
但我觉得应用方向太广,而且不够实在,加上板块实在是火到可怕,因此很苟且的一直强调金山办公和用友网络,就连我很熟悉的同花顺都没怎么说,实在是惭愧。
这点在《风浪越大,鱼越贵》中可以看出。
简单的看看这段时间的鱼怎么样: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重视波段;
实际上人工智能在2月20~3月16日是调整期,我们也坚持波段操作,踩准了节奏:
对于主题性机会,老梅也不算是特别适应;
但去年底意识到今年是主题投资风格后,也提前做了一些功课。
可见多学习,不断改变,还是有效的。
..........
最后想说的是,不用为我们捏把汗。
今天我们已经基本慢慢上岸;
这个时间点如何,无所谓了!
接下来打算苟且一小段时间:
重点看中字头能否企稳,另外适当看看汽车零部件和储能的弱反弹,当然创业板反弹的机会可看可不看,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味道。
此外接下来是年报披露季,留点精力看年报了。